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小乘律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今此大士向谁家 除去贫穷与安乐
于胜上田下福种 能令果报无尽时
时王闻是某长者家大士受食。长者闻已便即归家。闻是家人与此大仙己分之食。即命使女告言能为斯事。从今已去任汝自活。所须用物随意而取。夫人告婢。汝所福分今可与我。彼不肯与。夫人怀嗔以杖打头。即便命过得生三十三天。才生天已。天堂宫殿光明赫弈无不照耀。是时帝释及四辅臣。见彼女人微妙端严容仪超绝。心皆迷乱。启帝释言。今此妙女极爱乐者当可与之。天帝释曰。谁不爱乐皆欲得取。尔时天帝而说颂曰。
我今情极迷 不辨方隅处
用心而守念 仅得且存身
是时天帝第一大臣复说颂曰。
天主犹安隐 对此说伽他
如闻大鼓声 欲乱亦如是
第二臣曰。
如杖击鼓时 唯打声转大
如瀑流漂木 欲乱亦如是
第三臣曰。
大水漂诸木 相交不暂停
毒蛇张目嗔 欲爱亦如是
第四臣曰。
仁等心安泰 能各说伽他
我今自不知 为死为是活
是时天帝及诸大臣。共相议曰。此臣由耽美色恐命将尽。宜以此女共相供侍。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大德甚为希有。以何因缘由彼颜容端正可爱。诸天迷乱皆说伽他。佛告诸苾刍。非但彼时令天惑乱而为美颂。乃往昔时亦复如是。由此女故城邑聚落诸少男子。皆于彼所而为歌咏。汝等谛听。往时于一聚落。长者有妻。颜容端正形仪超绝甚可爱乐。时五少年因至聚落见长者妻。情皆染着心并迷乱。令使告知私相求。及欲于某处共为交会。时此妇人报夫主曰。有诸少年共来求我。我当辱之。君当默住令彼羞赧报其使曰。可于夜闇向某处多根树上暂时相待。我当即至。其第一人令向树东枝上坐。次告第二人可向西枝。次第三人可于南枝。次第四人可在北枝。次第五人坐树中枝各不相知作此处分。诸人依语皆住树上。至晓相待妇人不来。其中一人而说颂曰。
日光今出现 农夫已向田
妄语既不来 可舍多根树
其第二人又说颂曰。
彼妙者定来 不应为妄语
何因此日光 急速而出现
第三人亦说颂曰。
日光已旭旦 农夫往田业
我等如愚羊 在树受寒冻
第四人复说颂曰。
今遭大苦恼 求他妇故然
我等共君迷 夜寒几冻死
第五人复说颂曰。
我不忧己身 一夜寒受苦
但愁迦啰树 枝枯不复生
于时有多根树神而说颂曰。
汝等但忧身 勿忧他外事
树损有生期 欲苦无停息
汝诸苾刍当知。耽欲之人有如是过。徒受辛苦事不遂心。是故勤求出离生死除欲过患。彼长者妻即妙贤是。由端正故能使帝释及诸天臣并聚落人心迷意乱。今复端严颜容姝妙甚可爱乐见者耽着。时诸苾刍复请世尊言。妙贤先作何业。于五百外道中而为出家。被他逼恼。佛告诸苾刍。彼先作业今还自受。广说如前。乃至说颂。
汝诸苾刍乃往古昔于婆罗痆斯城中。有一淫女。炫色活命。若得男子五百金钱。方共交会。时有五百同邑义人各送金钱。于淫女处请某芳园共为集会。淫女得钱往诣期处。路逢王子遂被留连不赴园所。彼五百人期时将过各怀忧恼。时有独觉性怀哀愍。受下卧具为上福田住空闲所。于小食时着衣持钵诣五百人所。时彼诸人见此大士身心寂然。各持美馔而为奉施。大士即便升空现诸神变。广说如余。乃至合掌发愿。我等今于最上福田而兴福业当获此报。彼恶淫女取钱不赴。各令我等心生忧恼。从彼在俗或复出家。愿我当来常相恼逼共行非法。汝诸苾刍于意云何。往时五百人者岂异人乎。今五百外道是。其淫女者即妙贤是。由此因缘彼虽出家。五百外道尚行恶逼。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妙贤先作何业。证阿罗汉果。复被未生怨王而为强逼行不净行。佛言。由昔愿力。大德。彼于谁处发斯愿耶。佛言。乃往昔时有一长者。娶妻经久竟无子息。长者念曰。此妻不生可别娶妇。迎第二妻。既至家中得新忘旧。轻贱前妻爱重后妇。前妻白夫我受五戒。夫见持戒情生敬重。后妇生嫉而作是念。作何方计令其破戒。遂将酒与夫饮之令醉引其入房。彼妇睡眠。夫便强逼共行非法。即于前妇极生恼恨。时有独觉。于小食时着衣持钵。入聚落中而行乞食至长者家。妻见独觉身心寂静持食奉施。独觉哀愍此女人故为现神变。妇人长跪合掌发愿。我今于上福田所作福业。使我当来纵此小妇证得神通。我愿强逼污其净行。汝等苾刍于意云何。昔时大妻者今未生怨王是。其小妇者今妙贤是。虽得阿罗汉果尚被他逼。
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大德。今此妙贤先作何业。由彼业力于世尊所而为出家。断诸烦恼证阿罗汉。于明了中得为第一。佛告诸苾刍。妙贤先自作业今还自受。广说如前。
汝等苾刍。乃往古昔人寿二万岁时。有迦摄波佛妙贤于彼而为出家。彼邬波驮耶是阿罗汉。利智神通最为第一。是时妙贤临终之日而发愿言。如我亲教师于迦摄波佛法中利智第一。愿我值彼大师释迦牟尼佛出现世时。得为出家亦授我记利智第一。汝诸苾刍于意云何。昔发愿尼者今妙贤是。由此因缘今得遇我利智第一。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具寿迦摄波曾作何业。由彼业故生富贵家受用丰足。颜貌端正人所乐观。已曾千度生赡部洲。如是东西北洲。一一各经千度受生。从四天王尽六欲天乃至光音天。各经千生。今遇世尊出家修行。断诸烦恼证阿罗汉。汝等苾刍。此迦摄波所造之业果报成熟。广说如前乃至果报还自受。汝等苾刍。乃往过去于婆罗痆斯。王名梵授。以法化世。去城不远有寂静处。花林郁茂甚可爱乐。有仙人居止深怀慈念。哀愍有情常求利益。俱与五百仙人居住于此。佛不在世独觉出现。常怀慈愍受下卧具为上福田。去仙不远作草庵住。是时大士于小食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便升虚空。王与臣佐朝集而住。遂见大士升于空中虔心顶礼。王问住处。严办好食持将奉施。每日三时往独觉所。时有童子依止仙住。而作是念今此大士苦行成就。每日三时国王参礼。作是念已。日亦三时诣独觉处。又于他日大士持钵往北拘卢洲。乞自然粳米饭满钵而还。香气普熏仙住林所。其仙童子至独觉所。白言大士。尊于何处得此食来。独觉报曰。从北拘卢洲。仙童闻已极生净信。请独觉言。唯愿大仙。哀愍我故明日受食。便受其请。时诸仙众皆食根果悉行求觅。唯留童子令看处所。于时童子晨朝早起。取稗米一升以乳煮熟。满盛一器将奉独觉。食已为现神变。具说如前。乃至合掌而发愿言。愿我福业所生之处得大富贵。容仪端正颜色雅丽众人乐观。从是之后千度已于赡部洲生。东西北洲各生千度。从四天王尽六欲天。乃至光音天各经千度。又愿得逢大师今获胜果。汝等应修勿为放逸。汝等苾刍于意云何。其仙童者岂异人乎。今大迦摄波是。由昔供养独觉发愿。所生之处大富多财尊胜豪贵。汝诸苾刍。由是义故我常宣说。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具寿大迦摄波先作何业。彼由业力。世尊记云。于佛教中少欲知足。乐住闲静常行杜多。最为第一。
佛告诸苾刍。迦摄波所造之业。果报成熟还须自受。汝等苾刍。过去人寿二万岁时。迦摄波佛出现于世。彼佛教中有人出家。其亲教师少欲知足。常行杜多乐住闲静。彼佛记为杜多第一。彼出家弟子临终之日。而发愿言。如我亲教师。于迦摄波佛法中。少欲知足乐住空闲杜多第一此佛授记。当来之世人寿百岁。有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值彼大师而为出家。亦授记我少欲知足杜多第一。汝等苾刍于意云何。迦摄波佛教中出家发正愿者。今迦摄波苾刍是。我亦说彼于我教中少欲知足杜多第一。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具寿大迦摄波先作何业。由斯业力。若有醉象见尊者时即便醒悟。佛告诸苾刍。此迦摄波五百生中常为出家。而不曾犯恶作之罪。由是因缘见者恭敬。摄前颂曰。
二人俱少欲 共修真梵行
常生富贵家 少欲最第一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第三
不与取学处第二
尔时薄伽梵。在王舍城迦兰铎迦池竹园中。广说法要。乃至世尊未为诸声闻尼制诸学处。有但尼迦苾刍尼犯盗与但尼迦苾刍所犯事。同时诸苾刍尼知是有主物。所有草木牛粪之类不与而取。时诸俗旅婆罗门等。共讥嫌言。此秃沙门尼。知是他物不与而取自充己用。与俗何异。谁能辍己持食施此秃尼。尼闻以事白诸苾刍。苾刍白佛。世尊以此因缘集诸尼众。见有利益知而故问诸苾刍尼曰。汝等实尔知是他物不与而取。白言是实。佛即诃责。此非沙门尼。非释迦女所应为事。我为十利制其学处。广说乃至我今为诸声闻苾刍尼。于毗奈耶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若在聚落若空闲处。他不与物以盗心取。如是盗时。若王若大臣。若捉若杀若缚驱摈若呵责言。咄女子汝是贼。痴无所知作如是盗。如是盗者。此苾刍尼亦得波罗市迦不应共住。
若复苾刍尼者。释义如上。若聚落者。谓墙栅内。空闲处谓墙栅外。他者。谓女男黄门半择迦。不与取者。谓无人授与。物谓金等。以盗心取者。谓他不与物贼心而取。如是盗时者。若五磨洒。或过五磨洒。若王。谓刹帝利若婆罗门若薜舍。若戍达罗。受刹帝利灌顶位者皆名为王。若有女人受灌顶位亦名为王。若大臣者。谓王辅相。为王筹议政事以自存活。捉者。谓执将来。杀者。谓断其命。缚者有三种缚。谓铁木绳。驱摈者。谓逐令出国。作如是诃责。咄女子汝是贼。汝痴无所知者。是轻毁言。若此者。指行盗人。苾刍尼。谓得苾刍尼性。云何苾刍尼性。谓受近圆。广说如上。波罗市迦者。是盗重罪极可厌恶。是可嫌贱不可爱乐。若人犯此罪时。亦才犯已。即非沙门女。非释迦女失苾刍尼性乖涅槃性。堕落崩倒被他所胜不可救济。如截多罗树头不能郁茂增长广大。名波罗市迦。不应共住者。此人不得与余苾刍尼而作共住。若褒洒陀。若随意事。单白白二白四羯磨。若十二种人羯磨。并不应差。由此故名不应共住。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总摄颂曰。
自取于地上 或在空中堕
毡乘及营田 输税并无足
旃荼罗世罗 总收于十事
内摄颂曰。
自取不与取 盗心他掌物
及作他物想 有三五不同
复有四四殊 并二五差别
斯皆据重物 随处事应知
有三种相。若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三。谓自取。或看取。或遣使取。云何自取谓自盗取。或自引取举离本处。云何看取。谓自看盗取。或自看引取举离本处。云何遣使取。谓自遣使取。或遣使引取举离本处。若苾刍尼以此三缘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
复有三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三。谓他不与体是重物。举离本处。云何不与取。曾无男女黄门授与其物。是谓不与取。云何体是重物。若满五磨洒。若过五磨洒。云何离本处。谓从此处移向余处。苾刍尼以此三缘。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
复有三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三。谓起盗心。兴方便。离本处。云何起盗心。谓有贼心欲盗他物。云何兴方便。若手若足而兴进趣离处等如前应知。
复有三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三。谓他所掌物体是重物。离本处。云何他所掌物。谓是重物若女男黄门摄为己有。是名他所掌物。重物离处如前应知。
复有三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三。他掌物想体是重物。离本处。云何他掌物想。若苾刍尼作如是念。此物是他女男等所掌作他物想。余如上说。
复有四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四。谓他所掌物。作他物想。是重物。离本处。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
复有四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四。谓有盗心。起方便。是重物。离本处余如上说。
复有四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四。是他所护作属己想。是重物举离处。何谓他所护。如人有重物安在器中。若自守护或令四兵而共防护。云何属己想。人有重物置箱器等。作属己想。此是我物。余如上说。
复有四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谓有守护无属己想。或无守护有属己想。重物离处。何谓有守护无属己想。如有盗贼破诸城邑逃窜林野。时守路人夺得彼物聚在一处。而守护之不执属己。何谓无守护有属己想。如有重物安箱器等。无人马等兵而为守护。有属己想不与而取。重物离处得罪同前。
复有五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云何为五。非己物想。非亲友想。非暂用想。取时不语。他有盗心。得波罗市迦。
复有五缘。苾刍尼无犯。云何为五。作己有想。亲友想。暂用想。取时语他。无盗心者无犯。
摄颂曰。
若在于地上 或时在器中
或复在场篅 田处诸根药
若苾刍尼。知他重物安在地上。所谓颈珠臂钏真珠璎珞诸庄严具。苾刍尼盗心起方便。从床座整衣而去。乃至未触着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移处。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是谓为盗。随时准价。若满五磨洒。得波罗市迦。不满五磨洒。得窣吐罗底也。若其地平一叚细滑。是谓一处。若地皮起。或复破裂。或为大缝。或时书字种种彩画。是谓异处。若槃器等一叚细滑。是谓一处。若有破。乃至彩画。是谓异处。若人重物安在场中。所谓颈珠乃至璎珞。苾刍尼盗心起方便。乃至未触着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移处。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是谓为盗。随时准价。若满五者得波罗市迦。若不满者得窣吐罗底也。若场上谷麦等平总为一色者。是谓一处。若谷麦等高下不平作种种色。是谓异处。若他重物安篅窖中。谓诸宝物璎珞之具。若苾刍尼起盗心兴方便。乃至未触着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移处。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满五。得根本罪。若不满者得窣吐罗底也。若人重物安在篅窖内。若篅窖中谷麦等。与口平满总为一色。是谓一处。若谷麦等不与口齐。高下不平作种种色。或复有木及席荐等为障隔者。是谓异处。若人田有诸根药。谓香附子黄姜白姜。及诸根药乌头等类。苾刍尼兴方便起盗心。乃至未触已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移处。得窣吐罗底也。若离本处满五得本罪。不满得窣吐罗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