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苏迷卢。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间。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坏。即此世界有其三种。一小千界。谓千日月乃至梵世总摄为一。二中千界。谓千小千。三大千界。谓千中千。合此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四方上下无边无际三千世界正坏正成。犹如天雨注如车轴无间无断。其水连注堕诸方分。如是世界遍诸方分。无边无际正坏正成。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如来于中现成正觉。于无边世界施作佛事。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谓那洛迦傍生饿鬼人天及四生可得。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复有六种依持。复有十种时分。谓时年月半月日夜刹那怛刹那腊缚目呼剌多。复有七摄受事。复有十种身资具。复有十种受欲者。此如中阿笈摩说。复有八数随行。复有八世法。谓得不得若誉若毁称讥苦乐。复有三品。谓怨亲中。复有三种世事。复有三种语言。复有二十二种发愤。复有六十二种有情之类。又有八位。复有四种入胎。复有四种威仪。复有六种活命。复有六种守护。复有七种苦。复有七种慢。复有七种憍。复有四种言说。复有众多言说句。
  云何那落迦趣。谓种果所摄。那洛迦诸蕴。及顺那洛迦受业。如那洛迦趣。如是傍生饿鬼人天。如其所应尽当知。云何卵生。谓诸有情破[穀-禾+卵]而出。彼复云何。如鹅雁孔雀鹦鹉舍利鸟等。云何胎生。谓诸有情胎所缠裹。剖胎而出。彼复云何。如象马牛驴等。云何湿生。谓诸有情随因一种湿气而生。彼复云何。如虫蝎飞蛾等。云何化生。谓诸有情业增上故。具足六处而生。或复不具。彼复云何。如天那洛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
  云何六种依持。一建立依持。谓最下风轮及水轮地轮。令诸有情不坠下故起。是名依持。二藏覆依持。谓屋宇等。为诸有情离流漏等所损故起。是名依持。彼屋宇等略有三种。或由造作。或不由造作。或宫殿化起。三丰稔依持。为诸有情段食故起。是名依持。四安隐依持。为诸有情离刀仗等所害故起。是名依持。五日月依持。为诸有情见色故起。是名依持。六食依持。谓四食。一段食。二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为诸有情任持身故起。是名依持。云何七种摄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仆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七库藏事。云何十种身资具。一食二饮。三乘四衣。五庄严具。六歌笑舞乐。七香鬘涂末。八什物之具。九照明。十男女受行。
  云何八数随行。谓诸世间数数随所行事。一蔽覆事。二莹饰身事。三威仪易夺事。四饮食事。五睡眠事。六交会事。七属彼勤劬事。八属彼言说事。
  云何三种世事。一语言谈论更相庆慰事。二嫁娶宾主更相饮啖事。三于起作种种事中更相营助事。
  云何三种语言。谓有法语言。无法语言。及余语言。有法语言者。谓宣说厌舍离诸缠盖趣可爱乐等。广说如经。无法语言者。谓染污心说饮食等。余语言者。谓无记心所起言说。
  云何二十二种发愤。一伪斗。二伪称。三伪函。四邪业方便。五拒斗。六轻调。七违反。八诤讼。九骂詈。十忿怒。十一诃责。十二迫胁。十三捶打。十四杀害。十五系缚。十六禁闭。十七割截。十八驱摈。十九谄曲。二十矫诳。二十一陷逗。二十二妄语。
  云何六十二种有情之类。一那洛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刹帝利七婆罗门。八吠舍。九戍陀罗。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仪。二十一不律仪。二十二非律仪非不律仪。二十三离欲。二十四未离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刍。二十九苾刍尼。三十正学。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习断者。三十六习诵者。三十七净施人。三十八宿长。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轨范师。四十二亲教师。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四十四宾客。四十五营僧事者。四十六贪利养恭敬者。四十七厌舍者。四十八多闻者。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随法行者。五十一持经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论者。五十四异生。五十五见谛。五十六有学。五十七无学。五十八声闻。五十九独觉。六十菩萨。六十一如来。六十二转轮王。此转轮王复有四种。或王一洲。或二三四。王一洲者有铁轮应。王二洲者有铜轮应。王三洲者有银轮应。王四洲者有金轮应。云何八位。谓处胎位。出生位。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处胎位者。谓羯罗蓝等。出生位者。谓从此后乃至耄熟。婴孩位者。谓乃至未能游行嬉戏。童子位者。谓能为彼事。少年位者。谓能受用欲尘乃至三十。中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五十。老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七十。从此以上名耄熟位。云何四种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谓轮王。二谓独觉。三谓菩萨。四谓所余有情。
  云何六种活命。一营农。二商贾。三牧牛。四事王。五习学书算计数及印。六习学所余工巧业处。
  云何六种守护。谓象军马军车军步军藏力友力。
  云何七种苦。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云何七种慢。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云何七种憍。谓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性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
  云何四种言说。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色。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见言说。依闻言说者。谓从他闻。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闻言说。依觉言说者。谓不见不闻。但自思惟称量观察。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觉言说。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是名依知言说。
  云何众多言说句。谓即此亦名释词句。亦名戏论句。亦名摄义句。如是等类众多差别。又诸字母能摄诸义。当知亦名众多言说句。彼复云何。所谓地根境法。补特伽罗自性差别。作用自他有无。问答取与。正性邪性句。又有听制功德过失得不得毁誉苦乐称讥坚妙智退沈量助伴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句。
  又有七言论句。此即七例句。谓补卢沙。补卢衫。补卢崽拏。补卢沙耶。补卢沙[多  頁]。补卢杀娑。补卢铩。如是等。复有施设教敕标相静息表了轨则安立积集决定配属惊骇初中后句。族姓等。立宗言说成办受用寻求守护羞耻怜愍堪忍怖畏简择句。又有父母妻子等一切所摄资具。应当广说。及生老等乃至所求不得。愁叹少年无病长寿爱会怨离所欲随应若不随应。往来顾视若屈若申。行住坐卧警悟语默解睡解劳句。又有饮啖咀味。串习不串习。放逸不放逸。广略增减。寻伺烦恼随烦恼。戏论离戏论。力劣所成能成。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相似不相似句。又有杂糅共有现见不现见隐显句。又有能作所作法律世事资产真妄利益非利益骨体疑虑惊怪句。又有怯弱无畏显了不显了杀害系缚禁闭割截驱摈句。又有骂詈忿怒捶打迫胁诃责烧烂燥暑。摧伏浑浊圣教随逐比度句。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复次即前所说自性。乃至业等五事当知。皆由三处所摄。谓由色聚故。心心所品故。及无为故。除余假有法。今当先说色聚诸法。问一切法生。皆从自种而起。云何说诸大种能生所造色耶。云何造色依彼。彼所建立。彼所任持。彼所长养耶。答由一切内外大种又所造色种子皆悉依附内相续心。乃至诸大种子未生诸大以来。造色种子终不能生。造色要由彼生。造色方从自种子生。是故说彼能生造色。要由彼生为前导故。由此道理。说诸大种为彼生因。云何造色依于彼耶。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故。云何彼所建立。由大种损益。彼同安危故。云何彼所任持。由随大种等量不坏故。云何彼所长养。由因饮食睡眠修习梵行三摩地等依彼造色倍复增广。故说大种为彼养因。如是诸大种望所造色。有五种作用应知。
  复次于色聚中。曾无极微生。若从自种生时唯聚集生。或细或中或大。又非极微集成色聚。但由觉慧分折诸色极量边际。分别假立以为极微。又色聚亦有方分。极微亦有方分。然色聚有分非极微。何以故。由极微即是分。此是聚色所有非极微。复有余极微。是故极微非有分。又不相离有二种。一同处不相离。谓大种极微与色香味触等。于无根处有离根者。于有根处有有根者。是名同处不相离。二和杂不相离。谓即此大种极微与余聚集能造所造色处俱故。是名和杂不相离。又此遍满聚色。应知如种种物石磨为末以水和合互不相离。非如胡麻绿豆粟稗等聚。又一切所造色。皆即依止大种处。不过大种处量乃至大种所据处所。诸所造色还即据此。由此因缘说所造色依于大种。即以此义说诸大种名为大种。由此大种其性大故为种生故。
  复次于诸色聚中。略有十四种事。谓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及眼等五根。除唯意所行色。一切色聚。有色诸根所摄者。有一切。如所说事界。如有色诸根所摄聚。如是有色诸根所依大种所摄聚亦尔。所余色聚除有色诸根唯有余界。又约相摄有十四事。即由相摄施设事极微。若约界摄。随于此聚有尔所界。即说此聚尔所事摄。若约不相离摄。或内或外所有诸聚。随于此聚中。乃至有尔所法相可得。即说此聚尔所事摄应知。所以者何。或有聚中唯一大种可得。如石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璧玉珊瑚等中。或池沼沟渠江河等中。或火焰灯烛等中。或四方风轮有尘无尘风等中。或有聚中二大种可得。如雪湿树叶花果等中。或热末尼等中。或有聚中三大种可得。如即热树等中。或动摇中。或有聚中四大种可得。谓于内色聚中。如薄伽梵说。于各别内身。若发毛等乃至粪秽是内地界。若小便等是内水界。若于身中所有暖等是内火界。若上行等风是内风界。如是若于此聚。彼相可得说彼相为有。若不可得说彼相为无。复次声于一切色聚中界故说有。相即不定。由现在方便生故。风有二种。谓恒相续又不恒相续。恒相续者。谓于彼彼聚有恒旋转风。不恒相续者。谓旋风及空行风。又闇色明色。说名空界及孔隙。又诸闇色恒相续者。谓世界中间。不恒相续者。谓于余处加是。明色恒相续者。谓于自然光明天中。不恒相续者。谓于余处。又明闇色。谓于显色增聚应知。又由依止色聚种子功能故若遇相似缘时。或小聚无间大聚生。或大聚无间小聚生。由此因缘施设诸聚有增有减。如经言。若坚坚摄近摄非近摄执受乃至广说。坚云何谓地。坚摄云何谓彼种子。又坚者即彼界坚。摄者谓发毛等或土块等。近摄云何谓有执受。执受云何谓内所摄。非近摄云何谓无执受。无执受云何谓外所摄。又心心所。所执种子名近摄名执受。与此相违名非近摄名非执受。又随逐自身故名近摄。执受如前说。如是水等界如理应知。又于一切色聚中。一切时具有一切大种界。如世间现见干薪等物钻即火生。击石等亦尔。又铜铁金银等极火所烧即销为水。从月爱珠水便流出。又得神通者。由心胜解力。变大地等成金银等。又色聚有三种流转。一者长养。二者等流。三者异熟生。长养有二种。一处遍满长养。二相增盛长养。等流有四种。一长养等流。二异熟等流。三变异等流。四自性等流。异熟生有二种。一异熟体生名异熟生。二从异熟生名异熟生。又诸色聚略说依六处转。谓建立处。覆藏处。资具处。根所依处。根处。三摩地所行处。
  复次于心心所品中。有心可得及五十三心所可得。谓作意等。乃至寻伺为后边如前说。问如是诸心所。几依一切处。心生一切地一切时一切耶。答五谓作意等。思为后边。几依一切处。心生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亦五。谓欲等。慧为后边。几唯依善非一切处。心生然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谓信等。不害为后边。几唯依染污非一切处。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谓贪等。不正知为后边。几依一切处。心生非一切地非一切时非一切耶。答谓恶作等。伺为后边。复次根不坏。境界现前能生作意正起。尔时从彼识乃得生。云何根不坏。谓有二种因。一不灭坏故。二不羸劣故。云何境界现前。谓或由所依处故。或由自性故。或由方故。或由时故。或由显了不显了故。或由全分及一分故。若四种障所不障碍亦非极远。谓覆蔽障。隐没障。映夺障。幻惑障。极远有二种。谓处所极远。损减极远。云何能生作意正起。由四因故。一由欲力。二由念力。三由境界力。四由数习力。云何由欲力。谓若于是处心有爱着。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云何由念力。谓若于彼已善取其相已极作想。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云何由境界力。谓若彼境界或极广大。或极可意正现在前。心则于彼多作意生。云何由数习力。若于彼境界。已极串习已极谙悉。心即于彼多作意生。若异此者。应于一所缘境唯一作意一切时生。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若不散乱。必定意识中第二决定心生。由此寻求决定二意识故。分别境界。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谓分别故。又先所引故。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在五识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由此道理说眼等识随意识转。如经言。起一心若众多心。云何安立此一心耶。谓世俗言说一心刹那非生起刹那。云何世俗言说一心刹那。谓一处为依止。于一境界事。有尔所了别生。总尔所时名一心刹那。又相似相续亦说名一。与第二念极相似故。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唯缘过去境。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或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若此即缘彼境生。又识能了别事之总相。即此所未了别所了境相。能了别者说名作意。即此可意不可意俱相违相。由触了别。即此摄受损害俱相违相。由受了别。即此言说因相。由想了别。即此邪正俱相违行因相。由思了别。是故说彼作意等思为后边。名心所有法遍一切处一切地一切时一切生。作意云何谓心回转。触云何谓三和合。受云何谓领纳。想云何谓了像。思云何谓心造作。欲云何谓于可乐事。随彼彼行欲有所作性。胜解云何谓于决定事。随彼彼行印可随顺性。念云何谓于串习事。随彼彼行明了记忆性。三摩地云何谓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审虑所依心一境性。慧云何谓即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简择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理所引。或由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