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本大般涅槃经

  “善男子,《大涅槃经》亦复如是不可思议。善男子,譬如大海有八不思议。何等为八?一者、渐渐转深,二者、深难得底,三者、同一碱味,四者、潮不过限,五者、有种种宝藏,六者、大身众生在中居住,七者、不宿死尸,八者、一切万流大雨投之不增不减。善男子,渐渐转深有三事。何等为三?一、众生福力,二者、顺风而行,三者、河水入故。乃至不增不减亦各有三。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有八不可思议:
  “一、渐渐深。所谓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萨戒,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果、菩萨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是涅槃经说是等法是名渐渐深,是故此经名渐渐深。
  “二者、深难得底。如来世尊不生不灭,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转法轮,不食不受,不行惠施,是故名为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非色不离于色,非受想行识乃至不离于识,是常可见,了因非作因。须陀洹乃至辟支佛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烦恼,亦无住处,虽无烦恼不名为常,是故名深。复有甚深,于是经中,或时说我、或说无我,或时说常、或说无常,或时说净、或说不净,或时说乐、或时说苦,或时说空、或说不空,或说一切有、或说一切无,或说三乘、或说一乘,或说五阴即是佛性、金刚三昧及以中道、首楞严三昧、十二因缘、第一义空。慈悲平等于诸众生,顶智信心知诸根力,一切法中无挂碍智,虽有佛性不说决定,是故名深。
  “三者、一味。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
  “四者、潮不过限。如是经中制诸比丘,不得受畜八不净物。若我弟子有能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分别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宁失身命,终不犯之,是名潮不过限。
  “五、有种种宝藏。是经即是无量宝藏,所言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分、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婴儿行、圣行、梵行、天行,诸善方便,众生佛性,菩萨功德、如来功德、声闻功德、缘觉功德,六波罗蜜、无量三昧、无量智慧,是名宝藏。
  “六者、大身众生所居住处。大身众生者谓佛菩萨,大智慧故名大众生,大身故,大心故,大庄严故,大调伏故,大方便故,大说法故,大势力故,大徒众故,大神通故,大慈悲故,常不变故,一切众生无挂碍故,容受一切诸众生故,是名大身众生所居之处。
  “七者、不宿死尸。死尸者,谓一阐提、犯四重禁、五无间罪、诽谤方等,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受畜八种不净之物,佛物僧物随意而用,或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事,是名死尸。是涅槃经离如是等,是故名为不宿死尸。
  “八者、不增不减。无边际故,无始终故,非色故,非作故,常住故,不生灭故,一切众生悉平等故,一切法性同一性故,是名无增减。
  “是故此经如彼大海有八不思议。”
  师子吼言:“世尊,若言如来不生不灭名为深者,一切众生有四种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四种生,人中具有。如施婆罗比丘、优婆施婆罗比丘、弥迦罗长者母、尼拘陀长者母、半阇罗长者母,各五百子同于卵生,当知人中则有卵生。湿生者如佛所说,我于往昔作菩萨时,作顶生王及手生王;如今所说,庵罗树女、迦不多树女,当知人中则有湿生。劫初之时,一切众生皆悉化生。如来世尊得八自在,何因缘故不化生耶?”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四生所生,得圣法已,不得如本卵生、湿生。善男子,劫初众生皆悉化生,当尔之时佛不出世。善男子,若有众生遇病苦时,须医须药;劫初之时众生化生,虽有烦恼,其病未发,是故如来不出其世。劫初众生身心非器,是故如来不出其世。善男子,如来世尊所有事业胜诸众生,所谓种姓、眷属、父母,以殊胜故,凡所说法,人皆信受,是故如来不受化生。善男子,一切众生父作子业,子作父业,如来世尊若受化身则无父母,若无父母,云何能令一切众生作诸善业?是故如来不受化身。善男子,佛正法中有二种护:一者、内,二者、外。内护者所谓禁戒,外护者族亲眷属。若佛如来受化身者则无外护,是故如来不受化身。善男子,有人恃姓而生憍慢,如来为破如是慢故,生在贵姓,不受化身。善男子,如来世尊有真父母,父名净饭,母名摩耶,而诸众生犹言是幻,云何当受化生之身?若受化身,云何得有碎身舍利?如来为益众生福德故碎其身而令供养,是故如来不受化身。一切诸佛悉无化生,云何独令我受化身?”
  尔时,师子吼菩萨合掌长跪,右膝著地,以偈赞佛:
  “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
  今为众生演一分,唯愿哀愍听我说。
  众生无明闇中行,具受无边百种苦,
  世尊能令远离之,是故世称为大悲。
  众生往返生死绳,放逸迷荒无安乐,
  如来能施众安乐,是故永断生死绳。
  佛能施众安乐故,自于己乐不贪乐,
  为诸众生修苦行,是故世间兴供养。
  见他受苦身战动,处在地狱不觉痛,
  为诸众生受大苦,是故无胜无有量。
  如来为众修苦行,成就具足满六度,
  心处邪风不倾动,是故能胜世大士。
  众生常欲得安乐,而不知修安乐因,
  如来能教令修习,犹如慈父爱一子。
  佛见众生烦恼患,心苦如母念病子,
  常思离病诸方便,是故此身系属他。
  一切众生行诸苦,其心颠倒以为乐,
  如来演说真苦乐,是故称号为大悲。
  世间皆处无明[穀-禾+卵],无有智嘴能破之,
  如来智嘴能啄坏,是故名为最大子。
  不为三世所摄持,无有名字及假号,
  觉知涅槃甚深义,是故称佛为大觉。
  有河洄澓没众生,无明所盲不知出,
  如来自渡能渡彼,是故称佛大船师。
  能知一切诸因果,亦复通达尽灭道,
  常施众生病苦药,是故世称大医王。
  外道邪见说苦行,因是能得无上乐,
  如来演说真乐行,能令众生受快乐。
  如来世尊破邪道,开示众生正真路,
  行是道者得安乐,是故称佛为导师。
  非自非他之所作,亦非共作无因作,
  如来所说苦受事,胜于一切诸外道。
  成就具足戒定慧,亦以此法教众生,
  以法施时无妒吝,是故称佛无缘悲。
  无所造作无因缘,获得无因无果报,
  是故一切诸智者,称说如来不求报。
  常共世间放逸行,而身不为放逸污,
  是故名为不思议,世间八法不能污。
  如来世尊无怨亲,是故其心常平等,
  我师子吼赞大悲,能吼无量师子吼。”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一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怜愍一切众生,不调能调,不净能净,无归依者能作归依,未解脱者能令解脱,得八自在,为大医师,作大药王。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云何如来记说善星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不可治人?如来何故不先为其演说正法,后为菩萨?如来世尊若不能救善星比丘,云何得名有大慈愍、有大方便?”
  佛言:“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三子:其一子者,有信顺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于世间事能速了知;其第二子,不敬父母,无信顺心,利根智慧,于世间事能速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无信顺心,钝根无智。父母若欲教告之时,应先教谁?先亲爱谁?当先教谁知世间事?”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应先教授有信顺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知世事者。其次第二,乃及第三。而彼二子虽无信顺恭敬之心,为慈念故,次复教之。”
  “善男子,如来亦尔。其三子者,初喻菩萨,中喻声闻,后喻一阐提。如十二部经修多罗中微细之义,我先已为诸菩萨说;浅近之义,为声闻说;世间之义,为一阐提、五逆罪说,现在世中虽无利益,以怜愍故,为生后世诸善种子。善男子,如三种田:一者、渠流便易,无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百;二者、虽无沙卤、瓦石、棘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三者、渠流险难,多有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一,为藁草故。善男子,农夫春月,先种何田?”
  “世尊,先种初田,次第二田,后及第三。初喻菩萨,次喻声闻,后喻一阐提。”
  “善男子,譬如三器:一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欲盛置乳酪酥水,先用何者?”
  “世尊,应用完者,次用漏者,后及破者。其完净者喻菩萨僧,漏喻声闻,破喻一阐提。”
  “善男子,如三病人俱至医所:一者、易治,二者、难治,三、不可治。善男子,医若治者,当先治谁?”
  “世尊,应先治易,次及第二,后及第三。何以故?为亲属故。其易治者喻菩萨僧;其难治者喻声闻僧;不可治者喻一阐提,现在世中虽无善果,以怜愍故,为种后世诸善种子故。”
  “善男子,譬如大王有三种马:一者、调壮大力;二者、不调,齿壮大力;三者、不调,羸老无力。王若乘御,当先何者?”
  “世尊,应当先乘调壮大力,次乘第二,后及第三。”
  “善男子,调壮大力喻菩萨僧;其第二者喻声闻僧;其第三者喻一阐提,现在世中虽无利益,以怜愍故,为种后世诸善种子故。善男子,如大施时有三人来:一者、贵族,聪明持戒;二者、中姓,钝根持戒;三者、下姓,钝根毁戒。善男子,是大施主应先施谁?”
  “世尊,应先贵姓,利根持戒,次及第二,后及第三。第一喻菩萨僧,第二喻声闻僧,第三喻一阐提。”
  “善男子,如大师子,杀香象时皆尽其力,杀兔亦尔,不生轻想;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为诸菩萨及一阐提,演说法时功用无二。
  “善男子,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善星比丘为我给使。我于初夜为天帝释演说法要,弟子之法应后师眠。尔时,善星以我久坐,心生恶念。时王舍城小男小女若啼不止,父母则语:‘汝若不止,当将汝付薄拘罗鬼。’尔时,善星反被拘执而语我言:‘速入禅室,薄拘罗来。’我言:‘痴人,汝常不闻如来世尊无所畏耶?’尔时,帝释即语我言:‘世尊,如是人等亦复得入佛法中耶?’我即语言:‘憍尸迦,如是人者得入佛法,亦有佛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虽为是善星说法,而彼都无信受之心。
  “善男子,我于一时在迦尸国尸婆富罗城,善星比丘为我给使。我时欲入彼城乞食,无量众生虚心渴仰欲见我迹,善星比丘寻随我后而毁灭之,既不能灭而令众生生不善心。我入城已,于酒家舍见一尼乾,踡脊蹲地,餐食酒糟。善星比丘见已而言:‘世尊,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是人最胜。何以故?是人所说无因无果。’我言:‘痴人,汝常不闻阿罗汉者,不饮酒、不害人、不欺诳、不盗、不淫。如是之人杀害父母,食啖酒糟,云何而言是阿罗汉?是人舍身必定当堕阿鼻地狱。阿罗汉者永断三恶,云何而言是阿罗汉?’善星即言:‘四大之性犹可转易,欲令是人必堕阿鼻,无有是处。’我言:‘痴人,汝常不闻诸佛如来诚言无二?’我虽为是善星说法,而彼绝无信受之心。
  “善男子,我于一时与善星比丘住王舍城。尔时,城中有一尼乾名曰苦得,常作是言:‘众生烦恼无因无缘,众生解脱亦无因缘。’善星比丘复作是言:‘世尊,世间若有阿罗汉者,苦得为上。’我言:‘痴人,苦得尼乾实非罗汉,不能解了阿罗汉道。’善星复言:‘何故罗汉于阿罗汉而生嫉妒?’我言:‘痴人,我于罗汉不生嫉妒,而汝自生恶邪见耳!若言苦得是罗汉者,却后七日当患宿食腹痛而死,死已生于食吐鬼中,其同学辈当舆其尸置寒林中。’尔时,善星即往苦得尼乾子所语言:‘长老,汝今知不?沙门瞿昙记汝七日当患宿食腹痛而死,死已生于食吐鬼中,同学同师当舆汝尸置寒林中。长老,好善思惟,作诸方便,当令瞿昙堕妄语中。’尔时,苦得闻是语已即便断食,从初一日乃至六日,满七日已便食黑蜜,食黑蜜已复饮冷水,饮冷水已腹痛而终,终已同学舆其尸丧置寒林中,即受食吐饿鬼之形在其尸边。善星比丘闻是事已至寒林中,见苦得身受食吐形,在其尸边踡脊蹲地。善星语言:‘大德死耶?’苦得答言:‘我已死矣!’‘云何死耶?’答言:‘因腹痛死。’‘谁出汝尸?’答言:‘同学。’‘出置何处?’答言:‘痴人,汝今不识是寒林耶?’‘得何等身?’答言:‘我得食吐鬼身。善星谛听,如来善语、真语、时语、义语、法语。善星,如来口出如是实语,汝于尔时云何不信?若有众生不信如来真实语者,彼亦当受如我此身。’尔时,善星即还我所,作如是言:‘世尊,苦得尼乾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我言:‘痴人,阿罗汉者无有生处,云何而言苦得生于三十三天?’‘世尊,实如所言,苦得尼乾实不生于三十三天,今受食吐饿鬼之身。’我言:‘痴人,诸佛如来诚言无二。若言如来有二言者,无有是处。’善星即言:‘如来尔时虽作是说,我于是事都不生信。’善男子,我亦常为善星比丘说真实法,而彼绝无信受之心。
  “善男子,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说:‘无佛、无法、无有涅槃。沙门瞿昙善知相法,是故能得知他人心。’我于尔时告善星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其言巧妙,字义真正,所说无杂,具足成就清净梵行。’善星比丘复作是言:‘如来虽复为我说法,而我真实谓无因果。’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近在尼连禅河可共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