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如是恶人,无一世界阿鼻地狱不经入者,况余地狱、畜生、饿鬼!何以故?毁坏三世诸佛母故。假使如前微尘数劫得离三塗,若生人中得诃萨阇病,又经尔许微尘数劫得无舌报,若无手报各经尔劫。
  “文殊师利,我若住世一劫若减一劫,以佛神力说是恶人所得罪报不能究尽。
  “文殊师利,若求现在未来世乐,勿得于此修多罗中,毁谤不信作大障碍。”二行品第十四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宜应成就前后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有二种行,成就般若教化众生。”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从初般若乃至后际,离功用心,说法无尽中不间隙,为脱三有恶趣之报,安诸众生令住善道,得三圣果。文殊师利,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成就无边无为,是名菩萨摩诃萨自行。何以故?成就一切德故。”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法与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相应?”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一切种智真实之法,远离思量,微妙无相,道理甚深,不可得见,难以通达,常住寂静清凉遍满,无有分别,无著无碍,随顺道理不可取执,大寂极静,一切法中最为无上无与等者。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修此等法与萨婆若相应。”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于何境界行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甚深境界,广大境界,功德境界。
  “文殊师利,甚深境界者,体是无为,不可相离,不著二边,脱离诸障自性清净,不可思量,不可数知,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文殊师利,广大境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诸佛如来一切功德,般若波罗蜜、摩诃迦楼那二法为体,离分别相,无功用心利益众生,皆称彼意无时暂舍。
  “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与一切功德相应,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威神力悉能示现种种相貌,随诸众生根欲性行,或升兜率,或从彼下,或现处胎,或现初生,或现童子,或园游戏,或现出家,或现苦行,或诣菩提树,或现成佛,或现转法轮,或现涅槃,如是种种为诸众生尽竭生死。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境界。”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此甚深般若波罗蜜,诸佛境界不可思议。”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般若波罗蜜是不共法,不可思议。何以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不能通达,非其境界故,除佛如来更无得者。何以故?如如之理义甚深故。自在不动无漏界摄,教化众生利益圆满,是以名为诸佛境界,过诸语言第一义摄,无有觉观分别思量绝诸譬类,一切法中最为上品,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凡有五事不可思议:一者、自性,二者、方处,三者、住,四者、一异,五者、利益。
  “文殊师利,云何自性不可思议?色即是如求不可得,离色有如求不可得,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地大即如求不可得,离地求如亦不可得,水火风大一切皆尔。眼入即如求不可得,离眼求如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一切皆尔。有法是如求不可得,无法是如亦不可得。若在欲界不可思议,若离欲界亦不可思议,色、无色界一切皆尔。
  “若在东方不可思议,若离东方不可思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一切皆尔。
  “安乐住不可思议,寂静住不可思议,有心住不可思议,无心住不可思议。
  “三世如来同在一处,自性清净无漏法界,若一若异不可思议。
  “智慧神力同一法界,般若方便二相平等,能为众生无量利益,不可宣说过言语境,而能随顺众生根性,作种种说种种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随众生意如是现之。”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来相好,无穷无边说不可尽,随顺世法,是以略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足下平满,二、行步平正,三、足下轮相悉具毂辋千辐庄严,四、手指纤长软直节骨不现,五、身大方正,六、手足指网缦合犹如鹅王,七、手掌如红莲华,八、踝骨不现,九、伊尼鹿王腨,十、身软直,十一、阴马藏,十二、身分满足如尼拘卢陀树,十三、身毛右旋,十四、一孔一毛皮肤细滑不受尘垢,十五、身金色,十六、圆光一丈,十七、七处满,十八、狮子臆,十九、两臂平正腋下满,二十、两臂圆直如象王鼻,立垂过膝,二十一、口四十齿齐密相连白如珂雪,二十二、上下四牙状如初月,二十三、狮子额,二十四、头团圆,二十五、咽喉具足千脉,二十六、胸骨如那罗延,二十七、顶骨自然踊起,二十八、舌相广长如莲华叶,二十九、音声如梵王天鼓,三十、眼目青色如优钵罗华,三十一、眼睫绀焰犹如牛王,三十二、眉间白毫。文殊师利,是名三十二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悉能成就如是功德。
  “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八十种好:一、无能见顶,二、顶骨坚实,三、额广平正,四、眉高而长形如初月绀琉璃色,五、目广长,六、鼻高圆直而孔不现,七、耳厚广长埵轮成就,八、身坚实如那罗延,九、身分不可坏,十、身节坚密,十一、合身回顾犹如象王,十二、身有光明,十三、身调直,十四、常少不老,十五、身恒润泽,十六、身自将卫不待他人,十七、身分满足,十八、识满足,十九、容仪具足,二十、威德远震,二十一、一切向不背他,二十二、住处安隐不危动,二十三、面门如量不大不长,二十四、面广而平,二十五、面圆净如满月,二十六、无瘁容,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狮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三十、头如摩陀那果,三十一、身色光悦,三十二、足趺厚,三十三、爪如赤铜叶,三十四、行时印文现地,三十五、指文庄严,三十六、指文明了不暗,三十七、手文明直,三十八、手文长,三十九、手文不断,四十、手足如意,四十一、手足红白色如莲华,四十二、孔门相具,四十三、行步不减,四十四、行步不过,四十五、行步安平,四十六、脐深厚状如盘蛇团圆右转,四十七、毛色青红如孔雀项,四十八、毛色润净,四十九、身毛右靡,五十、口出无上香身毛皆尔,五十一、唇色赤润如频婆果,五十二、唇润相称,五十三、舌形薄,五十四、一切乐观,五十五、随众生意和悦与语,五十六、于一切处无非善言,五十七、若见人先与语,五十八、音声不高不下随众生乐,五十九、说法随众生语言,六十、说法不著,六十一、等观众生,六十二、先观后作,六十三、发一音答众声,六十四、说法次第皆有因缘,六十五、无有众生能见相尽,六十六、观者无厌,六十七、具足一切音声,六十八、显现善色,六十九、刚强之人见则调伏,恐怖者见即得安隐,七十、音声明净,七十一、身不倾动,七十二、身分大,七十三、身长,七十四、身不染,七十五、光遍身各一丈,七十六、光照身而行,七十七、身清净,七十八、光色润泽犹如青珠,七十九、手足满,八十、手足德字。”赞叹品第十五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功德希有无等不可思议!三世诸佛同一无别。若见如来,或闻功德,此等众生亦不可思议。我等今日重见世尊转大法轮,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合掌赞曰:
  “一切众生,唯佛大尊,尚无等者,况当有胜?
  人法二空,理无等等,唯佛如来,等无等等,
  烦恼习气,永尽无余,所知之法,皆悉明了。
  若智若说,无及佛者,大千世界,唯佛独尊,
  十力无畏,决定不虚,若释若梵,所不能得。
  世尊大恩,于诸众生,此事难思,无能及者,
  无量善巧,种种方便,以为众生,令得利益。”  
  尔时,众中有一天子,名苏楼波,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世间或说等佛者,如是之言名口过,
  若说法王最极尊,此非虚妄为实语。
  人天之俦正问难,无有能折我大师,
  善逝降魔及外道,将导世间至解脱。
  清净四辩无穷说,甘露妙药施众生,
  遍观诸法智无碍,一切念中不减失。
  大悲平等视众生,清净之心世不染,
  善能了知根欲性,随所乐闻而应说。
  烦恼差别非一种,为示无量对治门,
  巧说因缘无如佛,专以利益众生故。
  值佛闻法不得道,是等众生度极难,
  如来大名应渴仰,得见世尊无限益,
  佛智能令心清净,既闻正教出生死,
  闻佛名号大吉祥,忆念世尊恒喜乐,
  发心诣佛生慧解,如教勤修成种智,
  戒品清净故无垢,禅定第一心澄明,
  智慧最胜故难动,法海清净如甘露。
  一切众生喜放逸,诸佛如来离世间,
  等慈众生如一子,恩德深厚无能报,
  先说破诸结贼法,久摧天魔幻化军,
  世尊已说三有过,广示涅槃无量德。”  
  尔时,众中有一天子,名苏那摩,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说偈赞云:
  “如来世尊行大悲,设可度智与他者,
  尚令调达最前得,况复其余众生类!
  我今不惬为空过,修治正行报佛恩。
  有人已证无漏灭,是于佛恩未为报,
  若能修行佛正教,乃得名为真佛子。
  佛久勤苦为众生,无上大恩罕能报,
  大慈开显真实法,令人修行兼化他。
  若佛如来不出世,一切众生受大苦,
  无复善道唯恶趣,但闻三塗苦恼声。
  六道受苦无免脱,烦恼系缚众生故,
  世尊能解他毒结,翻为大悲之所萦。
  佛是世间大福田,依教正修离恶道,
  若违佛教不修行,是人永无生善趣。
  有人于佛起恶心,或复不乐闻深法,
  是等众生甚可悲,决定永当处黑暗。
  如佛世尊自知智,其等如来乃能了,
  佛智非我所量测,头面敬礼十方尊。
  无畏智力不共法,唯佛世尊独圆备,
  相好庄严微妙音,观者无厌超众色,
  三种开敷不暂息,清净佛华我今礼。
  唯佛善知无上道,出离一切诸险难,
  佛为无上最第一,头面敬礼两足尊。
  佛以功德正法水,洗诸垢秽悉无余,
  世尊本来内外净,我今顶礼真净身。”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以偈赞云:
  “功德智慧佛具足,利益众生不暂休,
  常雨甘露令众饱,我今顶礼能利他。
  世间最胜可敬者,此人犹故恭敬佛,
  诸恶斯尽众善备,我今顶礼无等尊。
  靡有一行不修学,为欲救拔众生故,
  今度生死得安乐,我今顶礼救世师。
  敬礼微妙金色身,敬礼所说甘露法,
  敬礼清净无垢智,敬礼一切功德林。”  
  尔时,世尊告大梵天言:“善哉!善哉!如大梵天所赞世尊,此事真实。何以故?诸佛如来于无量劫,修习种种功德智慧,是故得果无不备足。何以故?具足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以是清净故,能通达如如实际,诸佛世尊住此实际,所言不虚。”
  尔时,大梵天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以住持力令此般若波罗蜜久在世间。”
  佛告大梵天言:“十方三世诸佛住持力,咸皆拥护是般若波罗蜜,世间若天、若魔、沙门、婆罗门,无有能坏作障碍者。何以故?我念过去世,有佛名宝月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不毁,劫名赞叹。是佛众中有二比丘而为法师,善能说法,一名智盛,二名实与。是二比丘随佛转法轮,正经一劫,三千大千世界百亿诸魔,悉皆受化发菩提心。”
  尔时,扇多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宝月如来为犹在世、已入涅槃?”
  佛告扇多意菩萨言:“善男子,东方去此过十百千亿诸佛世界,有一世界名曰不毁,佛寿十千劫,彼佛国土说般若波罗蜜,无有天魔及诸外道能为障碍,皆悉发心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智盛比丘即文殊师利菩萨是,实与比丘即胜天王是,此等二人善巧方便种种拥护,令般若波罗蜜久久住世。十方佛土说般若波罗蜜,此之二人即来听受,犹我今日放大光明,寻光来集。”付嘱品第十六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可受持此般若波罗蜜修多罗。”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白佛言:“世尊,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言:“受持此修多罗有十种法,何等为十?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流传,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忆持,七者、广说,八者、口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阿难,此十种法能受持此修多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