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小乘律
- 四分律藏
四分律藏
第二分一百七十八单提法之一
尔时婆伽婆。在释翅搜迦维罗卫国尼俱律园中。时世尊以此因缘集诸比丘告言。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
若比丘尼。故妄语者。波逸提(一)。
若比丘尼。毁呰语波逸提(二)。
若比丘尼。两舌语波逸提(三)。
若比丘尼。与男子同室宿者。波逸提(四)。
若比丘尼。共未受戒女人同一室宿。若过三宿。波逸提(五)。
若比丘尼。与未受具戒人共诵法者。波逸提(六)。
若比丘尼。知他有粗恶罪。向未受大戒人说。除僧羯磨波逸提(七)。
若比丘尼。向未受大戒人说过人法言。我知是我见是。实者波逸提(八)。
若比丘尼。与男子说法过五六语。除有智女人波逸提(九)。
若比丘尼。自掘地若教人掘。波逸提(十)。
若比丘尼。坏鬼神村波逸提(十一)。
若比丘尼。妄作异语恼他者。波逸提(十二)。
若比丘尼。嫌骂者波逸提(十三)。
若比丘尼。取僧绳床若木床若卧具坐褥。露地自敷若教人敷舍去。不自举不教人举。波逸提(十四)。
若比丘尼。于僧房中取僧卧具。自敷若教人敷。在中若坐若卧。从彼处舍去。不自举不教人举者。波逸提(十五)。
若比丘尼。知比丘尼先住处。后来于中间。敷卧具止宿。念言。彼若嫌迮者。自当避我去。作如是因缘非余非威仪。波逸提(十六)。
若比丘尼。嗔他比丘尼不喜。众僧房中自牵出。若教人索出者。波逸提(十七)。
若比丘尼。若在重阁上。脱脚绳床若木床。若坐若卧。波逸提(十八)。
若比丘尼。知水有虫。自用浇泥若草。若教人浇者。波逸提(十九)。
若比丘尼。作大房户扉窗牖及余庄饰具。指授覆苫齐二三节。若过者波逸提(二十)。
若比丘尼。施一食处。无病比丘尼应一食。若过受者波逸提(二十一)。
若比丘尼。别众食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病时作衣时。若施衣时行道时船上时大会时沙门施食时。此是时(二十二)。
若比丘尼。至檀越家殷勤请与饼麨食比丘尼欲须者二三钵应受。持至寺内分与余比丘尼食。若比丘尼无病过三钵受。持至寺中不分与余比丘尼食者波逸提(二十三)。
若比丘尼。非时食者波逸提(二十四)。
若比丘尼。残宿食啖。波逸提(二十五)。
若比丘尼。不受食及药。着口中除水杨枝。波逸提(二十六)。
若比丘尼。先受请已。若前食后食行诣余家。不嘱余比丘尼。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病时作衣时施衣时。此是时(二十七)。
若比丘尼。食家中有宝。强安坐者。波逸提(二十八)。
若比丘尼。食家中有宝。在屏处坐者。波逸提(二十九)。
若比丘尼。独与男子露地一处共坐者。波逸提(三十)。
若比丘尼。语比丘尼。如是言。大姊。共汝至聚落当与汝食。彼比丘尼。竟不教与是比丘尼食。如是言。大姊去。我与汝一处共坐共语不乐。我独坐独语乐。以是因缘非余方便遣去。波逸提(三十一)。
若比丘尼。四月与药。无病比丘尼应受。若过受。除常请更请分请尽形请。波逸提(三十二)。
若比丘尼。往观军阵。除时因缘。波逸提(三十三)。
若比丘尼。有因缘至军中。若二宿三宿。过者波逸提(三十四)。
若比丘尼。军中若二宿三宿。或时观军阵斗战。若观游军象马势力。波逸提(三十五)。
若比丘尼。饮酒波逸提(三十六)。
若比丘尼。水泥中戏者。波逸提(三十七)。
若比丘尼。以指击擽他比丘尼者。波逸提(三十八)。
若比丘尼。不受谏者。波逸提(三十九)。
若比丘尼。恐他比丘尼者。波逸提(四十)。
若比丘尼。半月洗浴。无病比丘尼应受。若过受。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热时病时作时大风时雨时远行来时。此是时(四十一)。
若比丘尼。无病为炙故露地然火。若教人然。除余时波逸提(四十二)。
若比丘尼。藏比丘尼若钵若衣若坐具针筒。自藏教人藏。下至戏笑。波逸提(四十三)。
四分律藏卷第二十五
第二分一百七十八单提法之二
若比丘尼。净施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衣。后不问主取著者。波逸提(四十四)。
若比丘尼得新衣。当作三种染坏色青黑木兰。若比丘尼得新衣。不作三种染坏色青黑木兰。新衣持者波逸提(四十五)。
若比丘尼。故断畜生命者。波逸提(四十六)。
若比丘尼。知水有虫。饮者波逸提(四十七)。
若比丘尼。故恼他比丘尼。乃至少时不乐。波逸提(四十八)。
若比丘尼。知比丘尼有粗罪。覆藏者波逸提(四十九)。
若比丘尼。知诤事如法忏悔已。后更发举者波逸提(五十)。
若比丘尼。知是贼伴。共一道行。乃至一聚落。波逸提(五十一)。
若比丘尼。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是障道法。彼比丘尼谏此比丘尼言。大姊。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犯淫者是障道法。彼比丘尼谏此比丘尼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尼乃至三谏。令舍是事。乃至三谏时。舍者善。不舍者波逸提(五十二)。
若比丘尼。知如是语人未作法如是恶邪不舍。若畜同一羯磨同一止宿。波逸提(五十三)。
若沙弥尼如是言。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尼谏此沙弥尼言。汝莫作是语。莫诽谤世尊。诽谤世尊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尼。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犯淫欲者是障道法。彼比丘尼谏此沙弥尼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尼应乃至三呵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时若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尼应语是沙弥尼言。汝自今已去非佛弟子。不得随余比丘尼。如诸沙弥尼得与比丘尼二宿。汝今无是事。汝去灭去不须此中住。若比丘尼知如是摈沙弥尼。若畜共同止宿。波逸提(五十四)。
若比丘尼。如法谏时。作如是语。我今不学是戒。乃至问有智慧持律者当难问。波逸提。若为求解应难问(五十五)。
若比丘尼。说戒时如是语。大姊。用说是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毁戒故。波逸提(五十六)。
若比丘尼。说戒时作如是语。大姊。我今始知是戒半月半月说戒经来。余比丘尼知是比丘尼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彼比丘尼无知无解。若犯罪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法。大姊。汝无利得不善。汝说戒时。不用心念不一心摄耳听法。彼无知故。波逸提(五十七)。
若比丘尼。共同羯磨已后作如是说。诸比丘尼随亲厚以众僧物与者。波逸提(五十八)。
若比丘尼。僧断事时不与欲而起去者。波逸提(五十九)。
若比丘尼。与欲竟后更呵。波逸提(六十)。
若比丘尼。比丘尼共斗诤。后听此语已欲向彼说。波逸提(六十一)。
若比丘尼。嗔恚故不喜。打彼比丘尼者。波逸提(六十二)。
若比丘尼。嗔恚故不喜。以手搏比丘尼者。波逸提(六十三)。
若比丘尼。嗔恚故不喜。以无根僧伽婆尸沙法谤者。波逸提(六十四)。
若比丘尼。刹利水浇头王。王未出未藏宝。若入宫过门阈者。波逸提(六十五)。
若比丘尼。捉宝及宝庄饰。自捉若教人捉。除僧伽蓝中及寄宿处。波逸提。若僧伽蓝中若寄宿处。若宝若以宝庄饰。自捉若教人捉。若识者当取。如是因缘非余(六十六)。
若比丘尼。非时入聚落。又不嘱比丘尼。波逸提(六十七)。
若比丘尼。作绳床若木床。足应高佛八指。除入陛孔上。若截竟过者。波逸提(六十八)。
若比丘尼。持兜罗绵贮。作绳床木床若卧具坐具。波逸提(六十九)。
尔时婆伽婆。在毗舍离猕猴江侧高阁堂上。时异处有蒜园。偷罗难陀比丘尼去园不远而行。园主问言。阿姨欲须蒜耶。报言须蒜。即时蒜与。此比丘尼得蒜已。后数数复往去。彼不远而行。其人见已复语言。阿姨更须蒜耶。报言须。我若得蒜便能食。即复与蒜。与蒜已敕守园人言。从今日给比丘尼人各五枚蒜。时园主留一人守园。自持蒜诣毗舍离卖。偷罗难陀比丘尼还至僧伽蓝中。语诸比丘尼言。汝等知不。某处某甲檀越。日给比丘尼人各五枚蒜。可往迎取。时偷罗难陀。将沙弥尼式叉摩那即往蒜园。问守蒜人言。园主何处。报言。诣毗舍离卖蒜。时守蒜人言。何故问耶。答言。园主日给比丘尼人各五枚蒜。今可与我。守蒜人言。小住。须园主来。我不得自在。我正可守视而已耳。比丘尼语言。大家见施奴不肯与。偷罗难陀。即敕沙弥尼拔取蒜。数知多少。此与上座次座和上阿阇梨。此与同和上同阿阇梨亲厚知识。此今日食。此明日食。此后日食。即时现园蒜取尽。蒜主还见蒜尽。问守园者言。蒜何故尽。答言大家。先信乐故。日给比丘尼僧人各五枚蒜。向有沙弥尼式叉摩那来至我所语我言。蒜主今为所在。我答言。入毗舍离卖蒜。我问言何故问。答我言。蒜主日与我人各五枚蒜。今可与我。我答言。小住。待园主还。我正守视而已耳。不得自由。比丘尼言。大家与我蒜。而奴不肯与我。时即敕沙弥尼拔取蒜已。数知多少言。此与上座。此与次座。此与和上。此与阿阇梨。此与同和上同阿阇梨。此与亲厚知识。此今日食。此明日食。此后日食。并复并啖。以是故园蒜都尽耳。园主即讥嫌言。此比丘尼无有惭愧。受无厌足。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正使檀越施与。犹应知足。况不见主而取尽。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偷罗难陀比丘尼。汝等云何。尽拔取他蒜并并啖持去不留遗余。时诸比丘尼往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偷罗难陀比丘尼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不见主拔取他蒜尽。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往昔有一婆罗门。年百二十形体羸瘦。此婆罗门妇端政无比多生男女。此婆罗门系心其妇及诸男女。初不舍离。以此爱着情笃遂至命终。便生雁中其身毛羽尽为金色。以前福因缘故自识宿命。内白思惟。我当以何等方便养活此男女使不贫苦。日日来至其家日落一金羽而去。男女得之便自思惟。以何因缘此雁王日来落一金羽与我而去。我等宁可伺其来时方便捉之尽取金羽。如其所谋。即捉拔取金羽。取已即更生白羽。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婆罗门死为雁者。岂异人乎莫作异观。即园主是。其端政妇多生男女者。即偷罗难陀比丘尼是。男女者。即式叉摩那沙弥尼等是。以本贪爱故令金羽尽。更生白羽。今复爱故令蒜尽。更得贫穷。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偷罗难陀比丘尼已告诸比丘。此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啖蒜者波逸提。比丘尼义如上。若比丘尼啖生蒜熟蒜若杂蒜者咽咽波逸提。比丘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不犯者。或有如是病。以饼裹蒜食。若余药所不治。唯须服蒜差听服。若涂疮不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竟)。
尔时婆伽婆在舍卫国。时偷罗难陀比丘尼剃三处毛。往诣檀越家在妇女前就座而坐。不自覆身露其形体。时彼妇女见已语言。阿姨共洗浴来。答言且止。便为得供养已。复语言但来共浴。答言我不须洗浴。时诸妇女即强脱衣见其剃处。即语言。阿姨。世人所以剃毛者为欲事。阿姨以何故剃之。偷罗难陀答言。我从俗已来习此法不但今也。时诸居士妇女即讥嫌言。比丘尼不知惭愧习不净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乃剃三处毛。犹如淫女贼女。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偷罗难陀言。汝云何乃剃三处毛。诸比丘尼往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偷罗难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偷罗难陀乃剃三处毛。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偷罗难陀已告诸比丘。此偷罗难陀比丘尼。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剃三处毛者波逸提。比丘尼义如上。三处毛者。大小便处及腋下。若比丘尼剃三处毛。一动刀一波逸提。若拔若揃灭若烧。一切突吉罗。比丘偷罗遮。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不犯者。或有如是病。若有疮须剃去着药或为强力者所执不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一)。
尔时婆伽婆。在释翅搜迦维罗卫尼俱律园中。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女人身臭秽不净。说是语已。即礼佛足绕三匝而去。时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告诸比丘。自今已去听诸比丘尼以水作净。时偷罗难陀闻此制已。即以水作净。欲心内指水道中。指深爪伤内。血出污身衣卧具。诸比丘尼即问言。何所患苦。即具说因缘。时诸比丘尼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偷罗难陀比丘尼。云何水作净。乃以指内水道中伤内血出污身衣及污卧具。诸比丘尼往白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偷罗难陀比丘尼。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以水作净。以欲心内指爪深伤内血出污身衣及卧具。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偷罗难陀已告诸比丘。此偷罗难陀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尼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尼以水作净。应齐两指各一节。若过者波逸提。比丘尼义如上。水作净者以水洗内。彼比丘尼。以水作净。内两指各一节。过者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不犯者。若齐两指各一节。若减一节。或有如是病。或内有草。或内有虫挽出不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