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多望口文字  捐弃灭无有
  觉一切解脱  如实敬供养
  多望口文字者。多望者修望。口文字亦修。作是说。多望者多望是爱。口文字者口所陈说。复作是说。多望者是诸见。文字者爱。复次多望者思惟所断。文字者见谛所断。捐弃者已灭尽。无有所著者。是谓不起法。能觉者觉知一切诸法是谓觉。觉知三痛是谓觉。通达诸智皆悉成就。是谓觉也。于一切解脱者。于三界解脱也。于三缚解脱。爱缚垢缚见缚也。
  痴无得其便  一切法照明
  由身而扶持  逮觉最上等
  此最净鬼语
  痴无得其便者。痴者是无明。缘内无明愚中间愚相应。复作是说。愚是无明。诸见愚中间与愚相应。复作是说。无明是愚。结愚中间与愚相应。复次无明是愚。无明缘行愚中间与愚相应。无有此尽。于一切法现诸智。现其因缘现其方便。现其道迹。由身而扶持者。住有余涅槃界。逮阿惟三佛。以此忍觉知无觉时。十力一切智四无所畏。最上过者休息安隐处。此净鬼(夜叉)语此最妙鬼。清净此无学门。
  偈说不应食  等观于彼法
  偈说诸佛喜  诸法本梵志
  偈说不应食者。作是说。世尊不为食故往。尔时世尊。欲教化婆罗门故是住也。后作是说。或不承受我语。复恐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为食故说法。复作是说。欲现其神足故不受食。彼婆罗门应受佛化。若观彼法时。以是故观。及声闻及大丈夫。是彼威仪行。说得诸佛喜者。断灭而不取。诸法本梵志。于中有贤圣沙门法。如是贤圣教。
  诸余大神仙  尽漏观惭愧
  以甘馔供养  种德最福田
  诸余者。诸杂秽饮食现受请供养。大神仙者。还大法是谓大神仙。尽漏者。诸有无明爱在身中能除去。是谓尽漏。惭愧休息。若戒盗尽。彼惭愧休息。以甘馔供养。种德是福田。是何谓德田是福田。于中专精意着。萌身长益。是谓福田。或作是说。便有偈。以此事余造。彼大神仙。尽漏惭愧休息。以甘馔供养。种德是福田。或作是说。彼婆罗门作是说偈。诸余大神仙。尽漏惭愧休息。以甘馔供养。种德者福田。
  教化沉没人  越生老病死
  能仁漏具足  诸愿悉普至
  教化沉没者。沉没诸见结以彼捐弃。越生老病死者。越度生老病死。能仁者。谓无学断诸结使。漏具足者。诸智漏具足成就。是谓解脱。成就智无限。是谓能仁成就漏成就。诸愿悉普至者。有如是功德。越生老病死。越诸果愿。复作是说。一切沉没结使。彼能舍离。度生老病死。谓之涅槃。此亦悉逮知。是谓度生老病死。作是说。教化沉没人。见其垢染着。度生老病死者。现爱结尽。复次若教化沉没人者。现诸见谛所断结尽。度生老病死者。现思惟所断结尽。余残亦如是。
  能仁行无淫  不为壮所缠
  于欲身解脱  彼牢固能仁
  能仁行无淫者。于尊者大迦叶授决广说。能仁者是无学也。行者往就行无有淫。去离非梵行。不为壮所缠者。或复有时。若少壮不与贪欲。况当老迈。于慢得解脱者。于四慢不造意不贪。是故当远离。彼牢固者。咄弃诸恶法。牢固智慧成就。是谓牢固。能仁者是无学也。觉知所为。复作是说。能仁行无淫者。现安隐处。不为壮所缠者。现少壮当尽。于欲永解脱者。现业当尽。余残亦如是。
  不二倍越岸  亦不一倍终
  高下语句义  是沙门所传
  不二倍越岸者。有诸疑网。不越无量生死岸。疑网未尽不能越生死。二倍者奸伪幻惑也。复作是说。诸有二倍者。彼不能越不越。彼二倍者。行垢成就一倍丧终。高语句义者。高者现身出要。不高者现身习出要。复作是说。高者是谓生天。不高者趣恶道中。是沙门所传。世尊敷演。
  或有不着裳  亦不乐挍饰
  或有持戒香  语直不卒暴
  或有不卒暴者。或有不着衣故犯诸禁限。亦不乐挍饰者。不作是意庄严身口。亦不听伎乐。或有持戒香者。或有学士游行四方。称扬其名常无倦心。或修梵行者。不说戒有亏。
  归命佛最胜  一切皆解脱
  是尊最勇猛  游至无为中
  佛者。觉知一切诸法。最胜者。具足诸力。归命者。恭敬义。一切皆解脱者。于三界解脱。于二缚解脱。爱缚见缚也。复有三缚。欲怒痴缚也。是尊最勇猛者。受尊教所说法语。游至无为中者。亦无精进现有精进。非为不精进。不还悉获现所作事办。非为不有精进意。当作是守护。犹如不退现不退法。尊者婆那伽婆蹉居止深山。与郁头罗摩子自说偈。执鼻执婆鼻那提帝(详人不解)比比罽赖楼多弥遮。我意不染着。心常[火  霍]然寤。执鼻执婆鼻那提帝者。飞鸟之音响。比比罽赖楼多弥遮者。麑鹿之音响。我意不染著者。不退亦不起诸欲。心常[火  霍]然寤者。乐诸道乐涅槃。是谓比比罽赖(勺桂反)
  五塔庙乐处  枝叶不坏败
  彼见生诸枝  能仁以慧断
  五塔庙乐处者。于五阴有中。枝叶不坏者。爱枝也。三界生诸见枝无常苦。能仁以慧断者。学人智住断。复作是说。五塔庙乐处者是苦谛。枝叶不坏败者是习谛。彼见生诸枝者是道谛。能仁以慧断者是尽。复作是说。五塔庙乐处枝叶不败坏。是谓垢着。彼见生诸枝能仁以慧断。除结净相。尊者婆那婆蹉居在深山。天降雨时心怀欢喜。便说偈曰。
  岩峻善茂生  伏流水浴身
  离欲处闲居  智者倍生善
  岩峻善茂生者。山泽树下。伏流水浴身者。以雨水浴身。离欲处闲居者。居远处乐闲静。生诸不贪欲不处众。智者倍生善者。生诸喜及善增益。居喜觉意。
  愚者造生死  数数入胞胎
  故智者不造  头破亦不眠
  愚者造生死。无智成就无明。造生死者。行有漏一切成就乐欲。数数入胞胎者。处母胎中。是故智成就。故智者不造。行有漏受诸有。于中亦不为。头破亦不眠者。犹如此人。或作是说。愚者造生死是习谛。数数入胞胎者是苦谛。故智者不造是道谛。头破亦不眠者是尽谛。犹如此人也。
  等数望有愚偈义胎不度意常佛执鼻执婆耶庶。及五愚惑不聪明。
偈揵度首第十四之二
  尊者优婆夷。谟以水道步。寻往作尺蠖行。乃至入有想三昧。更不复见缘能因缘灭有想无想。彼问世尊曰。
  我独流无量  不依不能度
  与我说其缘  所依度彼岸
  我独流无量者。独一者谓不二。无缘生死流不能得度。复作是说。不能度此有想无想。复作是说。一无明流不能得度。与我说其缘者。普眼遍彼缘无眼。度生死流。此谓有想无想度无明流。
  观不用念定  依彼而度流
  云何断欲爱  爱尽于彼观
  观不用念定者。起无漏不用定。无常苦空无我。作如是观念者。专精其神足住止处所。是谓休息。复作是说。观不用定时观涅槃休息。如是汝度流。于彼而灭爱。犹如彼爱先尽。问三界诸爱染着于欲。复作是说。住爱而使尽。亦当使求尽。复作是说。彼爱未尽诸缠着住。非以外道而灭。去离非论。彼听善论爱数数使退。以是故世尊使告离非论爱尽。于彼观者彼于涅槃有堕想。彼自守持。于是世尊说不涅槃休息。一切欲无爱。依不用定。寂寂想解脱最胜。住彼而不起。一切欲无爱者。于三界欲尽。欲界结永尽。以贤圣道尽爱。依不用寂定者。不依不用定三昧周有想无想及余三。若依涅槃想。解脱最胜者。想解脱有想无想。若住涅槃休息者。彼住不起于彼退。亦无所起。世尊说曰。
  彼住而不起  无数劫净眼
  于彼两解脱  识誓知所传
  彼住而不起无数劫净眼者。答曰。亦当久住于彼两解脱。于彼般涅槃。识誓知所传。我于彼退转。亦复不生。不于生入而入誓。
  犹火风所吹  没灭不可数
  仁能名色脱  没灭不可数
  犹火风所吹没灭不可数者。如彼火不于空中灭。亦不可称数。若往东方西方。能仁名色脱者。名四无色阴色身身。彼俱曰名色。
  没冥必还明  若没如今无
  作有常之想  净眼与我说
  没冥必还明。问云何为明。犹如日明照。若没如今无者。若有常若断灭。还处入净聚。净眼与我说与我布现。尊无所不知。
  没灭不可数  愿说所无者
  散离一切爱  亦散一切义
  没灭不可数者。有限之法彼则无也。愿说所无者。诸爱尽者诸爱限数。彼无有此爱诸阴。由行生者诸阴限数。彼无此阴。散离一切爱者。亦散一切义。三界爱尽。
  二问释种子  净眼不授决
  乃至三大仙  授决我欲闻
  二问释种子净眼不授决。彼尔时作二问。云何观世间。亦不见死生。世尊不与授决。何以故。欲教训之。彼亦闻三语而授决。于中作是说。乃至三大仙授决我欲闻。
  今世及后世  梵天上诸天
  见亦无所知  瞿昙者德至
  今世者是人世。后世谓恶趣。梵天者谓梵迦夷天。诸天者谓欲界天。见亦无所知者云何见。瞿昙普德至者。世尊声振四方。如是世谛一切智。犹如转法轮。说声闻乃至梵天。
  若欲如是见  义论之所归
  云何观世间  而不见死生
  若欲如是见者。如是成就妙智。世间及天梵天而不知见。义论之所归者。欲闻受决之所归。云何观世间而不见死生者。云何观六入。不生余境界。
  观世皆悉空  愚王亦专念
  以能拔我见  如是越生处
  观世皆悉空亦自见愚王。尔时世尊为说空常。专不移动念者。不念邪事游意止中。我见者。是愚身见而灭之。如是度死处。亦不生阎浮境界。尊者拔苏卢作是说。闻断灭有常。尔时世尊不与授决。彼亦闻第三句迹而授决。于中作是说。二问释种子。今世后世者是欲界天。梵天者梵迦夷天。及天者及余色界天。见亦不知者。住中迹中而不知。如是越所见者。成就如此妙智。世及天者不能解知。如此中亦断灭有常。观世断灭有常。而不见死生。云何除断灭有常。而住中迹越生死岸。观世皆悉空者。自还所觉。若断灭有常。彼观皆悉空。住其边际。如是观六入。则能越生死岸。
  天女众所围  亦亲近妖魅
  彼园名愚惑  云何获安处
  天女众所围。彼修行人。闻三十三天天女众所围者。以天音乐亦亲近妖魅。三十三天在街巷头。门阈左右园果浴池。四天王有诸女鬼。颜色弊恶声响粗犷。喜恐怖人。彼园名愚惑者。杂园果甚乐无极。天五乐自娱园能惑人。云何获安处者。云何得出要。
  彼道名曰等  彼方名不恐
  事亦名无声  觉法名具足
  彼道名曰等者。无曀亦不曲。彼方名不恐者。涅槃名曰方。于彼无生病老死之恐。事亦名无声者。止观是名事。无有结着故曰无声若。贤圣无漏三昧。觉法之具足者。觉出要与共相应。
  惭亦不有缘  念者将从人
  智慧能御车  等见先导前
  惭亦不有缘者。惭诸结秽恶。彼犹如船车。如是缘惭而起道意。不复思惟。念者将从人。犹如车以虎皮覆上。若豹皮缠恐不得其便不可亲近。若怨家盗贼不得其便。如是念。将从不得亲近诸恶行。智慧能御车者。犹如侍车人如好车。如是道智慧最。是道犹如御车者。知道非道犹如御车者。侍车而行应进则进。如是智慧欲退时。便起勇猛意。意若炽盛便使休息。犹如御车者。知进便进。如是智慧思惟方便。等见先导前者。等见先在前而修行道。世尊亦说。等见生等志。复作是说。如彼贤圣人。八种道本亦说故曰惭。亦是彼缘行学增上戒。念者将从人也。学增上心说智慧御车也。等见先导前者。复作是说。彼车是其处众行具足惭。是其缘者有三种。道等语业等命。念者将从人等念也。智慧能御车者。等志等方便也。等见先导前者。即等见也。复作是说。诸止观是食者。如本车所说。惭亦是缘者。戒是其食。念将从人者。止是其食。智慧能御车者。观是其食。
  诸有如此乘  众萌男女类
  彼乘如此车  往至无住方
  诸有如此乘众萌男女类者。彼已修行道。以乘往至无住方。彼已修行道。未至涅槃。便使至涅槃也。
  五断五已灭  修行五上者
  五数比丘过  是谓已度流
  五断者。五盖也。五已灭者。五下分结也。修行五上者是五根也。五数比丘过者。已越五上分结。是谓度流者。已度生死流也。复作是说。五断者。五邪见也。五已灭是五身结也。修行五上者。五禅种。五数比丘过者。已度彼欲数。如所说着欲是谓欲数。是谓度流者。已度欲流。复作是说。五断者。五趣中结也。已灭五者。是五道也。修行五上者。五解脱入也。五数比丘过者。即越彼五趣。是谓度流者。度生死流也。复作是说。五断者。五心缚也。已灭五者。心五秽也。修行五上者。五念结也。五数比丘过者。已度心五缚也。是谓是度流者。度生死流也。
  五觉及眠寐  五眠寐及觉
  有五受尘垢  五是清净行
  五觉及眠寐者。五邪见睡眠五根兴寐。五睡眠及觉者。五根睡眠五邪见觉寐。有五受尘垢者。五见也。是五清净行者。五根也。如是五身结力结念处所。下分中禅数。上分中解脱。入阿那含凡夫人。
  奔走不乐中  养新新缚着
  犹奔冥灯火  见闻一所作
  奔走不乐中者。已断解脱奔有常不乐断灭。复离断灭有常不乐有常。养新新缚著者。谓所生见增益诸缚。犹奔冥灯火者。犹如钵胜伽虫(飞蛾)。油灯休息想非舍离堕。作如是邪见有休息想。作舍离想堕。见闻一所作者。见净有净缘。闻净有净缘。如是一切诸见。复作是说。奔走不乐中者。不乐五欲中不乐一欲。养新新缚著者。欲爱缚堕。见闻一所作者。住五欲中。复作是说。奔走不乐中者。不乐欲界奔走色无色界中。余亦如是。如奔所趣如今所觉。或作是说。亦复此事不乐奔结。走解脱牢固。向新解脱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