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比丘尼戒本

  若比丘尼语式叉摩那言。持衣来与我。我当与汝受具足戒。而不方便与受具足戒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不满一岁。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与人受具足戒已。经宿方往比丘僧中。与受具足戒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不病。不往受教授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半月。应往比丘僧中求教授。若不求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僧夏安居竟。应往比丘僧中说三事自恣见闻疑。若不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在无比丘处夏安居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僧伽蓝。不白而入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骂比丘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喜斗诤。不善忆持诤事。后嗔恚不喜。骂比丘尼众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身生痈及种种疮。不白众及余人。辄使男子破若裹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先受请。若足食已后。食饭麨干饭鱼及肉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于家生嫉妒心。波逸提。
  若比丘尼以香涂摩身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以胡麻滓。涂摩身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使比丘尼涂摩身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使式叉摩那涂摩身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使沙弥尼涂摩身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使白衣妇女涂摩身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着[袖-由+宁]髁衣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畜妇女庄严身具。除时因缘波逸提。
  若比丘尼着革屣持盖行。除时因缘波逸提。
  若比丘尼无病乘乘行。除时因缘波逸提。
  若比丘尼不着僧祇支入村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向暮至白衣家。先不被唤。波逸提。
  若比丘尼向暮开僧伽蓝门。不嘱授余比丘尼而出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日没开僧伽蓝门。不嘱授而出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不前安居。不后安居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知女人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与受具足戒。波逸提。
  若比丘尼知二形人。与受具足戒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知二道合者。与受具足戒波逸提。
  若比丘尼知有负债难病难与受具足戒。波逸提。
  若比丘尼学世俗伎术。以自活命。波逸提。
  若比丘尼。以世俗伎术。教授白衣。波逸提。
  若比丘尼被摈不去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欲问比丘义。先不求而问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知先住后至后至先住。欲恼彼故。在前经行若立若坐若卧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僧伽蓝内起塔。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见新受戒比丘。应起迎逆恭敬礼拜问讯请与坐。不者除因缘波逸提。
  若比丘尼为好故。摇身趋行者。波逸提。
  若比丘尼作妇女庄严。香涂摩身。波逸提。
  若比丘尼使外道女香涂摩身。波逸提。
  诸大姊。我已说一百七十八波逸提法。今问。
  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至三)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是八波罗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尼不病。乞酥食者。犯应忏悔可呵法。应向余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尼不病。乞油食者。犯应忏悔可呵法。应向余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尼不病。乞蜜食者。犯应忏悔可呵法。应向余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尼不病。乞黑石蜜食者。犯应忏悔可呵法。应向余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尼不病。乞乳食者。犯应忏悔可呵法。应向余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尼不病。乞酪食者。犯应忏悔可呵法。应向余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尼不病。乞鱼食者。犯应忏悔可呵法。应向余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尼不病。乞肉食者。犯应忏悔可呵法。应向余比丘尼说言。大姊。我犯可诃法所不应为。我今向大姊忏悔。是名悔过法。
  诸大姊。我已说八波罗提提舍尼法。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至三)
  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此众学戒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当齐整着涅槃僧应当学。
  当齐整着三衣应当学。
  不得反抄衣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白衣舍内蹲坐应当学。
  不得叉腰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叉腰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好覆身入白衣舍应当学。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静默入白衣舍应当学。
  静默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得戏笑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得戏笑行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用意受食应当学。
  平钵受食应当学。
  平钵受羹应当学。
  羹饭等食应当学。
  以次食应当学。
  不得挑钵中而食应当学。
  若比丘尼不病。不得自为己索羹饭。应当学。
  不得以饭覆羹更望得应当学。
  不得视比坐钵中食应当学。
  当系钵想食应当学。
  不得大抟饭食应当学。
  不得大张口待饭食应当学。
  不得含饭语应当学。
  不得抟饭遥掷口中应当学。
  不得遗落饭食应当学。
  不得颊食食应当学。
  不得嚼饭作声食应当学。
  不得大噏饭食应当学。
  不得舌舐食应当学。
  不得振手食应当学。
  不得手把散饭食应当学。
  不得污手捉饮器应当学。
  不得洗钵水弃白衣舍内应当学。
  不得生草叶上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
  不得净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应当学。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
  不得与反抄衣不恭敬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衣缠颈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覆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裹头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叉腰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着革屣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着木屐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为骑乘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在佛塔中止宿。除为守护故应当学。
  不得藏财物置佛塔中。除为坚牢故应当学。
  不得着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
  不得手捉革屣入佛塔中应当学。
  不得着革屣绕佛塔行应当学。
  不得着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
  不得手捉富罗入佛塔中应当学。
  不得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污地应当学。
  不得担死尸从塔下过应当学。
  不得塔下埋死尸应当学。
  不得在塔下烧死尸应当学。
  不得向佛塔烧死尸应当学。
  不得佛塔四边烧死尸使臭气来入应当学。
  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除浣染香薰应当学。
  不得佛塔下大小便应当学。
  不得向佛塔大小便应当学。
  不得绕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应当学。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处应当学。
  不得在佛塔下嚼杨枝应当学。
  不得向佛塔嚼杨枝应当学。
  不得佛塔四边嚼杨枝应当学。
  不得在佛塔下涕唾应当学。
  不得向佛塔涕唾应当学。
  不得塔四边涕唾应当学。
  不得向塔舒脚坐应当学。
  不得安佛塔在下房己在上房住应当学。
  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坐己在非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前己在后。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得携手在道行应当学。
  不得上树过人头。除时因缘应当学。
  不得络囊盛钵贯杖头着肩上而行应当学。
  人持杖不恭敬。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持鉾。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持盖。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诸大姊。我已说众学戒法。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
  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尼有诤事起。即应除灭。
  应与现前毗尼。当与现前毗尼。
  应与忆念毗尼。当与忆念毗尼。
  应与不痴毗尼。当与不痴毗尼。
  应与自言治。当与自言治。
  应与多人语。当与多人语。
  应与觅罪相。当与觅罪相。
  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
  诸大姊。我已说七灭诤法。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三说)
  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我已说戒经序。已说八波罗夷法。已说十七僧伽婆尸沙法。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说一百七十八波逸提法。已说八波罗提提舍尼法。已说众学戒法。已说七灭诤法。此是佛所说。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更有余佛法。是中皆共和合。应当学。
  忍辱第一道  佛说无为最
  出家恼他人  不名为沙门
  此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明眼人  能避险恶道
  世有聪明人  能远离诸恶
  此是尸弃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不谤亦不嫉  当奉持于戒
  饮食知止足  常乐在空闲
  心定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此是毗叶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譬如蜂采花  不坏色与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入聚然
  不违戾他事  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  若正若不正
  此是拘楼孙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心莫作放逸  圣法当勤学
  如是无忧愁  心定入涅槃
  此是拘那含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一切恶莫作  当奉行诸善
  自净其志意  是则诸佛教
  此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是戒经。
  善护于口言  自净其志意
  身莫作诸恶  此三业道净
  能得如是行  是大仙人道
  此是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诸比丘尼。自为乐法乐沙门者。有惭有愧乐学戒者。当于中学。
  明人能护戒  能得三种乐
  名誉及利养  死得生天上
  当观如是处  有智勤护戒
  戒净有智慧  便得第一道
  如过去诸佛  及以未来者
  现在诸世尊  能胜一切忧
  皆共尊敬戒  此是诸佛法
  若有自为身  欲求于佛道
  当尊重正法  此是诸佛教
  七佛为世尊  灭除诸结使
  说是七戒经  诸缚得解脱
  已入于涅槃  诸戏永灭尽
  尊行大仙说  圣贤称誉戒
  弟子之所行  入寂灭涅槃
  世尊涅槃时  兴起于大悲
  集诸比丘众  与如是教诫
  莫谓我涅槃  净行者无护
  我今说戒经  亦善说毗尼
  我虽般涅槃  当视如世尊
  此经久住世  佛法得炽盛
  以是炽盛故  得入于涅槃
  若不持此戒  如所应布萨
  喻如日没时  世界皆闇冥
  当护持是戒  如[犛-未+牙]牛爱尾
  和合一处坐  如佛之所说
  我已说戒经  众僧布萨竟
  我今说戒经  所说诸功德
  施一切众生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