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论
- 摄大乘论二译
摄大乘论二译
菩萨净心 离诸五识 离余转事
心云何作 对治回转 无量不成
因果分别 彼灭应顺 离子非事
若取转事 彼事二无 转事不成
何者。复此阿犁耶识差别事略有三种。及四种应知。是中三种者。以三种习差别故。一言说习差别。二身见习差别。三因缘习差别。四种习差别。一取时差别。二报差别。三念事差别。四相差别。是中取时差别者。所有诸习生彼无故。行缘识及取缘有不成。是中报差别者。所有行有缘故。诸道受报彼无故。无子后生。诸法生事不成。念事差别者。所有彼意我相念事。彼意无己身念取事不成。是中相差别者。所有彼同相不同相。离受生种子相同。受生种子相同。所有器世间。种子不同者。所有内入种子。所有同者。彼离受生种子对治生。不同者。障灭。及同者。他所妄想分别取见净。诸行人一事中种种信如种见得。是中偈。
难灭证缚 说为同事 行人乱心
自念外坏 净不相违 真实见净
佛戒清净 诸佛见净
所有不同彼同受生种子。彼无故。器世间众生世间顺胜事不成。复粗涩相安相。粗涩相者。所有烦恼及使种子。安相者。有漏善法种子。彼无故报作不作胜身中不成。复受不受相。受相者。所有熟报善不善种子。不受相者。所有言道习种子。无量分别顺种子故。彼无者作不作善恶业得时不受用义不成。新语言习生事不成。复喻相幻焰梦患目等。彼阿犁耶识彼时无故。虚妄分别种子故。相事不成。彼复同相别相具有缚者同相世间。离欲者坏相。学者声闻及诸菩萨一义一处除相。阿罗汉辟支佛诸如来烦恼障具除相。烦恼障智障及具除相。如顺彼无渐次。烦恼灭事。以何义故。善不善诸法报中不定无记报。如是无记善不善不相违。善不善事迭互相违善不善事烦恼转事不成。是故唯不定无记是报识。已说智依。智相复云何知。彼略有三种。一他性相。二妄想分别相三成就相。是中何者他性相。所有阿犁耶识种子中。虚妄分别所摄识。彼复何等身与受用识。彼所受用识。受用识。时识。数识。方处差别假意识。自他分别善道恶道生灭识。是中所有身与受用识及彼所用识。及受识所有时数分别假识者。彼语言习种子因生故。所有自他分别识。彼身见习种子因故。所有善道恶道生死者。彼为因缘习种子因故。此诸识一切尘一切道烦恼所摄。说他性相者。虚妄分别现见成。此别现见成。此诸识中所有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事非有妄取义依见。此是他性相。是中何者妄分别相。若非有尘唯彼识作尘现取故。是中何者成就相若还彼他性相中微尘相永无有事。是中身与受用识等六内眼等尘应知。彼所受用识者。六外尘色等应知。彼能受用识者。六种眼识等尘应知。此诸识余识差别应知。复此诸识唯识无义故。余处有何见。梦等见应知。所谓梦中离尘唯识。如是种种色声香味触屋宅林地风诸山尘现相事故见。然彼处无尘义如是见者一切唯识。随义通达应知。言等者幻焰鹿渴患目等应知。然彼如梦觉者一切亦如是识。何以故。如梦中唯识意生。如是彼处亦不行。行真实知觉已故行真实。未觉者唯识事云何得知。从阿含及解释顺义中。是中阿含如佛十地经所说。三界唯心作。相续解脱经中弥勒菩萨问佛言。世尊。所有彼三昧境界中见像。彼为于心异为不异。佛言。弥勒不异。何以故。彼念唯识所明识我说。世尊。若是彼三昧境界形像心中不异者。云何以彼心而取彼心。佛言。弥勒。无有法而能取法。然彼心如是生。以如是生故如是见。譬如缘像故唯见像而言我见像。以是义中间不离彼像。中间像相似见。如是生彼心。如是中间而言见。如是此阿含将证成。如是入定心时随所青等知所有。见像还见彼心离尘青等。如是顺释已。菩萨于一切识中如是测量取。唯识中无彼青等忆念持识。前已彼念所见闻思修。亦随所忆事识。彼亦念过去故。彼现相唯识。得以此喻证故。菩萨虽真智未觉已应思量唯觉事随此如梦说种种诸识。彼识顺成唯识。眼识等诸识。眼等诸识复有诸色云何得知。唯识事彼亦有。阿含及顺释如前说。若是唯彼诸识者。何故色事及现见相事久住体。行颠倒等烦恼染处因故。余时非尘为尘妄不成。既无彼事烦恼障智障染事不成。彼既无净事不成。是故如是彼顺义成。是中有偈。
妄念及妄想 说为诸色识
及无非色识 有彼非余者
何故时等种种如说者行无时。世间流不绝故。无量众生界因故。无量佛世界因故。无量所作事迭互假名分别因故。无量摄取受用差别因故。无量爱不爱业果报受用差别因故。无量受生死差别因故。云何复此诸识唯识作事成。略说有三种相。一者但彼无义因故。二事同念见识因故。种种事画师所生因故。如是彼一切诸识无尘故。唯如是同见相。眼识等色等念故。及彼识见乃至身识见唯意识。一切眼等法尽识同念意识。识同见分别故。于意识及一切识生现相故。是中有偈。
唯彼二种事 行者入意识
唯入彼心已 彼力所成此
唯彼意识种种行故。得彼名。亦如身口等。余者行一切身中如画师。二种现相行。唯彼尘现相故。及分别现相故。一切处触现相故。行色尘身依故。彼意识彼余色相身依故。是中有偈。
远至独行故 无身窟所依
能调不调心 我说为净行
如说此诸五根。意识境界缘受成。然是彼者意是依止尔。复如说十二入。经中六种识种识是意入尔。若有阿犁耶识。识尘识分别安是中。诸余一切识。彼念想识唯意识识同身彼见应知。彼如是唯念想诸识彼见生因故。如尘现相见彼生同依作事成。如是此诸识唯识住事成。云何有见尘而说无有义成。如佛所说。菩萨成就四法。一切诸识解通无义事。相违识相智故。亦如饿鬼畜生人及诸天等同事中见既别。不念见觉识故。亦如过去未来梦现相念故。加意中间颠倒同顺智故。所谓有尘念。彼念识不颠倒。应得不加真智及随顺三种智知故。如是诸菩萨及得禅定者。得心自在忆持力故。现如是事。及得舍摩他。诸行人观法顺故。唯忆念现见故。及得无分别智。彼处住已现一切义。如是此三种智随顺义故。彼义本四诸相释成无有义。若是唯识义现见依者。他性相云何。他性以何义故说为他性。自习种子生故。缘他性生已刹那后自不住。有力故说他性。彼是妄想分别非性非所依。未曾有尘见故。彼云何妄分别。以何义故彼名为妄分别。无量相妄分别颠倒相生故。妄分别者。无自相唯妄见故。说为妄想。若是成就相者。彼永无自性相彼云何成就。以何义故说为成就。不以义故说为成就。缘净念一切善根妙义因故。亦是上义故名为成就。复有分别及无分别说分别性。是中何者分别。何等分别。何等分别性。意识分别以能分别。然彼自语言习种子及一切识。语言习种子故。是无量诸相分别故。行一切处分别妄想分别故。说为分别。复他性妄想念随所有性。他性妄想者。是彼处妄想自性。以何相以何义故先已释。云何复妄分别以何分别。以何念以何念取。以何慢。以何假名。以何安义名。以念故他性中彼念取见彼慢分别起口业。见等四种世间行故。非有义而言有安故分别妄想。此诸三性为同行为别行为别不别。应说傍义故。他性相他性傍义故。彼亦是妄分别傍义故。彼亦是成就有何傍名义。是以他性他性习种子。生他性因故。有何傍名义。以是彼如是妄分别。及妄分别及诸分别因故。有何义故。随彼如是妄分别。如所分别如是彼永无义故。有几种他相。略有二种。一薰种子他相。二染净性不成他相。如是此二种他相故。说为他相。妄分别性亦有二种一者性分别。二者胜分别故。以为分别。成就性亦有二种。一者性成就故。二者净成就故。分别复有四种。一者性分别。二胜分别。三觉分别四不觉分别。觉分别者解义事善巧故。不觉分别者。不解义事不善巧故。复有五种。一名所依义分别。所谓此名有是义尔。二义所依名性分别。所谓此义有此名尔。三名依名性分别者。所谓不决定义名分别故。四所依义性分别者。未决定名义分别故。彼二依彼分别。所谓此义如是。身如是名尔。摄一切义故。复有十种分别。一根本分别。所谓阿犁耶识二相分别。所谓色等识。三念现相分别。所谓同依眼识等识。四念异分别。所谓老等。乐受贪等。他所恼时转变等。趣及欲界等异故。五念现相异事分别。所谓所说如是等异相。彼异相他所将分别。所谓不闻正法。及闻正法者所有分别。六不寂静思惟。所谓不闻正法者。谓诸外道。七寂静思惟。所谓闻正法同法者。八妒分别。所谓不正意思量。身见等六十二见。同顺彼分别散分别。谓诸菩萨有十种分别。非事相散故。事相散故。正安散故。毁谤散故。一向事散故。异事散故。性散故。随名义散故。及随义名散故。此诸十句散事中对治故说无分别智。一切诸般若波罗蜜中说如是彼障及对治。具足般若波罗蜜应知。若是傍名义他性相三种性成。云何三种性无差别不成。随彼傍义他性者。非彼妄分别。非成就随彼傍义妄分别者。非彼他性。非成就。随彼傍名成就者。如是非彼他性。非妄想。云何复知。如他性相。妄分别性事现故。非如是体性尔。本名离慧故。及自灭因故。多名故。多身相违因故。不定名秽身相违因故。是中有偈。
本名无慧故 多及不定故
成彼自多身 秽身相违故
觉见诸法事 及见染净等
如幻应当知 及如虚空等
复以何义故。有如是所说事他性相一切事不成。彼无已成就性及无故。如是一切事不成。他性及成就性无故。染净无事患应见染净。是故非一切无。是中有偈。
他性既无 成就一切 无事常时
于诸染净
所有此诸佛如来大乘方广中说。彼说中云何妄分别性应知。无傍名义说可知。他性相云何知。幻焰梦镜像光明响水中月应化等诸喻应知。成就性云何知有四种净法。说中知四种净法者。性净故。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真实义及法界。是离垢净所谓如是彼离一切障垢。彼得行净。所谓一切菩提分法及波罗蜜等。彼生因念净。所谓说大乘法。如是彼净因故非妄想。净法界因气故非他性如是此诸四法摄成一切诸净法。于中有偈。
幻等说故生 妄计无有说
于诸四净中 说为真实净
净性离垢行念故。彼净诸摄四种义故。复以何相故。他性相如所说幻等喻中明。余者于他性相中。回妄颠倒取意故。云何复余者于他性相中颠倒疑意成。如是余者作是意。云何无此义。现境界成。为彼除疑回义故说为如幻。云何无义诸心心数顺义成。回疑义说如焰喻。云何无此无义而受爱不爱事。回彼疑义故说如梦。云何无此义而有净不净业爱不爱果顺不顺事。回彼疑故说如镜像。云何无义而有种种识顺事。回彼疑义故说如光。云何无此义而有种种假名语言顺事。回彼疑义故说如响。云何无此义实能取三昧境界顺事。回彼疑意义故说如水中月。云何无此义而诸菩萨故取意不颠倒。作众生益义故受生。回彼疑意义故如应化事。有何义故。如梵王经中说。我不见世间不证涅槃。他相性中妄分别。及成就性因故。说世间及涅槃事。无异事故。如是彼他性相妄分别分故说为世间。成就分故说为涅槃。如佛阿毗昙中说。有三法。是染分净分。彼二分有何义故说。他性中妄想性是烦恼分。成就性是净分。还彼他性彼二分。以此义故说。此义中何者说金藏土示现。所谓如金藏土中有三事可见。一地尘二土三金。是中有地尘故见土及见有金。若入火时不见土唯见金。地尘者见土时非正见。见金时非如实见。是故地尘有二分。如是此无分别智火触彼识已。彼识虚妄分别性事见成就性事故不见。无分别智火触彼识已彼识实成就性事故见。妄分别性事故不见。是故所有妄分别识他性相二分成。如金藏泥地尘尔。如来或说一切法常或说一切法无常。或说非常非无常以何意故说常。他性相成就分别故说常。妄分别故非常。彼二分故非常非无常。以是意故说如。常无常不二。如是苦乐不二。净不净不二。空不空不二。有我无我不二。定不定不二。有性无性不二。有生不生不二。灭不灭不二。永定不永定不二。性灭不性灭不二。世间涅槃不二。如是等句差别诸佛一切密语。以此三种性句随顺应知。如常等诸句中说。于中有偈。
如诸法所无 及如见非一
如是法非法 不二义所说
彼一分事故 亦说名为事
二分不名事 非事真实说
如见非如有 是故说为见
如是彼亦见 是故说为无
自体自无故 自事中不住
取者本亦无 故说为无性
无性义故成 上上依义故
无生亦不灭 永寂性灭故
然有四种意趣故。及有四种密语渐次。一切佛语随顺解释应知。一者法同意趣故。所谓我是无量无边时。号曰毗婆尸正真正觉。二者时节意趣。所谓若称多宝如来名者。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无量寿经说。若有众生愿取无量寿世界即生尔。三者义中间意趣。如经所说。供养若干如许恒沙等。供养亲近已得解大乘义尔。四者顺众生心意趣。所谓或有众生赞行布施彼者复谤毁。说如是布施如是持戒。及余者说修事。是以故说四种意趣。四种密语渐次。一者劝发渐次。所谓或声闻乘。或大乘中众生法性胜故。顺世谛理所说。二者相渐次。随所法相说中示现。三者对治渐次。随所说八万四千众生行。四者发愿渐次。随所异义言音声字义余说随所。有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