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事分阿毗昙论

  无色所不摄心不相应行。缘缘缘非有缘余缘缘缘及有缘。一切是增上缘缘及有增上。
  问无色。几流几随流。答一切应分别。空处。或随流非流。作三句。随流非流者。谓除流。若余有漏空处。流亦随流者。谓三流少分。非流亦非随流者。谓无漏空处。如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亦如是。非想非非想处。或流亦随流。或随流非流。流亦随流者。谓三流少分。此是流亦随流。余随流非流。
  三摩提定者。谓四三昧修。问云何四。答谓有三昧修广修习住现法乐转。有三昧修广修习知见转。有三昧修广修习慧分别转。有三昧修广修习漏尽转。
  问此四三昧修。几色。几非色。答三昧修所摄身口业是色。余非色。一切是不可见。一切是无对。一有漏。一无漏。二分别。
  住现法乐三昧修。或有漏。或无漏。云何有漏。谓住现法乐三昧修所摄有漏五阴。云何无漏。谓住现法乐三昧修所摄无漏五阴。
  慧分别三昧修。或有漏。或无漏。云何有漏。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有漏五阴。云何无漏。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无漏五阴。
  一切是有为。一有报。一无报。二分别。三若有漏。彼有报。若无漏。彼无报一切从因缘生世所摄。三昧修所摄身口业。是色所摄。余是名所摄。三昧修所摄心意识。是内入所摄。余是外入所摄。一切是智知。一是断智知及断。一非断智知及不断。二分别。二若有漏。断智知及断。若无漏。非断智知及不断。一切是应修。一切不秽污。一切是果及有果。一切是不受。三昧修所摄身口业。是四大造。余非四大造。一切是有上。一是有。一非有。二分别。二若有漏。彼是有。若无漏。彼非有。三昧修所摄身口业。及心不相应行。因不相应。余因相应。
  善五处少分摄四三昧修。四三昧修亦摄善五处少分。不善所不摄。无记所不摄。漏所不摄。
  或有漏处摄非三昧修。作四句。有漏处摄非三昧修者。谓三昧修所不摄有漏五阴。三昧修摄非有漏处者。谓一三昧修。及二三昧修少分。有漏处摄亦三昧修者。谓一三昧修。及二三昧修少分。非有漏处摄亦非三昧修者。谓虚空及数灭非数灭。
  或无漏处摄非三昧修。作四句。无漏处摄非三昧修者。谓虚空及数灭非数灭。三昧修摄非无漏者。谓一三昧修。及二三昧修少分。无漏处摄亦三昧修者。谓一三昧修。及二三昧修少分。非无漏处摄亦非三昧修者。谓三昧修所不摄有漏五阴。
  一切。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一切是善。一色界系。一不系。二分别。住现法乐三昧修。若有漏。色界系。若无漏。不系。慧分别三昧修。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不系。云何欲界系。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欲界系五阴。云何色界系。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色界系五阴。云何无色界系。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无色界系四阴。云何不系。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无漏五阴。一无学。一非学非无学。二分别。住现法乐三昧修。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云何学。谓住现法乐三昧修所摄学五阴。云何无学。谓住现法乐三昧修所摄无学五阴。云何非学非无学。谓住现法乐三昧修所摄有漏五阴。慧分别三昧修。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云何学。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学五阴。云何无学。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无学五阴。云何非学非无学。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有漏五阴。一修断。一不断。二分别。二若有漏。彼修断。若无漏。彼不断。三昧修所摄身口业。及心不相应行。非心非心法非心相应。三昧修所摄受阴想阴。彼相应行阴。心法心相应。心意识。即心也。问三昧修。几心随转非受相应。答一切应分别。住现法乐三昧修。或心随转非受相应。作四句。心随转非受相应者。谓心随转身口业。心随转心不相应行及受。受相应非心随转者。谓心意识。心随转亦受相应者。谓想阴。彼相应行阴。非心随转亦非受相应者。谓除心随转心不相应行。若余心不相应行。如住现法乐三昧修。知见三昧修漏尽三昧修亦如是。
  慧分别三昧修。或心随转非受相应。作四句。心随转非受相应者。谓心随转身口业。心随转心不相应行及受。受相应非心随转者。谓心意识。心随转亦受相应者。谓想阴。彼相应行阴。非心随转亦非受相应者。谓除心随转身口业。若余身口业。除心随转心不相应行。若余心不相应行。如受。想行亦如是。除其自性。
  一无觉无观。三分别。住现法乐三昧修或觉随转非观相应。作四句。觉随转非观相应者。广说如喜心。知见三昧修亦如是。意分别三昧修。广说如慈心。
  问三昧修。几见非见处。答一切应分别。住现法乐三昧修。或见非见处。作四句。见非见处者。谓住现法乐三昧修所摄尽智无生智。所不摄无漏慧。见处非见者。谓见所不摄有漏住现法乐三昧修。见亦见处者。谓世俗正见。非见亦非见处者。谓见所不摄无漏住现法乐三昧修。
  知见三昧修。或见亦见处。或见处非见。见亦见处者。谓知见三昧修所摄世俗正见。余见处非见。
  慧分别三昧修。或见非见处。作四句。见非见处者。谓慧分别三昧修所摄尽智无生智。所不摄无漏慧。见处非见者。谓见所不摄有漏慧分别三昧修。见亦见处者。谓世俗正见。非见亦非见处者。谓见所不摄无漏慧分别三昧修。
  漏尽三昧修所摄慧。是见非见处。余非见亦非见处。
  一切非身见因身见亦非彼因。三昧修所摄身口业及思。此是业非业报。余非业亦非业报。
  问三昧修。几业非业随转。答一切应分别。住现法乐三昧修。知见三昧修。漏尽三昧修。广说四句。如禅修多罗中分别。慧分别三昧修。广说四句如圣种修多罗中分别。
  三昧修所摄身口业。是造色色非可见色。余非造色色亦非可见色。三昧修所摄身口业。是造色色非有对色。余非造色色亦非有对色。一切是甚深难了难了甚深。
  一切是善亦善因。一切非不善亦非不善因。一切非无记亦非无记因。一切是因缘缘及有因。
  问三昧修。几次第非次第缘缘。答一切应分别。三昧修。或次第非次第缘缘。作三句。次第非次第缘缘者。谓未来现前必起心心法。次第亦次第缘缘者。谓过去现在心心法。非次第亦非次第缘缘者。谓除未来现前必起心心法。若余未来心心法。及身口业心不相应行。
  三昧修所摄身口业。是缘缘缘非有缘。余是缘缘缘亦有缘。一切是增上缘缘及有增上。一随流非流。一非流亦非随流。二分别。二若有漏。彼随流非流。若无漏。非流亦非随流。菩提品者。谓七觉支。问云何七。答谓念觉支。乃至舍觉支。
  问此七觉支几色几非色。答一切非色。一切不可见。一切是无对。一切是无漏。一切是有为。一切是无报。一切从因缘生世所摄。一切是名所摄。一切是外入所摄。一切是智知。一切非断智知及不断。一切是应修。一切不秽污。一切是果及有果。一切是不受。一切非四大造。一切是有上。一切非有。一切因相应。
  善二处少分摄七觉支。七觉支亦摄善二处少分。不善处所不摄。无记处所不摄。漏处所不摄。有漏处所不摄。无漏二处少分摄七觉支。七觉支亦摄无漏二处少分。一切。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一切是善。一切是不系。
  问觉支几学几无学。答一切应分别。念觉支。或学。或无学。云何学。谓学意思惟相应念觉支。云何无学。谓无学意思惟相应念觉支。如念觉支。余一切亦如是。
  一切是不断。一切是心法心相应。一心随转非受相应。六心随转亦受相应。一切心随转想行相应。除其自性。问觉支。几觉随转非观相应。答一切应分别。念觉支。或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云何有觉有观。谓有觉有观意思惟相应念觉支。云何无觉有观。谓无觉有观意思惟相应念觉支。云何无觉无观。谓无觉无观意思惟相应念觉支。如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定舍觉支亦如是。
  喜觉支。或有觉有观。或无觉无观。云何有觉有观。谓有觉有观意思惟相应喜觉支。云何无觉无观。谓无觉无观意思惟相应喜觉支。亦非见亦非见处。一分别。择法觉支所摄尽智无生智。所不摄无漏慧。是见非见处。余非见亦非见处。
  一切非身见因身见亦非彼因。一切非业亦非业报。一切是业随转非业。一切非造色色非可见色。一切非造色色非有对色。一切是甚深难了难了甚深。
  一切是善亦善因。一切非不善亦非不善因。一切非无记亦非无记因。一切是因缘缘亦有因。
  问觉支。几次第非次第缘缘。答一切应分别。念觉支。或次第非次第缘缘。作三句。次第非次第缘缘者。谓未来现前必起念觉支。次第亦次第缘缘者。谓过去现在念觉支。非次第亦非次第缘缘者。谓除未来现前必起念觉支。若余未来念觉支。如念觉支。
  余一切亦如是。一切是缘缘缘。亦有缘。一切是增上缘缘及有增上。一切非流亦非随流。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十一
千问论品第七之四
  根者。谓二十二根。问此二十二根。几色。几非色。答七是色。十五非色。一切不可见。七有对。十五无对。十有漏。三无漏。九分别。意根。或有漏。或无漏。云何有漏。谓有漏意思惟相应意根。云何无漏。谓无漏意思惟相应意根。如意根。乐根喜根舍根信精进念定慧根亦如是。一切是有为。
  一有报。十一无报。十分别。意根。或有报。或无报。云何有报。谓不善善有漏意根。云何无报。谓无记无漏意根。如意根。乐根喜根舍根亦如是。
  苦根。或有报。或无报。云何有报。谓善不善苦根。云何无报。谓无记苦根。信精进念定慧根。若有漏。彼有报。若无漏。彼无报。
  一切从因缘生世所摄。七是色所摄。十五是名所摄。八是内入所摄。十一是外入所摄。三分别。未知当知根已知根无知根所摄心意识。是内入所摄。余是外入所摄。
  一切是智知。十是断智知。及断三非断智知。及不断。九分别。九若有漏。彼断智知。及断。若无漏。非断智知。及不断。八应修八不应修。六分别。意根。或应修。或不应修。云何应修。谓善意根。云何不应修。谓不善无记意根。如意根乐根苦根喜根舍根亦如是。
  忧根或应修。或不应修。云何应修。谓善忧根。云何不应修。谓不善忧根。
  十六不秽污。六分别。意根。或秽污。或不秽污。云何秽污。谓隐没。云何不秽污。谓不隐没。如意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亦如是。
  一切是果。及有果。十五不受。七分别。眼根。或受。或不受。云何受。若自性受。云何不受。若非自性受。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男根女根亦如是。
  七四大造。十五非四大造。一切是有上。十是有。三非有。九分别。九若有漏。彼是有。若无漏。彼非有。八因不相应。十四因相应。
  或善处摄非根。作四句。善处摄非根者。谓善色阴想阴。根所不摄善行阴。及数灭。根摄非善处者。谓八根六根少分。善处摄亦根者。谓八根六根少分。非善处摄亦非根者。谓不善色阴想阴。根所不摄不善行阴。根所不摄无记色阴想阴。根所不摄无记行阴。及虚空非数灭。
  或不善处摄非根。作四句。不善处摄非根者。谓不善色阴想阴。根所不摄不善行阴。根摄非不善处者。谓十六根六根少分。不善处摄亦根摄者。谓六根少分。非不善处摄亦非根者。谓善色阴想阴。根所不摄善行阴。及数灭根所不摄无记色阴想阴。根所不摄无记行阴。及虚空非数灭。
  或无记处摄非根。作四句。无记处摄非根者。谓根所不摄无记色阴想阴。根所不摄无记行阴。虚空及非数灭。根摄非无记处者。谓九根及五根少分。无记处摄亦根者。谓八根及五根少分。非无记处摄亦非根者。谓善色阴想阴。根所不摄善行阴。及数灭。及不善色阴想阴。根所不摄不善行阴。漏处所不摄。或有漏处摄非根。作四句。有漏处摄非根者。谓根所不摄有漏色阴想阴。根所不摄有漏行阴。根摄非有漏处者。谓三根及九根少分。有漏处摄亦根者。谓十根及九根少分。非有漏处摄亦非根者。谓无漏色阴想阴。根所不摄无漏行阴。及无为。或无漏处摄非根。作四句。无漏处摄非根者。谓无漏色阴想阴根所不摄无漏行阴。及无为。根摄非无漏处者。谓十根及九根少分。无漏处摄亦根摄者。谓三根及九根少分。非无漏处摄亦非根者。谓根所不摄有漏色阴想阴。根所不摄有漏行阴。
  一切。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八善。八无记。六分别。意根。或善。或不善。或无记。云何善。谓善意思惟相应意根。云何不善。谓不善意思惟相应意根。云何无记。谓无记意思惟相应意根。如意根。乐苦喜舍根亦如是。忧根。或善。或不善。云何善。谓善意思惟相应忧根。云何不善。谓不善意思惟相应忧根。四欲界系三不系。十五分别。眼根。或欲界系。或色界系云何欲界系。谓眼根欲界系。四大所造。云何色界系。谓眼根色界系四大所造。如眼根。耳鼻舌身根亦如是。
  命根。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云何欲界系。谓欲界系命。云何色界系。谓色界系命。云何无色界系。谓无色界系命。
  意根。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不系。云何欲界系。谓欲界系意思惟相应意根。云何色界系。谓色界系意思惟相应意根。云何无色界系。谓无色界系意思惟相应意根。云何不系。谓无漏意思惟相应意根。如意根。舍根信精进念定慧根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