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论
- 十地经论
十地经论
经曰。佛子菩萨如是善知无碍智。安住第九菩萨地。名为得诸佛法藏能作大法师。得众义陀罗尼。众法陀罗尼。起智陀罗尼。光明陀罗尼。善意陀罗尼。众财陀罗尼。威德陀罗尼。无障碍门陀罗尼。无量陀罗尼。得种种义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门。满足十阿僧祇百千陀罗尼门。如是十阿僧祇百千音声方便。如是十阿僧祇百千无量信乐门差别说法。是菩萨得如是十阿僧祇百千无量陀罗尼门。能于无量诸佛所听法闻已不忘。如所闻法能以无量差别门为人演说。
论曰。持成就者。有十种陀罗尼。一义陀罗尼。如经得众义陀罗尼故。二闻陀罗尼。如经得众法陀罗尼故。三智陀罗尼。如经起智陀罗尼故。四放光陀罗尼。如经光明陀罗尼故。五降伏他陀罗尼。如经善意陀罗尼故。六供养如来布施摄取贫穷众生陀罗尼。如经得众财陀罗尼故。七于大乘中狭劣众生。示教利益陀罗尼。如经威德陀罗尼故。八不断辩才陀罗尼。如经得无障碍门陀罗尼故。九无尽乐说陀罗尼。如经得无量陀罗尼故。十种种义乐说陀罗尼。如经得种种义陀罗尼故。乃至随所闻无量差别说如是等。余经文。说成就问答成就受持成就。如经说应知。易解故不释。余如前说。
经曰。是菩萨于一佛所以十阿僧祇百千陀罗尼门听受法。如从一佛听法。余无量无边诸佛亦复如是。是菩萨于礼敬佛时所闻法明门能受。非多学声闻。得大陀罗尼力。于十万劫所能受持。是菩萨得如是陀罗尼力及无碍智乐说力说法。说法时在于法座。遍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心差别说法。是菩萨法座。唯除诸佛及受职菩萨于一切中最为殊胜。得无量法明。是菩萨处于法座。或以一音说。令一切大众悉得解了。即得解了。或以种种音说。令一切大众各得开解。即得开解。或但放光明说。令一切大众各得解法。即得解法。或以一切毛孔皆出法音。或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色物皆出法音。或以一音周遍一切法界皆令得解。或以一切音声法声住持。或于一切世界歌咏乐音一切音声皆出法音。或于一字声中一切法字句声皆差别说。或于不可说世界无量地水火风聚细微尘差别一一微尘中不可说法门皆悉能说。是菩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念间一时问难。彼一一众生以无量音声差别问难。如一人所问余者异问。是菩萨于一念间悉受如是问难。但以一音皆令开解。如是二三千大千世界。若三四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三千大千世界。若千三千大千世界。若万十万百万若亿三千大千世界。若十亿百千万亿那由他。乃至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于一念间一时问难。彼一一众生以无量音声差别问难。如一人所问余者异问。是菩萨于一念间悉受如是问难。但以一音皆令开解。
是菩萨于不可说不可说世界遍满其中。随心随根随信为众生说法得法明故。求如来力满足佛事。与一切众生而作依止。
是菩萨转倍精进摄取如是智明。若于一一毛头处。有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如来大会。佛在其中而为说法。一一如来为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众生说法。一一众生心中有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心生如来。如是随众生心而与法门。如一佛一切佛在一一毛头处亦如是。如是一切法界中。于是中生大忆念力。于一念间从一切佛所受一切法明而不失一句。何况所说一切世界中众生。
是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转胜昼夜更无余念入佛境界。常得亲近一切诸佛。通达甚深菩萨解脱。是菩萨随顺如是智。常入三昧不离亲近诸佛。而于一一劫中见无量佛无量百佛无量千佛无量百千佛无量百千那由他佛无量亿佛无量百亿佛无量千亿佛无量百千亿佛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以上妙供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亲近诸佛。于诸佛所种种问难通达说法陀罗尼。是菩萨彼诸善根转胜明净。佛子譬如本真金作庄严具。已系在转轮圣王若颈若顶。一切小王四天下人。所有一切诸庄严具无能及者。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彼诸善根转胜明净。一切声闻辟支佛及下地菩萨所不能坏。是菩萨善根转明。能照众生烦恼心稠林处。照已还摄。佛子。譬如大梵王二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深稠林处皆悉能照。如是佛子。菩萨住此菩萨善慧地中。彼诸善根光明照诸众生烦恼心稠林处。照已还摄。是菩萨十波罗蜜中。力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九菩萨善慧地。若广说者。于无量劫说不可尽。菩萨住此地中。多作大梵天王得大势力主二千世界。于自在中而得自在。如实正解最为殊胜善能宣说。声闻辟支佛菩萨波罗蜜行众生问难无能穷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力故。于一念间得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三昧。见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佛。知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佛神力。能动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入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照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能化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众生。能住寿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劫事。能善入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法门。能变身为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于一一身能示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十地经论卷第十二
法云地第十
论曰。菩萨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足。此是胜故。此地中有八分差别。一方便作满足地分。二得三昧满足分。三得受位分。四入大尽分。五地释名分。六神通力无上有上分。七地影像分。八地利益分。云何方便作满足地分。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若菩萨如是无量智善观智。乃至第九菩萨地善择智。善满足清白法。集无量助道法。善摄大功德智慧。广行增上大悲。广知世界差别。深入众生界稠林行。念随顺入如来行境界。深入趣向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名为得至一切种一切智智受位地。
论曰。是中地方便作满足地分者。于初地至九地中善择智业应知。如经佛子若菩萨如是无量智善观智。乃至第九菩萨地善择智故。此善择智有七种相。一善修行故。有三句。如经善满足清白法集无量助道法善摄大功德智慧故。此诸句次第相释应知。二普遍随顺自利利他故。如经广行增上大悲故。三令佛土净。如经广知世界差别故。四教化众生。如经深入众生界稠林行故。五善解。如经念随顺入如来行境界故。如来境界者。真如法故。六无厌足。如经深入趣向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故。七地尽至入。如经名为得至一切种一切智智受位地故。如是十地方便作满足地分已说。云何得三昧满足分。
经曰。佛子。菩萨随顺行如是智。得入受位地。即得菩萨名离垢三昧而现在前。名入法界差别三昧。名庄严道场三昧。名一切种花光三昧。名海藏三昧。名海成就三昧。名虚空界广三昧。名善择一切法性三昧。名随一切众生心行三昧。名现一切诸佛现前住菩萨三昧而现在前。如是等上首十阿僧祇百千诸三昧门皆现在前。是菩萨皆悉入此一切三昧。善知三昧方便。乃至三昧所作正受。此菩萨乃至十阿僧祇百千三昧。最后三昧名一切智智受胜位菩萨三昧而现在前。
论曰。得三昧满足者。离垢三昧等共眷属现前故。离垢三昧者。离烦恼垢故。而现在前者。不加功力自然现在前故。此离垢三昧复有九种三昧。离八种垢应知。一入密无垢。如经名入法界差别三昧故。二近无垢。如经名庄严道场三昧故。三放光无垢。如经名一切种花光三昧故。四陀罗尼无垢。如经名海藏三昧故。五起通无垢。如经名海成就三昧故。六清净佛土无垢有二句。无量正观故。如经名虚空界广三昧。名善择一切法性三昧故。七化众生无垢。如经名随一切众生心行三昧故。八正觉无垢。成菩提时一切诸佛迭共现前知故。如经名现一切诸佛现前住菩萨三昧而现在前故。乃至名一切智智受胜位菩萨三昧而现在前者。一切智智无分别一切智智平等。受位故。善知三昧方便。乃至三昧所作正受者。满足三昧事示现如是。十地得三昧满足分已说。云何得受位分。
经曰。是三昧现在前时。即有大宝莲华王出。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宝间错庄严。过于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善根所生。行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光明普照一切法界。过一切诸天所有境界。大琉璃摩尼宝为茎。不可量栴檀王为台。大玛瑙宝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华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众宝间错其内。无量宝网弥覆其上。满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等莲花以为眷属。如是成就具足诸相已。尔时菩萨其身姝妙称可花座。是菩萨得一切智智受胜位三昧力故。即时身在大宝莲花王座上坐。是菩萨在大宝莲花王座上坐时。尔时大宝莲花王眷属莲花座上皆有菩萨。一一菩萨皆坐莲花座上。围绕彼菩萨。一一菩萨各得十十百千三昧。皆一心恭敬瞻仰大菩萨。
论曰。是中得受位者。随何等座随何等身量。随何等眷属。随何等相。随何等出处。随所得位。随如是说。六事应知。是中座处者有十种相。一生相。如经是三昧现在前时即有大宝莲花王出故。二量相。如经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故。三胜相。如经一切众宝间错庄严故。四地相。如经过于一切世间境界故。五因相。如经出世间善根所生故。六成相。如经行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义相。如经光明善照一切法界故善照者。名为正观故。八功德相。过一切诸天故。如经过一切诸天所有境界故。九体相。茎台等。如经大琉璃摩尼宝为茎等。十庄严具足相。如经花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众宝间错其内无量宝网弥覆其上故。随何等身量者。身称花座。如经尔时菩萨其身姝妙称可花座如是等。随何等眷属者。此坐处大宝莲花王座眷属菩萨眷属住在其中。如经尔时大宝莲花王眷属如是等。
经曰。是菩萨升大宝莲花王座。及眷属菩萨坐莲花座入三昧已。尔时十方一切世界皆大震动。一切恶道皆悉休息。光明普照一切法界。一切世界皆悉严净。皆得见闻一切诸佛大会。何以故。佛子。是菩萨坐大宝莲花王座时。即时两足下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阿鼻地狱等。灭众生苦恼。两膝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畜生。灭除苦恼。脐轮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饿鬼。灭除苦恼。左右胁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人身。灭除苦恼。两手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诸天阿修罗宫。两肩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声闻人项背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辟支佛身面门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从初发心乃至得九地菩萨。白毫相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出已悉照十方无量得位菩萨身而住一切魔宫隐蔽不现。顶上放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光明。出已悉照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围绕一切世界十匝。住虚空中成大光明轮网台。名高大光明作大供养供养诸佛。如是供养从初发心乃至得九地菩萨所作供养诸佛。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那由他分不及一。亿分不及一。百亿分不及一。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分不及一。百千亿那由他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是大光明轮网台胜十方世界所有华香末香烧香涂香散香花鬘衣服宝盖幢幡众宝璎珞摩尼宝珠供养之具。过于一切世间境界。以从出世间善根生故。一一佛大会上皆雨众宝。犹如大雨。若有众生觉知如是供养者。当知皆是必定不退无上大道。如是诸光明雨大供养已。彼一切光明悉照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围绕一切世界十匝。入诸佛足下。尔时彼诸佛及彼大菩萨。知某世界中某甲菩萨行如是菩萨道成就菩萨得位地时。又佛子。即时十方无边菩萨乃至住九地者。皆来围绕设大供养一心瞻仰。各得十十百千三昧诸得位地菩萨。于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出一大光明名坏魔怨。有十阿僧祇百千光明以为眷属。出已悉照十方无量世界。示无量神力亦来入是大菩萨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此光明灭已。是菩萨即时得百千增上大势力功德智慧而现在前。
论曰。随何等相者。一切世界动等相。如经是菩萨升大宝莲花王座乃至皆得见闻一切诸佛大会故。随何等出处者。以出光明故。复次光明三种业应知。一利益业。二发觉业。三摄伏业。如经何以故佛子是菩萨坐大莲花王座即时两足下放十阿僧祇百千光明乃至功德智慧而现在前故。必定不退无上大道。于地中决定义故。复有异义定不放逸。所作之事决定心故。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者。于菩萨胸中有功德庄严金刚万字相。名为无比。
经曰。如是佛子。尔时诸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名益一切智通。有阿僧祇光明眷属。照于十方一切世界无有遗余十匝围绕一切世界。示于诸佛大神通力。劝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一切十方诸佛国土六种震动。灭除一切恶道苦恼。一切魔宫隐蔽不现。示一切诸佛得菩提处。示一切诸佛大会神通庄严之事。照明一切法界际。一切虚空界。尽一切世界已还来集。在一切菩萨大会之上周匝围绕。示大神通光明庄严之事。是光明入彼大菩萨顶上。其诸眷属光明入诸眷属莲花座上。菩萨顶上光明入是菩萨身时。彼诸菩萨各得先所未得十十百千三昧。彼诸光明一时入彼菩萨顶时。彼菩萨名为得位。入诸佛境界具佛十力堕在佛数。佛子。譬如转轮圣王长子玉女宝所生具足王相。转轮圣王令子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上。取四大海水。上张罗网宝盖幡华宝幢种种庄严。手执金钟香水灌子顶上。即名灌顶刹利王数。具足转十善道故。得名转轮圣王。如是佛子。彼菩萨从诸如来得受位已。名得智位。具足十力堕在佛数。佛子。是名菩萨大乘位地。菩萨为是位故。受无量百千万亿苦难行事。是菩萨得是位已。无量功德智慧转增。名为安住菩萨法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