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想?
  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想。
  云何未来想?
  答:若想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想。
  云何现在想?
  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想。
  若内若外者。云何内想?
  答:若想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想。
  云何外想?
  答:若想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是名外想。
  若麤若细者。云何施设麤想细想?
  答:观待施设麤想细想。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无寻唯伺想,则有寻有伺想名麤;若观待有寻有伺想,则无寻唯伺想名细;若观待无寻无伺想,则无寻唯伺想名麤;若观待无寻唯伺想,则无寻无伺想名细;若观待色界想,则欲界想名麤;若观待欲界想,则色界想名细;若观待无色界想,则色界想名麤;若观待色界想,则无色界想名细;若观待不系想,则无色界想名麤;若观待无色界想,则不系想名细。如是施设麤想细想,如是名为若麤若细。
  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想胜想?
  答:观待施设劣想胜想。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有覆无记想,则不善想名劣;若观待不善想,则有覆无记想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想,则有覆无记想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想,则无覆无记想名胜;若观待有漏善想,则无覆无记想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想,则有漏善想名胜;若观待无漏善想,则有漏善想名劣;若观待有漏善想,则无漏善想名胜;若观待色界想,则欲界想名劣;若观待欲界想则色界想名胜;若观待无色界想,则色界想名劣;若观待色界想,则无色界想名胜;若观待不系想,则无色界想名劣;若观待无色界想,则不系想名胜,如是施设劣想胜想,如是名为若劣若胜。
  若远若近者。云何远想?
  答:过去未来想。
  云何近想?
  答:现在想。
  复次云何远想?
  答:若想过去非无间灭,若想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想。
  云何近想?
  答:若想过去无间已灭,若想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想,如是名为若远若近。
  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
  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
  说名想蕴者。云何说名想蕴?
  答:于此想蕴,显想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想蕴。
  诸所有行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行?
  答:尽所有行谓六行身。
  何等为六?
  谓眼触所生行耳鼻舌身意触所生行,如是名为诸所有行。
  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行?
  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行。
  云何未来行?
  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行。
  云何现在行?
  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行。
  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行?
  答:若行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行。
  云何外行?
  答:若行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若非情数,是名外行。
  若麤若细者。云何施设麤行细行?
  答:观待施设麤行细行。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无寻唯伺行,则有寻有伺行名麤;若观待有寻有伺行,则无寻唯伺行名细;若观待无寻无伺行,则无寻唯伺行名麤;若观待无寻唯伺行,则无寻无伺行名细;若观待色界行则欲界行名麤;若观待欲界行则色界行名细;若观待无色界行则色界行名麤;若观待色界行,则无色界行名细;若观待不系行则无色界行名麤;若观待无色界行则不系行名细,如是施设麤行细行,如是名为若麤若细。
  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行胜行?
  答:观待施设劣行胜行。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有覆无记行,则不善行名劣;若观待不善行则有覆无记行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行,则有覆无记行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行,则无覆无记行名胜;若观待有漏善行,则无覆无记行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行,则有漏善行名胜;若观待无漏善行则有漏善行名劣;若观待有漏善行,则无漏善行名胜;若观待色界行,则欲界行名劣;若观待欲界行,则色界行名胜;若观待无色界行,则色界行名劣;若观待色界行,则无色界行名胜;若观待不系行,则无色界行名劣;若观待无色界行,则不系行名胜,如是施设劣行胜行,如是名为若劣若胜。
  若远若近者。云何远行?
  答:过去未来行。
  云何近行?
  答:现在行。
  复次云何远行?
  答:若行过去非无间灭,若行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行。
  云何近行?
  答:若行过去无间已灭,若行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行,如是名为若远若近。
  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
  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
  说名行蕴者。云何说名行蕴?
  答:于此行蕴显行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行蕴。
  诸所有识者。云何名为诸所有识?
  答:尽所有识,谓六识身。
  何等为六?
  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如是名为诸所有识。
  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者。云何过去识?
  答:若识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识。
  云何未来识?
  答:若识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名未来识。
  云何现在识?
  答:若识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聚集出现住未已谢,未已尽灭未已离变和合现前,现在性现在类现在世摄,是名现在识。
  若内若外者。云何内识?
  答:若识在此相续已得不失是名内识。
  云何外识?
  答:若识在此相续,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续是名外识。
  若麤若细者。云何施设麤识细识?
  答:观待施设麤识细识。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无寻唯伺识,则有寻有伺识名麤;若观待有寻有伺识,则无寻,唯伺识名细;若观待无寻无伺识,则无寻唯伺识名麤;若观待无寻唯伺识,则无寻无伺识名细;若观待色界识,则欲界识名麤;若观待欲界识,则色界识名细;若观待无色界识,则色界识名麤;若观待色界识,则无色界识名细;若观待不系识则无色界识名麤;若观待无色界识,则不系识名细,如是施设麤识细识,如是名为若麤若细。
  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识胜识?
  答:观待施设劣识胜识。
  复如何等?
  答:若观待有覆无记识,则不善识名劣;若观待不善识,则有覆无记识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识,则有覆无记识名劣;若观待有覆无记识,则无覆无记识名胜;若观待有漏善识,则无覆无记识名劣;若观待无覆无记识,则有漏善识名胜;若观待无漏善识,则有漏善识名劣;若观待有漏善识,则无漏善识名胜;若观待色界识,则欲界识名劣;若观待欲界识,则色界识名胜;若观待无色界识,则色界识名劣;若观待色界识,则无色界识名胜;若观待不系识,则无色界识名劣;若观待无色界识,则不系识名胜,如是施设劣识胜识,如是名为若劣若胜。
  若远若近者。云何远识?
  答:过去未来识。
  云何近识?
  答:现在识。
  复次云何远识?
  答:若识过去非无间灭,若识未来非现前起,是名远识。
  云何近识?
  答:若识过去无间已灭,若识未来现前正起,是名近识,如是名为若远若近。
  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为一聚?
  答: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是故名为如是一切略为一聚。
  说名识蕴者。云何说名识蕴?
  答:于此识蕴显识显蕴显身显聚,是故名为说名识蕴。
  五取蕴者,一色取蕴,二受取蕴,三想取蕴,四行取蕴,五识取蕴。
  云何色取蕴?
  答:若色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色取蕴。
  云何受取蕴?
  答:若受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受取蕴。
  云何想取蕴?
  答:若想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想取蕴。
  云何行取蕴?
  答:若行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行取蕴。
  云何识取蕴?
  答:若识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识取蕴。
  五妙欲者,一眼所识色,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此可爱色能引诸欲随顺染着,名眼所识色妙欲;二耳所识声,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此可爱声能引诸欲随顺染着,名耳所识声妙欲;三鼻所识香,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此可爱香能引诸欲随顺染着,名鼻所识香妙欲;四舌所识味,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此可爱味能引诸欲随顺染着,名舌所识味妙欲;五身所识触,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此可爱触能引诸欲随顺染着,名身所识触妙欲。
  云何眼所识色妙欲?
  答:若色欲界系眼触所生爱所缘,是名眼所识色妙欲。
  云何耳所识声妙欲?
  答:若声欲界系耳触所生爱所缘,是名耳所识声妙欲。
  云何鼻所识香妙欲?
  答:若香欲界系鼻触所生爱所缘,是名鼻所识香妙欲。
  云何舌所识味妙欲?
  答:若味欲界系舌触所生爱所缘,是名舌所识味妙欲。
  云何身所识触妙欲?
  答:若触欲界系身触所生爱所缘,是名身所识触妙欲。
  五悭者,一住处悭,二家悭,三色赞悭,四利养悭,五法悭。
  云何住处悭?
  答:若于住处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此住处属我非余,我于此处经行敷设,居止受用勿余复得。”彼于住处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不遍弃舍,是名住处悭。
  云何家悭?
  答:若于施主家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此施主家属我非余,我于此家独入独出,往还亲昵居止受用勿余复得。”彼于施主家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不遍弃舍,是名家悭。
  云何色赞悭?
  答:若于色赞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我独得微妙好色,众所乐见颜貌端正,成就第一清净圆满,诸显形色余无及者。愿我独得广大名称善声善誉,遍诸方维一切世间,皆共赞颂余无及者。唯我善知受用饮食,及余资具令所饮食,随时消化资具长养,面色光泽皮肤细软,众所爱乐余不能及。唯我善知冠带衣服,及诸严具庄饰形貌,令极显好余皆不及。”彼于色赞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不遍弃舍,是名色赞悭。
  云何利养悭?
  答:若于利养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我独得世间利养,余不能得愿独差我,受诸利养不差余人。愿独知我具大福慧,随时布施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财,一切世间无及我者。”彼于利养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不遍弃舍,是名利养悭。
  云何法悭?
  答:若于教法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我独能宣说正法,余皆不能。愿我独能令他诵念余皆不能。愿我独能问答决择余皆不能。愿我独能持素怛缆,及毘奈耶阿毘达磨,余皆不能。愿我独能分别解释善理教者,所造诸论及自能造,余皆不能。”彼于教法顾恋系心,于他有情障碍遮止不施不惠,不随施惠不弃不舍不遍弃舍,是名法悭。
  五趣者,一地狱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
  云何地狱趣?
  答:与诸地狱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地狱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地狱趣;复次由上品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地狱生地狱中结地狱生,是名地狱趣;复次地狱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地狱趣。
  云何傍生趣?
  答:与诸傍生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傍生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傍生趣;复次由愚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往于傍生生傍生中结傍生生,是名傍生趣;复次傍生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傍生趣。
  云何鬼趣?
  答:与诸鬼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鬼界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鬼趣;复次由悭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鬼界生鬼界中结鬼界生,是名鬼趣;复次鬼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鬼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