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小乘论
- 舍利弗阿毗昙论
舍利弗阿毗昙论
何谓七识住处或有众生若干身若干想欲界人或天。此谓初识住处。若有众生若干身一想。若初生梵天。是名第二识住处。若有众生一身若干想光音天。是名第三识住处。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名第四识住处。若有众生无边空处。此名第五识住处。若有众生无边识处。此谓第六识住处。若有众生无所有处。此谓第七识住处。是名七识住处。何谓七慢慢。不如慢。胜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慢中慢。何谓慢。若我胜心。于彼贡高。是名慢。何谓不如慢。彼不如我心于彼贡高。是名不如慢。何谓胜慢。我与胜者等心于彼贡高是名胜慢。何谓增上慢。未得起得想心于彼贡高。是名增上慢。何谓我慢。我有善法心于彼贡高。是名我慢。何谓邪慢。若无善法心于彼贡高。是名邪慢。何谓慢中慢。若见他慢生慢心于彼贡高。是名慢中慢。复次我慢。若有身者。心于彼生贡高。是名我慢。复次邪慢。若有邪见者。心于彼生贡高。是名邪慢。复次慢中慢。我于胜中胜贵中贵心于彼生贡高。是名慢中慢。是名七慢。
何谓七不敬。若不恭敬佛。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戒。不恭敬定。不恭敬慧。不恭敬善法。是名七不敬。
何谓七漏。见断漏。忍辱断漏。亲近断漏。离断漏。调伏断漏。戒断漏。思惟断漏。是名七漏。
何谓七怯弱法。杀生窃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名七怯弱法。
何谓七动。我当有。我当无。我色当有。我色当无。我想当有。我想当无。我非有想非无想当有。是名七动。七自恃七求七撗七作七生亦如是(七法竟)
何谓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世八法。
何谓八非圣语。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不闻言闻。闻言不闻。不觉言觉。觉言不觉。不识言识。识言不识。是名八非圣语。
何谓八懈怠事。若有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日入聚落乞食已。我得粗细食不充足。以不足故。令我羸瘦。不乐经行坐禅。我欲眠卧。懈怠比丘。即便眠卧。不能勤进。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是名初懈怠事。复次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日入聚落中乞食。得粗细食充足身体重妨。如肉囊盛钱。不乐经行坐禅。我欲眠卧。懈怠比丘。即便眠卧。不能勤进。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此谓第二懈怠事。复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日有作务疲懈。不乐经行坐禅。我欲眠卧。懈怠比丘。即便眠卧。不能勤进。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此谓第三懈怠事。复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明日当作务身当疲懈。便不乐经行坐禅。我今豫眠卧懈怠比丘。即便眠卧。不能勤进。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此谓第四懈怠事。复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日行来。身体疲极。不乐经行坐禅。我欲眠卧。懈怠比丘。即便眠卧。不能勤进。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此谓第五懈怠事。复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明日当行身必疲极。便不乐经行坐禅。我欲眠卧。懈怠比丘。即便眠卧。不能勤进。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此谓第六懈怠事。复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今患苦。不乐经行坐禅。我欲眠卧。懈怠比丘即便眠卧。不能勤进。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此谓第七懈怠事。复次懈怠比丘。如是思惟。我患差未久。我身羸弱。不乐经行坐禅。我欲眠卧。懈怠比丘。即便眠卧。不能勤进。为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是名八懈怠事。何谓八难处妨修梵行。有佛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足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说寂静灭尽离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众生在地狱处。是名初难处妨修梵行。复次佛出世如来无所著乃至佛世尊。说寂静灭尽离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众生。在畜生处饿鬼处长寿天处。若边地愚痴人。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不至处。是名乃至第五难处妨修梵行。复次佛出世如来无所著乃至佛世尊。说寂静离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众生共生国中。然邪见倒见。邪见倒见果报纯熟故。毕生地狱。是名第六难处妨修梵行。复次佛出世如来无所著乃至佛世尊。说寂静灭尽离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众生共生国中。然聋盲喑哑。如羊手现语相。不知说善恶业报。是名第七难处妨修梵行。复次佛不出世。不名如来乃至佛世尊。不说寂静灭尽离欲法正趣至涅槃道。或有众生在国中。不聋盲喑哑。亦能分别善恶业报。然不值佛世。是名八难处妨修梵行(八法竟)
何谓九若干法。缘若干界故生若干触。缘若干触故生若干受。缘若干受故生若干想。缘若干想故生若干觉。缘若干觉故生若干欲。缘若干欲故生若干利养。缘若干利养故生若干求。缘若干求故生若干燋热。是名九若干法。
何谓九爱本法。缘爱故生求。缘求故生利养。缘利养故生所作。缘所作故生欲染。缘欲染故生堪忍。缘堪忍故生悭惜。缘悭惜故生积聚。缘积聚故。生爱护伤害捶打相系闭共斗诤。是名九爱本法。
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身若干想欲界人天。此谓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身一想。谓初生梵天。此谓第二众生居处。或有众生。一身若干想。谓光音天。此谓第三众生居处。或有众生。一身一想。谓遍净天。此谓第四众生居处。或有众生。无受无想。谓无想天。此谓第五众生居处。或有众生。无边空处。此谓第六众生居处。或有众生。无边识处。此谓第七众生居处。或有众生。无所有处。此谓第八众生居处。或有众生。非想非非想处。是名第九众生居。
何谓犯戒九过患。悔不悦不喜不除心苦散乱不如实知见不解射不方便。是名犯戒九过患(九法竟)
何谓十烦恼使。见烦恼使。疑烦恼使。戒道烦恼使。爱烦恼使。嗔恚烦恼使。嫉妒烦恼使。悭惜烦恼使。无明烦恼使。憍慢烦恼使。掉烦恼使。是名十烦恼使。
何谓十烦恼结。见烦恼结。疑烦恼结。戒盗烦恼结。欲染烦恼结。嗔恚烦恼结。色染烦恼结。无色染烦恼结。无明烦恼结。慢烦恼结。掉烦恼结。是名十烦恼结。
何谓十想。欲想。嗔恚想。害想。贪想。讥论想。此内外想。国土想。卑想。不善想。若干想。依贪想。是名十想。
何谓十觉。嗔恚觉。害觉。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他不觉。识相应觉。无慈相应觉。依利养觉。依贪觉。是名十觉。何谓十邪法。邪见。邪觉。邪语。邪业。邪命。邪进。邪定。邪慧。邪解脱。邪智。是名十邪法。
何谓十恼。若已侵生恼心。今侵生恼心。当欲侵生恼心。若我不爱喜适意者。已利益生恼心。今利益生恼心。当欲利益生恼心。横嗔生恼心。是名十恼。何谓十不善业道。杀生窃盗邪淫妄言恶口两舌绮语贪恚邪见。是名十不善业道。何谓十法成就堕地狱速如[矛 (替-曰+貝)]鉾。杀生乃至邪见。此十法成就堕地狱速如[矛 (替-曰+貝)]鉾(十法竟)
何谓十一心垢。疑是心垢。不思惟是心垢。怖是心垢。悲是心垢。恶是心垢。睡眠是心垢。过精进是心垢。软精进是心垢。无能是心垢。若干想是心垢。着色是心垢。何谓疑是心垢。或有人缘过去疑。或我过去有。我过去非有。何姓我过去有。何因我过去有。若缘未来疑惑。我未来有。我未来非有。何姓我未来有。何因我未来有。若缘现在疑惑。我现在有。我现在非有。何姓现在有。何因现在有。诸众生从何处来。去至何处。若缘现在疑惑。我现在有。我现在非有。何姓现在有。何因现在有。诸众生从何处来。去至何处。若彼于佛世尊疑惑。是佛世尊非佛。世尊善说法。世尊非善说法。世尊声闻众善趣。世尊声闻众非善趣行。常行非常行。苦行非苦。无我法非无我法。寂灭涅槃。非寂灭涅槃。有与无与。有施无施。有祀无祀。有善恶业果报。无善恶业果报。有今世无今世。有后世无后世。有父母无父母。有天无天。众生有化生。众生非化生。世有沙门婆罗门正趣正至。若今世后世自证知说。世无沙门婆罗门正趣正至。若今世后世自证知说。若于彼法。疑惑重疑惑。究竟疑惑。心不决定。犹豫二心疑。不了无量疑。不尽非解脱。犹豫重犹豫。究竟犹豫。是名疑是心垢。何谓不思惟是心垢。若色声香味触法。若众生及法。不正计校分别筹量忆念。是名不思惟是心垢。何谓怖是心垢。色声香味触法。若众生及法。缘此畏怖究竟。畏怖惊愕。毛竖色变。是名怖是心垢。何谓悲是心垢。若不善心起悲。是名悲是心垢。何谓恶是心垢。身口意恶。是名恶是心垢。何谓睡眠是心垢。若烦恼未断。沉没在睡。身不乐。身不调。身不轻。身不软。身不除。是名睡。若睡若烦恼未断。沉没在睡。若欲睡瞪瞢眠镇心。是名眠。如是睡眠。是名睡眠是心垢。何谓过精进是心垢。若精进掉。是名过精进是心垢。何谓软精进是心垢。若精进没。是名软精进是心垢。何谓无能是心垢。若心怯弱。是名无能是心垢。何谓若干想是心垢。若众生异事异境界异初生异。是名若干想是心垢。何谓着色是心垢。若见色专著。是名著色是心垢。是名十一心垢。
何谓二十种身见。或有人谓。色是我。色中有我。我是色有。色是我有。受想行识亦如是。是名二十种身见。
何谓二十法成就堕地狱速如[矛 (替-曰+貝)]鉾。自杀生教他杀生。乃至自邪见教他邪见此二十法成就堕地狱速如[矛 (替-曰+貝)]鉾。
何谓二十一心垢。希望是心垢。嗔恚睡眠掉悔疑恼害常念怨嫌怀恨燋热嫉妒悭惜诡诈奸欺无惭无愧矜高诤讼自高放逸慢增上慢。是名二十一心垢。
何谓三十法成就堕地狱速如[矛 (替-曰+貝)]鉾。自杀生教他杀生赞叹杀生。乃至自邪见教他邪见赞叹邪见。是名三十法成就堕地狱速如[矛 (替-曰+貝)]鉾。
何谓三十六爱行。内生十八爱行。外生十八爱行。何谓内生十八爱行。如世尊说。因此有此。因彼而有。如是因有异因有。当因有不当因有。我当有彼我当有。如是我当有异我当有。因得彼得。如是得异得。悕望当有。悕望彼当有。悕望如是当有。悕望异当有。是名内生十八爱行。
何谓外生十八爱行。如世尊说。是因此有此。是因彼而有。是如是因有。是异因有。是当因有。是不当因有。是我当有。是彼我当有。是如是我当有。是异我当有。是因得是如得。是如是得是异得。是希望当有。是希望彼当有。是希望如是当有。是希望异当有。是名外生十八爱行。如是内生十八爱行。如是外生十八爱行。是名三十六爱行。
何谓四十法成就堕地狱速如[矛 (替-曰+貝)]鉾。自杀生教他杀生。赞叹杀生。见他杀随其欢喜。乃至自邪见。教他邪见。赞叹邪见。见他邪见随其欢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堕地狱速如[矛 (替-曰+貝)]鉾。
何谓六十二见。如梵网经说。佛告诸比丘。更有余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何等是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贤圣弟子。能以此法赞叹如来。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入六十二见。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不能出过六十二见。彼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此六十二见。无有能过。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皆不能过十八见中。诸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种种无数各随意说。尽入十八见中无有能过。诸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起常论言。我及世间常存。此尽入四见中。于本劫本见言。我及世间常存。尽入四见中无有能过。诸沙门婆罗门。以何等缘。于本劫本见。起常论言。我及世间常存。此尽入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妄。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二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妄。此是初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妄。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妄。此是二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八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妄。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八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智。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妄。此是三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无有能过。或有沙门婆罗门。有捷疾相智。善能观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观察。谓为审谛。以己所见。以己辩才。作是说言。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妄。此是四见。诸沙门婆罗门。因此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于四见中无有能过。此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计我及世间是常。如是一切尽入四见中。我及世间是常。于此四见中无有能过。唯有如来。知是见处。如是持。如是执。亦知报应。如来所知。又复过是。虽知不着。以不着则得寂灭。知爱集灭味过出要。以平等观无余解脱故名如来。是名余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贤圣弟子。真实平等赞叹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