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无根谤学处第二
  缘处同前。吐罗难陀尼。由斗诤纷纭令众生恼。即以无根他胜法谤苾刍尼不得安乐住。废修善业及以习定。悉怀忧恼。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集诸尼众。问实诃责。乃至我今为诸尼众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怀嗔不舍。故于清净苾刍尼。以无根波罗市迦法谤。欲坏彼净行。后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此事无根谤彼苾刍尼。由嗔恚故作是语者。僧伽伐尸沙。
  尼谓吐罗难陀。或复余类。怀嗔者。谓情生忿怒。言不舍者。谓嗔恚不息。清净苾刍尼者。谓此法中尼。无犯者不犯其事。以无根者谓无三根。见闻疑根。波罗市迦法者。于八事中随说其一。法者非法说法谤者说不实事。欲坏彼净行者。欲损彼人清净学处彼于异时者。谓是别时。若问若不问者。谓说谤已情生悔恨。不由他问知此事无根谤谤因诤起。诤有四种诤。谓斗诤非言诤犯诤事诤。由嗔故作是语者。正出谤词僧伽伐尸沙者。已如前说。
假根谤学处第三
  缘处同前。时吐罗难陀尼。取相似法谤苾刍尼。广说如上。乃至悉怀忧恼。为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怀嗔不舍。故于清净苾刍尼。以异非分波罗市迦法谤。欲坏彼净行。后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此是异非分事以少相似法而为毁谤彼苾刍尼。由嗔恚故作是语者。僧伽伐尸沙。
  尼谓吐罗难陀。或复余类。异非分事者。异谓涅槃。乖生死故。八波罗市迦法非是其分。波罗市伽者。于此八中随以一事而谤于彼。谤者诬枉其人。坏彼净行者。意欲令其亏失净行。广如前说。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谤清净苾刍尼。十事成犯五事无犯。云何为十。谓不见其事不闻不疑。便作如是虚诳想。实无见等。妄言我有见闻疑。作是说时得僧伽伐尸沙。或闻而忘。或疑而忘。作如是解。作如是想。云我闻疑不忘。作是说时得僧伽伐尸沙。或闻而信。或闻不信而言我见。或闻而疑。或闻不疑。或但自疑而云我见。作是说时得僧伽伐尸沙。是谓十事成犯。云何五事无犯。谓彼不见不闻不疑。有见等解。有见等想作如是语我见闻。疑者无犯。或闻而忘。或疑而忘。有闻疑想而言闻等。亦无有犯。如谤清净人时十事成犯五事无犯。若谤清净似不清净人。亦复如是。若谤不清净人。十一事成犯。六事无犯。云何十一。谓不见不闻不疑。作如是解。作如是想。实无见等妄言我有见闻疑。作如是说时得僧伽伐尸沙。或见而忘。或闻而忘。或疑而忘。作如是解。作如是想而云见闻疑不忘。作是说时得僧伽伐尸沙。或闻而信或闻而不信。而言我见。或闻而疑。或闻不疑。或但自疑。而云我见。作如是说时得僧伽伐尸沙。是谓十一事成犯。云何六事无犯。谓彼不见不闻不疑。有见等解。有见闻等想。作如是说。我见闻疑者无犯。或见而忘。或闻而忘。或疑而忘有见等解有见等想。而言见闻等。亦皆无犯。是谓六事无犯(自余实力子广说过去因缘如大苾刍缘中具说也)
共染心男子交易学处第四
  缘处同前于此城中有卖香男子。颜貌端正。时珠髻难陀苾刍尼。就彼男子买诸杂物。尼于男子遂起欲心。男子于尼亦怀染意。是时男子少取价直多与货物。若有余尼有所须者。皆凭此尼以为交易。咸起染心。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集诸苾刍尼。知而故问珠髻难陀苾刍尼曰。汝实如是与染心男子共相领受为交易耶白言实尔。世尊同前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有染心。从染心男子共相领受。随取何物。僧伽伐尸沙。
  苾刍尼者。谓珠髻难陀。或复余尼。染心者。谓彼二人各怀染爱随取何物者。随其所取种种诸物。便犯众教。乃至余罪广说如前。若俱有染心随取何物犯众教罪。若尼有染心男子无染者。得吐罗罪。若尼无染心男子有染心。得恶作罪。若俱无染心。亦恶作罪(以不合共如此人作交易故也)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第六
自言无过学处第五
  缘处同前。世尊既制。诸苾刍尼若有染心。于无染心男子。随取何物。得窣吐罗罪。时吐罗难陀尼犹去受取。余尼问曰。仁向何处来。答曰。我去求物来。诸尼答曰。岂不世尊已制学处尼有染心于无染心男子随取何物得粗罪耶。吐罗尼问曰。汝无染心。尼曰。我无。吐罗尼答曰。随汝无染心。于染心男子边取物。我复何过。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集诸尼众。问吐罗难陀曰。汝实作是语。随汝无染心于染心男子边取物我复何过。答言。实尔。世尊同前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向苾刍尼作如是语。随汝无染心受染心男子物我复何过者。僧伽伐尸沙。苾刍尼者谓吐罗难陀。释相结罪事并同前。
独向俗家宿学处第六
  佛在王舍城。善友苾刍尼。以虚妄事谤实力子。对诸苾刍自言犯戒。即便归俗遂婴疾苦。有姊妹苾刍尼名知友。善友病重将欲命终。信命知友曰。我今病困将欲命终汝可疾来与我相见。知友既至。即于其夜善友身亡。其夫暂出于夜到来。见妇身死椎胸大叫。作如是言。我家男女谁当养活。家亲报曰。此知友姨可将充替。知友闻已便作是念。我若言报恐被婴辱。遂默而住。既至天晓知友欲去。其夫报曰。姨今何去。可于此住养护男女。既是亲族。岂不悲怜。其夫即前欲执知友其尼高声叱而告曰。随汝自身及诸男女。一时俱死何干我事。即走还寺。诸尼见问。昨夜共谁于何处宿。答言。无伴。尼曰。若遇恶人岂不坏尔净梵行耶。答曰。我若共语定招斯过。尼问具答。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集诸尼众。问知友曰。汝实夜从尼寺向余处宿耶。答言。实尔。佛言。此非出家女人之所应作。世尊同前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独从尼寺向余处宿者。僧伽伐尸沙。
  苾刍尼者。谓是知友。或复余人。独者谓更无伴。余处宿者。谓离本寺向他家宿。释相结罪事并同前。
独向俗家学处第七
  缘处同前。时吐罗难陀尼。于昼日中独一无伴。往俗人舍为长者等说法。诸尼告言。汝莫昼日独往他家。恐有净行难。吐罗难陀报曰汝等不见。卖香男子。我以脚蹋口中血出诸尼曰。未必众人同彼怯弱。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同前集尼。问实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独从尼寺昼向俗家者。僧伽伐尸沙。
  苾刍尼者。谓吐罗难陀。或复余人。独行无伴向他俗舍。乃至日没犯众教罪。若与求寂女同去者。犯窣吐罗底也。与正学女同去者。得恶作罪。
独在道行学处第八
  缘处同前。时有商旅。向王舍城。吐罗难陀尼独随而去。向余六城悉皆独去。后时归来至本住处。诸尼即为按摩解劳令其歇息。问曰。比在何处独行而来。答曰我唯单己遍往六城。诸尼告曰。独行游历不将伴侣。若遇恶人来相陵逼。岂非净行为大难耶。闻已答曰。汝等不闻。卖香男子欲来相逼。我即打令仰倒。脚踏口中便欧热血。何有余人辄相忓犯。诸尼报曰未必诸人同彼怯弱。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同前集尼。问实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独在道行者。僧伽伐尸沙。
  苾刍尼者。谓吐罗难陀。或复余人。独在道行者。谓无伴侣独在道行。犯众教罪。若与求寂女同去者。犯粗罪。与正学女同去。得恶作罪。
独渡河学处第九
  缘处同前。时众苾刍尼。游行人间。至阿市罗伐底河。舡在彼岸。时有苾刍尼名迦利迦。其夫先是舡师。尼曰。我入河浮往取舡来。便入河浮至中疲困。诸尼告曰迦利迦。勿怖勿怖。当须努力。其尼报言。我今力尽。几将欲死方得渡河。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同前集尼。问实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独浮渡河者。僧伽伐尸沙。
  苾刍尼者。谓迦利迦。或复余人。独浮渡河者。谓无伴侣独于河中浮水而过。犯众教罪。若缚筏渡者。得恶作罪。若与求寂女同渡者。犯窣吐罗底也。与正学女同渡者。得恶作罪。
度他妇女学处第十
  缘处同前。时胜光王有大军将。名能执剑。常出征伐。其妻在室。为欲情所恼。遂与外人交通。夫后归来闻知此事遂加鞭杖。虽受苦楚而不惩息。军将便念。我为国王降伏他邑令使调顺。如何己妻不能整肃。作是念已。便往白王。唯愿大王。与女人立制。若有不修妇德污染宪章者。罪当极法。王言。善事次于后时有将军女违斯国宪。夫与离别白王依法其女遂往告法官曰。我之一过幸愿相容。法官曰。此无容恕。女曰。必不免死请活七年。官云。不可。若不许者。如是乃至六五四三二一年中愿存活命。官云。不可。如是七月乃至一月放活。官云。不可。若尔幸留七日。官云。随意。既蒙许已作如是念。我活七日当必斩形。泣涕交流修诸福业。
  时吐罗难陀尼。于小食时执持衣钵入城乞食。至彼女家见其啼泣。报言。少女。因何心苦流泪而行施耶。答曰。我为自身死将不远。尼曰。勿作如是不吉祥言。女即行啼次第陈说。尼曰。若尔何不舍俗出家。答曰。谁复于我共相携接。尼曰。我与出家。女便礼足。报言。圣者。施我性命。吐罗难陀即与出家。执剑将军闻彼恶。女今已出家。遂作是语。岂可彼入无畏城耶。待七日满当断其命。尼闻是语。即将其女。为求朋扇。即往十二众尼处告言。此是某官人女。已归依佛。已归依法。今归汝等。次第向说。十二众曰。斯为善事。我今摄受。谁复敢言。若有辄来吾当自解。又将其女向大世主处。白言。圣者。当知此是某官人女。身心归依佛法僧宝。今来归依大世主足。彼问其故。即便具说。世主告言。姊妹。此无行人何所用为。吐罗难陀复将此女诣胜鬘夫人处。告言。夫人。此是某官人女。已归三宝。今归夫人。彼问其故。具说如前。夫人曰。此无行女何因辄度。与其出家斯成非法。此事已过。我为白王。既至王所具说其缘。王曰。此实非法。然是事难裁。若依法杀戮便伤佛教我招恶响。若今释放复损刑科。进退两途难为处断。即令使告执剑将军具说其事。将军覆奏。所立严令众并同知。如何此女王欲违制而释放耶。王曰。此宜放舍因制余人。将军闻已广作讥嫌。云何度此非法女人令出家也。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同前集尼问实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知他妇女作非法事。众人共嫌为夫所弃。并白王知度令出家。僧伽伐尸沙。
  尼谓吐罗难陀。或复余人。知谓自知。广说乃至如此之人不合出家。若有度者得众教罪。
索亡人物学处第十一
  缘处同前。于此城中有一长者其家巨富忽婴重疾久为医疗竟不瘳损。长者自知命不久存。遂广行檀施。供养沙门婆罗门贫穷孤寡。时吐罗难陀苾刍尼。于小食时着衣持钵。因乞食入其舍。告长者曰。愿尔无病比安隐不。长者白言。圣者。我于身命无希活心更无瘳损。所有家资行檀修福。尼曰贤首。我深随喜此是合宜。然我女人利养寡薄。舍施之次分惠少多。长者报言。我所有财皆已舍施。圣者何故先不早来。尼曰。使我从舍空手而出。是为损害。长者曰。圣者。更无余物欲何所为。尼曰贤首。必须多少共相济给。其时长者唯有他人负财契券。便即示尼。圣者。我于家中唯有此契若须可受。尼曰贤首。若与我自将去。即取其契。复告长者曰。
  由此施福故  心获妙庄严
  常受诸资具  得至无上乐
  长者言。圣者。彼负债人家缘贫弊不能总还。办得多少随意而取勿恼其人。尼曰贤首。我是出家人。岂不商度恼乱于他。此不合理。长者不久便即命终。尼闻死已捉负债人。于四衢路中共相牵拽。长者婆罗门见已讥嫌。云何苾刍尼依他死契牵拽债人。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缘同前集尼问实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依他旧契。自为己索亡人物者。僧伽伐尸沙。
  尼谓吐罗难陀或复余尼。依他旧契者。谓他人债契。自为己索亡人物者。谓他死后将契从索欲求入己若有索者得众教罪。无犯者为僧伽故以理追索。
辄作解举学处第十二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尼。名曰乱意。性怀嗔恚。常以恶言共相骂辱。时诸尼众悉皆嫌贱。彼出乞食。诸尼见无即便共集说其恶行。彼尼有女名曰寂静。既见诸人说母过恶。乞食来至悉皆向说。彼闻语已更发嗔心。于诸尼众粗语期刻。众皆寻问。谁作如是斗乱两边。知是寂静向母陈说。大众即与寂静。作舍置羯磨其女啼泣诣于母所。礼足言曰。诸尼与我。作舍置羯磨。乱意闻已忿怒倍增。作如是语。愿汝总与国人。作舍置羯磨。即将其女出向界外。为作解法。诸尼告言众为汝女作舍置羯磨。汝复何因界外为解。答曰。众强作法我解何过。问曰。汝于何处共谁作法。答曰。是我界外共人为解。尼曰。岂合如此作解法耶。答曰。从合不合我已作讫何忓汝事。尼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事同前集尼问实诃责。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知苾刍尼被苾刍尼众为作舍置羯磨。便出界外为作解法者。僧伽伐尸沙。
  尼为乱意。或复余尼。知苾刍尼者。谓是寂静。被尼众者。谓是如来声闻尼众。作舍置羯磨者。谓白四羯磨。便出界外为作解法者。谓解羯磨法。得众教罪此谓初犯。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尼辄作如是出界外作解举者。得众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