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小乘律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所为布施者 必获其义利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
福能招乐果 所愿皆成就
疾得圆寂处 当证涅槃乐
勤修福德人 所有诸灾横
及以天魔众 皆不能侵恼
若发勇猛者 具圣慧能施
当尽苦海边 必得无为乐
尔时四天王及二商主。闻此颂已。甚生欣庆礼足而去。尔时世尊。持此石钵于尼连禅河岸。以水泥坛如法而食。食已还菩提树下。收钵洗足。以麨酪浆蜜性冷故尔时世尊患于风气。魔王见佛患冷风气。来诣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涅槃时至。何用久住于世。可早入涅槃。世尊知为魔王所恼。告言。汝罪魔王我未入涅槃。何以故。我未有声闻弟子聪明智慧。若有他问如法而答。善破异论广建正法。具足四部众。苾刍苾刍尼邬婆索迦邬婆斯迦。上天下界及诸十方。广知我法修诸梵行。悉皆了知。若未如此。我未入涅槃。魔王闻佛此语。心生懊恼隐身而去。释提桓因。见佛世尊患于风气。即往赡部树下。远有诃梨勒林。于其林中取色香美味具足者诃梨勒果。速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白佛言。我见世尊身患风气故。取诃梨勒果。今以奉施。若食此果风气即除。唯愿世尊受我此药。
尔时世尊。便受服之所患寻愈。尔时世尊所患既差。从菩提树下起。往牟枝磷陀龙王池边。坐一树下念三摩地。时此池中合有七日雨下。牟枝磷陀龙王。知七日雨下不绝。从池而出。以身绕佛七匝。引头覆佛头上。何以故。恐佛世尊冷热不调。诸蜂蝇等虫恼乱世尊。时此龙王。过七日中见雨止已。方解其身变作天身。顶礼世尊足白佛言。世尊。于此七日之中。颇安隐不。我身粗弊应无乱恼。愿见欢喜。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知足果安乐 多闻者知法
不害于众生 人间大慈悲
能除世欲乐 诸恶皆远离
我慢悉摧伏 斯人最安乐
佛说颂已。时彼龙王。顶礼世尊还本住处。
尔时世尊。复从池边还菩提树下。于草敷上端身结跏如法而坐。观十二缘生循环返覆。所谓此有彼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此灭故彼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尔时世尊。于七日间入三摩地已起。而说颂曰。
若此法能生 佛常在于定
若能知因法 彼义灭一切
若此法能生 佛常在于定
若能知因苦 彼义灭一切
若此法能生 佛常在于定
若能灭受尽 彼义灭一切
若此法能生 佛常在于定
若能灭缘尽 彼义灭一切
若此法能生 佛常在于定
若能灭诸漏 彼义灭一切
若此法能生 佛常在于定
普照于世间 如日在空里
若此法能生 佛常在于定
降伏诸魔军 佛能断钩锁
尔时世尊作是念已。我得甚深之法。难见能见难知能知。不可思惟难可思惟。其义微妙。唯有智者能知此法。若为他说。彼不能解。我法虚授徒自疲劳。益我愁恼。我今应独于寂静处我所见法安乐境界思惟而住。
尔时世尊如上思惟。止心住已不念说法。时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知佛心念即自思惟。此世间败坏诸众生等。于彼苦境不能解脱。今时如来应正遍知出现世间。难逢难遇如乌昙钵罗花。佛今出世。乐自寂静不念说法。我今应往请佛。作此念已。如大力士屈申臂顷。从梵天没至世尊前。顶礼佛足在一面立。即说颂曰。
快哉今此摩揭陀 而现未曾净妙法
于诸法中觉悟者 唯愿当开甘露门
世尊复以说伽他曰。
我所得法甚难遇 能令有海悉无余
少智愚人恒逆流 由欲牵缠镇漂没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六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于此世间有诸众生。或生或老。然其根性有上中下。利钝不同。形相端严性行调顺。少诸烦惑。亦少烦惑种类。由不听正法故。所解狭劣。世尊。如嗢钵罗花钵特摩花俱没陀花奔茶利迦花。并于水中或生或老。其花根性有上中下。一浮出水。一与水齐。一居水下。众生亦尔。于世间中或生或老。然诸根性有上中下。利钝不同。形相端严性行调顺。少诸烦惑。亦少烦惑种类。由不听正法故。所解狭劣。为是人故当说正法。时彼诸人闻说法宝。并皆悟解。
尔时世尊。闻是请已便作是念。我以佛眼观彼众生性差别不。作是念已。即以佛眼观见有情。或生或老。然其根性有上中下。利钝不同。形相端严性行调顺少诸烦惑。亦少烦惑种类。由不听正法故。所解狭劣。尔时世尊。即于有情起大悲心。而说颂曰。
若有于法深乐听 我即当开甘露门
如其讥慢自轻人 大梵我终不为说
尔时大梵天王。闻此颂已作如是念。佛于今者欲说正法。心生喜跃顶礼佛足。绕佛三匝勿然不现。时佛世尊复作是念。我于今者为谁先说。又作念言。有哥罗哥。往在因中曾为我师。及以种种供给。我当为彼先说正法。
尔时空中诸天白言。世尊。其哥罗哥。命终已来经今七日。世尊亦以佛眼。观知命终经其七日。复作念言。彼哥罗哥。不闻我法失大利益。若得闻法利益无边。又复念言。我今当为嗢达罗摩子说法。由于因中为第二师。种种供给我故为说。空中诸天亦白佛言。此嗢达罗摩子昨夜命过。佛亦观知昨夜命终。复作是念。彼不闻我法失大利益。若得闻法利益无边。尔时世尊便作是念。我欲先为何人说法。复作是念。应为彼五人先为说法。何以故。我昔苦行之时。彼等五人信心尊重承事供养。复作是念。彼等五人今何所在。尔时世尊超人天眼观察。乃见五人在波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见已从菩提树坐下而起。往诣迦施那国波罗痆斯城。乃路逢一外道。名为亲近。彼见世尊形容端严清净色相善好。问曰。具寿乔答摩。诸根端正清净颜容皮肤细滑。于何教师而得出家受谁法教。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我今不从师受业 亦无比类同于我
世间所应开觉者 唯我一人善能晓
一切通达超出世 而于诸法无所著
咸皆弃舍证解脱 自然觉悟不从师
既无有人类于我 所以自然觉一切
如来天人大导师 已证一切智力具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诣迦施那国波罗痆斯城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是时五人在彼林中。遥见世尊。各相谓言。共立一制。此沙门乔答摩。性多缓慢常为邪命断惑数退。彼今广餐美食。所谓酥蜜酪等。以酥油涂身香汤洗浴。彼乔答摩来至我所。我等不应起迎顶礼。亦莫唤坐。彼若坐时亦任远坐。立制才竟。如来渐渐近五人所。时彼五人。不胜如来威德尊重。从座而起。一人为如来安座。一人为如来取水。一人为如来安置洗足器。二人迎接为受三衣。善来乔答摩。可坐此座。世尊作是念。此愚痴人。共立章制而便自犯。作是念已就座而坐。五人供养。未知世尊得成正觉。心生轻慢。所有言说皆唤如来在俗名号。或唤乔答摩。或唤具寿。或唤种族。是时世尊。见毁呰已告五人曰。于如来处。莫唤俗姓乔答摩具寿种族名字。若如是毁呰如来者。失大利益。生生之处于长夜中而受苦恼。何以故。若复有人。频唤如来俗姓名号等。彼无智人。生生之处失大利益。常受苦恼。汝等应知。自今以去。于如来所莫唤俗姓。五人报曰。具寿乔答摩。汝先苦行。不得正觉智慧之法。亦复不见善安乐住。汝不可得。何谓今日破戒弃舍苦行。心不能定。痴狂心乱广受好食。所谓酥乳酪等。酥油涂身香水洗浴。一无苦行。如何乃言得成正觉。世尊报曰。汝愚痴人。不见如来前后相貌诸根差别。五人报曰。具寿乔答摩。如是相貌我见差别。尔时世尊告五人曰。出家之人不得亲近二种邪师。云何为二。一者乐着凡夫下劣俗法及耽乐淫欲处。二者自苦己身造诸过失。并非圣者所行之法。此二邪法。出家之人当须远离。我有处中之法。习行之者。当得清净之眼及大智慧。成等正觉寂静涅槃。何为处中法。所谓八圣道。云何为八。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尔时世尊。而为五人以决定心说如是教。时五人中。二人侍佛学法。三人晨时乞饭。还至本处充六人食。又于中后。三人侍佛学法。二人入村乞食。还至本处五人共餐。唯佛世尊不非时食。尔时世尊告五人曰。此苦圣谛法。我未曾闻。由如理作意精勤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集圣谛法。我未曾闻。由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灭圣谛法。我未曾闻。由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灭道圣谛法。我未曾闻。由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复告五人。此苦圣谛法。我未曾知。今当应知。由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集圣谛法。我未曾断。今当应断。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灭圣谛法。我未所证。今当应证。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灭道圣谛。我未修习今当应修。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圣谛。我已遍知。不复更知。先未曾闻。由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集圣谛。我已永断。更不复断。先未曾闻。由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灭圣谛。我已作证。更不复证。先未所证。由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此苦灭道圣谛。我已修习。先未所习。由如理作意精进力故。得净慧眼智明觉生。汝等五人当知。我先未得此四谛三转十二种。未生净眼智明觉。不能超过人天乃至梵界诸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未证解脱出离。不离颠倒。我不证无上正智。汝等当知。我自修习此四圣谛三转十二种。证已即生净眼智明。了达正觉。尔时我便超过人天魔梵界及世沙门婆罗门。于天人阿苏罗解脱。出离心所颠倒。我得于正智无上正觉。世尊说此法时。具寿憍陈如。证于无垢无尘法中得法眼净。及八万天众。于法中亦证法眼。
尔时世尊告憍陈如曰。汝证法已。答曰。世尊。我已证。佛复告曰。憍陈如。汝证法耶。答曰。善逝已证。佛言。具寿憍陈如。既遍证法。以是义故。号阿若憍陈如。尔时地行药叉众。闻世尊语。同发声言。仁者当知。此佛世尊。于波罗痆斯城仙人堕处施鹿林中。三转十二行法轮。非诸沙门婆罗门人天魔梵之所能转。令多人安乐故。令多人利益故。哀愍有情故。由是义故。天众增益苏罗损减。尔时空行药叉。闻地行声已。亦同发声。乃至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炎魔天睹史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及诸梵天。皆同时同刹那同腊婆同牟呼栗多发声。阿迦尼吒天闻是声已亦同言曰。仁者当知。此佛世尊。波罗痆斯城仙人堕处施鹿林中。三转十二行相法轮。非诸沙门婆罗门天人魔梵之所能转。为令多人得安乐故。为令多人得利益故。哀愍有情故。天众增长苏罗损减。世尊波罗痆斯城仙人堕处施鹿林中。三转十二行相法轮故。因号此法经及此地。名为转法轮处经。
尔时世尊复告四人曰。有四圣谛。云何为四。所谓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云何苦圣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乃至五取蕴苦。如此应知。修习八圣道。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云何名集圣谛。所谓爱欲更受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欣乐染爱。为舍离故。应修习八正道。云何灭圣谛。所谓爱欲更受后有。喜爱相应攀缘染着。为灭坏休息永没离欲见证故。修习八正道。云何道圣谛。所谓八圣道。应当修习。世尊说此四谛法时。阿若憍陈如。证诸漏尽心得解脱。四人于此法中。离诸尘垢证清净眼。尔时世间中有二应供。一是世尊。二是憍陈如。
尔时世尊复告四人曰。汝等当知。色无我。若色有我。不应生诸疾苦。能于色中。作如是色。不作如是色。是故汝等。知色无我故。生诸疾苦。不能作如是色。不作如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应知。尔时世尊复告四人曰。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答曰。大德。色是无常。告曰。色若无常者。为苦非苦。答曰。大德是苦。告曰。色若无常苦者。即是变坏。若多闻弟子者执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不。答曰。不也。世尊告曰。如是受想行识。为是常耶。为无常耶。答曰。大德。无常也。告曰。乃至识等无常者。为苦非苦。答曰。是苦。大德。告曰。识等无常苦者。即是变坏。若有多闻弟子。执色乃至识是我。我有识等。识等属我。我在识等中不。答曰。不也大德。告曰。是故当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近若远。如是诸色非我。非我所有。非属于我。我不在色。由如实遍知。应如是见。乃至受想行识亦如是见。汝等声闻弟子。具足多闻观五取蕴。离我我所。如是观已。知诸世间实无可取。无可取故不生怖畏。无怖畏故内证圆寂。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说此法时。彼四人等闻此法已。心得解脱证阿罗汉果。是时世间有六阿罗汉。佛为第一。
尔时佛在波罗痆斯城婆罗奈河边。时彼城中有长者子。名曰耶舍。于日日中。令奏女乐受五欲乐。身心疲倦即便眠卧。诸伎女等围绕而睡。尔时耶舍。中夜忽觉见诸伎女。九孔流溢种种不净。头发蓬乱衣服垢秽。手足繁闹呓言喧杂。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于今夜在尸林耶。心生惊怖起蹑宝履。其履价直百千两金。趋至门边大声叫唤。诸人当知苦来逼我。诸人当知苦来逼我。悲泣雨泪。时有非人。隐耶舍声不令人觉。即为开门。尔时耶舍。出至大门亦发大声。悲泣哽噎复作是言。诸人当知苦来逼我。时彼非人。隐耶舍声不令人觉。便为开门。尔时耶舍。出至城门如前叫唤。时彼非人亦为开门。尔时耶舍出城门已至婆罗奈河边。尔时世尊河边经行。耶舍见水如前叫唤。佛闻其声。告言童子。此处无畏。汝可渡来。于是耶舍脱留宝履。渡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