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小乘论
- 阿毗昙毗婆沙论
阿毗昙毗婆沙论
云何为觉。云何为观。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二法所行相似。世人见多觉者。言是人多观。见多观者。言是人多觉。今欲说其体性亦说差别故。复次譬喻者。作如是说。说觉观是心之异名。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觉观是心数法故。而作此论。
云何为觉。答曰。心于缘贯彻。种种贯彻。乃至广说。如是等语。尽显说觉相。云何为观。答曰。若心行缘。种种行缘。乃至广说。如是等说。尽显说观相。
觉观有何差别。问曰。何故复作此论。答曰。此二法相似。虽说体性。亦应说差别。觉观有何差别耶。答曰。如经本说。粗心是觉。细心是观。若作是说。明觉观是心。复有说者。若心粗时是觉。心细时是观。若作是说。明觉观不在一心中。复有说者。应作是说。心中粗者是觉。细者是观问曰。云何一心中。有粗细相违法耶。答曰。以所作异故。可得粗所作是觉。细所作是观云何粗以猛利故。云何细不猛利故。如以针刺身生受。觉所作亦尔。如以鸟翅根刺身生受。观所作亦尔。如一两盐和一两水置之口中。盐生舌识则猛利。水生舌识则不猛利。觉所作当知如盐。观所作当知如水。一两水。一两苦酒。喻亦如是。法身经亦说。如天雷时。声有粗细。觉所作当知如粗声。观所作当知如余细声。铜铃铜器。出粗细声。亦如是。亦如鸟飞虚空。鼓其两翼。当知如觉。踊身得去。当知如观。若作是说。明觉观不在一心中。此经所说。明觉观在一心中。
分别有三种。有自体分别。有忆念分别。有现观分别。自体分别者。谓觉是也。忆念分别者。谓念是也。现观分别者。谓慧是也。欲界五识身。有一种分别。谓自体分别。虽有念不能忆念。虽有慧不能了了现观。意地有三种分别。初禅地三识身有一种分别。谓自体分别。虽有念不能忆念。虽有慧不能了了现观。意地不入定时。有三种分别。入定有二种分别。除现观分别。第二第三第四禅。不入定时。有二种分别。除自体分别。入定有一种分别。谓忆念分别。无现观分别。以极定故。无色中不入定心。有二种分别。除自体分别。若入定有一种分别。谓忆念分别。
云何为掉。云何为心乱。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二法相似。有人心掉。世人言是人心乱。有人心乱。世人言是人心掉。或谓此二法是一。今欲决定说其体性亦欲说差别故。而作此论。
云何为掉。答曰。心不休息。不寂静。乃至广说。如是等语。尽说掉相。云何心乱。答曰。心观不住。乃至广说。如是等语。尽说心乱相。或有说者。染污三昧是心乱。复有说者。染污三昧所不摄余相应法名心乱。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
问曰。掉与心乱有何差别。何故复作此论。答曰。此二法相似。虽说体性。亦应说差别。掉与心乱。有何差别。答曰。不休息相是掉。心不住一缘是心乱。复有说者。发动定心是掉。令心驰散于外是心乱。外者谓色声香味触。掉能发动定心。如泉水初出心乱令心驰散色声等。如水流遍池中。如人坐床。一人来挽臂使起。一人驱驰令行。掉发动定心。如挽臂使起。心乱令心驰散色等缘中。如驱驰令行。若掉是心乱耶。若心乱是掉耶。乃至广作四句。掉非心乱者。若心数数行一缘中是也。心乱非掉者。若心行多缘中。不数数行是也。掉亦是心乱者。若心行多缘中。亦数数行是也。非掉非心乱者。心行一缘。非数数行是也。尊者佛陀提婆说曰。若心是乱。彼亦是掉。或有掉非心散。心行一缘。亦数数行。犹如有人。行一道中。而常驰走。彼亦如是。问曰。三摩提即心乱耶。答曰。染污三摩提是心乱。如先所说。有十大地受乃至慧。有十烦恼大地。谓不信懈怠乱念心乱无明恶慧不正作观邪解脱掉放逸。此十大地。十烦恼大地。名有二十。体有十五。所以者何。如受想思触欲。此名有五。体亦有五。如不信懈怠无明掉放逸。此名有五。体亦有五。如作观解脱念定慧。若不染污是大地。若染污是烦恼大地。是以名有十体有五。是故十大地。十烦恼大地。名有二十。体有十五。复有说者。名有二十。体有十六。所以者何。心乱体异。定体亦异故。若是大地。是烦恼大地耶。若是烦恼大地。是大地耶。乃至广作四句。是大地非烦恼大地者。受想思触欲是也。是烦恼大地非大地者。不信懈怠无明掉放逸是也。是大地亦是烦恼大地者。作观解脱念定慧是也。作观即是耶作观。解脱即是耶解脱。念即是乱念。定即是心乱。慧即是恶慧。非大地非烦恼大地者。除上尔所事。若作是说。体有十六者。是大地非烦恼大地有六。受想思触欲定是。烦恼大地非大地有六。谓不信懈怠心乱无明掉放逸是。大地亦是烦恼大地者。作观解脱念慧。若不染污是大地。若染污是烦恼大地。非大地非烦恼大地者。除上尔所事。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有十小烦恼大地。谓忿嫌覆恨悭嫉诳谄憍害。有十善大地。谓信猗进惭愧不贪不恚不放逸不害舍。有五不善大地。谓无明睡掉无惭无愧。有三隐没无记大地。谓无明睡掉。有十不隐没无记大地。谓受乃至慧。大地一切心中可得。烦恼大地。一切染污心中可得。小烦恼大地。非一切染污心中可得。所以者何。所作各异故。若有一则无二。此是修道所断意地欲界心中可得。是故说小不说大。善大地。一切善心中可得。不善大地。一切不善心中可得。隐没无记大地。一切隐没无记心中可得。不隐没无记大地。一切不隐没无记心中可得。
有定缘一缘是散乱。缘一缘非散乱。行一行是散乱。行一行非散乱。缘一缘行一行是散乱。缘一缘行一行非散乱。缘多缘是散乱。缘多缘非散乱。行多行是散乱。行多行非散乱。缘多缘行多行是散乱。缘多缘行多行非散乱。缘一缘是散乱者。如一比丘。缘是法。不净思惟。于缘中未善习。若作青想。若作赤汁想。若作烂想。若作胀想。若作己啖想。若作血涂想。若作散想。若骨想。若琐想。若骨琐想。作如是观时。其心散乱。不作一缘。不作一识。前定已失。后定不进。是名定一缘是散乱。
缘一缘非散乱者。如一比丘。缘是法。不净思惟。于缘善习。若作青想。若赤汁想。乃至作骨琐想。作如是观时。心不散乱。作一缘。作一识。前定不失。能进后定。乃至广说。
行一行是散乱行者。如一比丘。行无常行。于此行不善修习。复观无常。复观须臾。复观前后不相似。复观前后坏灭。作如是观时。其心散乱。前定已失。后定不进。乃至广说。
行一行非散乱者。如一比丘。行无常行。于此行。善修习。复观无常。乃至观于坏灭。作如是观时。心不散乱。前定不失。能进后定。乃至广说。
缘一缘行一行是散乱者。如一比丘。观身是无常。于此观不善修习。复观此身是无常。乃至观身是坏灭。作是观时。其心散乱。前定已失。后定不进。乃至广说。
缘一缘行一行非散乱者。如一比丘。观此身无常。于此观善修习。复观此身无常。乃至观身坏灭。作是观时。心不散乱。不失前定。能进后定。乃至广说。
缘多缘是散乱者。如一比丘。观身是无常。于此观不善修习。复观于受。观心观法。乃至失于前定。不进后定。乃至广说。
缘多缘非散乱缘者。如一比丘。观身是无常。于此观善修习。复观受心法。乃至不失前定。能进后定。乃至广说。行多行是散乱者。如一比丘。观无常行。于此观不善修习。复观苦空无我行。乃至失于前定。不进后定。乃至广说。
行多行非散乱者。如一比丘。观身是无常。于此观善修习。复观苦空无我行。乃至不失前定。能进后定。乃至广说。缘多缘行多行是散乱者。如一比丘。观身是无常。于此观不善修习。复观受是苦。观心是空。观法是无我。作是观时。其心散乱。失于前定。不进后定。乃至广说。
缘多缘行多行非散乱者。如一比丘。观身是无常。于此观善修习。复观受是苦。观心是空。观法是无我。作是观时。心不散乱。不失前定。能进后定乃至广说。
云何无明。云何不智。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不解不了是无明。不智相是不智。或谓此二法是一。欲决定说其体相。亦欲说差别故。而作此论。
云何无明。答曰。如经本说。不知三界是也。若作是说。则不摄缘灭道无明使。应作是说。三界中无知是也。则摄缘灭道无明使。云何不智。答曰。无巧便慧是也。问曰。何故问少答多耶。所以者何。不智是染污。无巧便慧是染污不染污。何以知之。如业揵度说。诸意恶行。尽是无巧便意业耶。答言。诸意恶行。尽是无巧便意业。颇有无巧便意业非意恶行耶。答言。有隐没无记意业。不隐没无记无巧便意业是也。答言。此文应如是说。云何不智。答言。染污慧。应作是说。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当知此义有余。云何无巧便不智。答曰。染污者。是非不染污。复有说者。无巧便二种。一者假名。二者真实。业揵度说。于假名。此唯说真实。如是汝语。无巧便慧。是不智耶。此说是定言。不定他言。不应说过。答曰。如是。于意云何。汝意有如是欲如是说。诸知故妄语。尽是失念。不知而妄语耶。答曰。如是。我有如是意如是欲如是说诸知故妄语。尽是失念。不智而妄语。于意云何。有无智故妄语耶。答曰。不也。听我说汝违言负处。故作是说。诸知故妄语。尽是失念。不智而妄语。应作是说。无智故妄语。不应作是说。知故妄语。应作是说。不智而妄语。所以者何。从不智生故。若不作是说。不应言不智是无巧便慧。若说有知故妄语。不应作是说。诸知故妄语。尽是失念。不智而妄语。若作是说。此事不然。答曰。虽从不智生。而知故妄语。非不智故妄语。问曰。若然者。何故言知故妄语耶。答曰。知彼事故。而相违说。是故言知故妄语。非不智故妄语。复有说者。若于大众中。问于彼人知此事不。若知言知。不知言不知。彼人实知。而言不知。是故言知故妄语。复有说者。若现前知觉此事时。与此事相违说。是故言知故妄语。复有说者。于彼事了了现见。而违彼事说。是故言知故妄语非不智故妄语。若如汝。说从不智生。故言不智故妄语非知故妄语者。妄语不但从不智生。乃从多法生。谓十大地。十烦恼大地。受乃至慧。不信乃至放逸。何故舍如是等法。但言不智故妄语。于意云何。汝有如是欲如是说。一切无明与不智相应耶。答曰。如是。于意云何。诸知故妄语。尽是无明。愚无明俱失念。不智故而妄语耶。答曰。如是。复于意云何。有无不智故妄语耶。答曰。无也。听我说汝。违言负处。如是汝语知故妄语尽是无明愚无明俱失念不智故而妄语。应作是说。有无不智故妄语。不应但说不智故而妄语。亦应说有无明故妄语。所以者何。从无明生故。若不说无明故妄语。不应作是说。一切无明。与不智相应。若作是说。诸知故妄语。尽是无明。愚无明俱失念。不智故而妄语。如汝所说。虽从无明生。不名无明妄语。我亦如是。虽从不智生。不名不知故妄语。然知故名妄语。
云何慢云何憍。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二法相似。见慢者。世人言是人憍。见憍者世人言是人慢。或谓此二法是一。今欲决定说其体性。亦欲说差别故。而作此论。
云何慢。于卑谓胜。于等谓等。因此起慢。乃至广说。问曰。云何于等谓等。而作慢耶。答曰。犹如有一人。诵半阿含。有余缘故。而更不进。更有一人。始诵阿含。此二后时一齐诵竟。而后诵者。便起于慢。是名于等起慢。云何憍。我生处胜。族姓胜。色胜。种胜。巧胜。财胜。端正胜。因如是等胜故起憍。豪乃至广说。是名憍。慢憍有何差别。问曰。何故复作此论。答曰。此二法相似。虽说体性。亦应说其差别。憍慢有何差别。答曰。缘他故自计胜。是慢相。不缘他。自于法中。心生染污。是憍相。问曰。慢体性是何。答曰。或有说者。体性是憍。问曰。若然者。憍慢有何差别。答曰。慢有二种。一缘他生。二缘自生。缘他生者是慢。缘自生者是憍。复有说者。体性是爱。所以者何。如说自于法中。心生染污。复有说者。有心数法名憍。与心相应在意地。修道所断爱后生。问曰。若然者。憍慢有何差别。答曰。有多差别。慢是烦恼。憍非烦恼。慢是结缚使恼缠。憍非结缚使恼缠。是烦恼垢。复有说者。慢是见道修道所断。憍是修道所断。问曰。无色界慢。见道所断。慢云何缘他生耶。答曰。本于此间。修行广布。后生彼间。以因力故。亦现前行。复有说者。虽生彼间。而不现行。于此间因。入定起慢心。我于定善。他则不善。我能速入。他则不能。我能久住。他则不能。云何见道所断慢。缘他生耶。答曰。如我见者。聚在一处。更相问言。汝我有何相耶。答曰。我我有如是相。他人闻已。作如是念。彼说我相相则不如我。因身见后。生如是慢。复有说者。无始已来。常习此法。不必因他而生。如尊者阿泥卢头。生如是慢。诣尊者舍利弗所。作如是言。我以天眼。观千世界。不多用功。乃至广说。尊者舍利弗而语之言。此是汝慢。如此慢则不因他生。然慢多分因他生故。言因他生。亦有因自生者。
若生增上慢我见苦是苦。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者。慢能缘他界。亦缘无漏。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慢是自界缘缘有漏故。而作此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