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经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修集无诤定, 是故其心无瞋喜,
  如来为断众烦恼, 是故宣说十六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之心无有忘误,于八解脱不失念心,常观一切众生意行,观已复能随宜说法;于四无碍亦无念失,于三世中忆念不忘,既自不失忆念之心,复为众生说是念法。是名如来第十七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修集八解脱, 故于诸法不失念,
  知众生心随意说, 为令得念说是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真实无不定心,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语、若默,常知诸法深妙之义。一切世间若有入定、若不入定,悉无能知如来心也。唯除诸佛借其道力,欲令一切无量众生常在定故,说如是业。是名如来第十八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正觉常在定, 所作诸事无散乱,
  常入三昧无知者, 是故宣说十八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真实无种种想,所谓无分别福田、非福田想,亦无分别诸众生想及以法想、正觉之想及法界想,分别持戒及毁戒想,亦无分别怨想、亲想、受不受想,分别正见、邪见之想。是故如来无种种想,为坏众生如是诸想,宣说是业。是名如来第十九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永断一切想, 是故了知诸法界,
  为破众生若干想, 宣说如来十九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从智舍心,无不知舍。何以故?修身故,修戒故,修心故,修慧故,断痴故,如来舍心出于世间,即是圣舍,是毕竟舍,转梵轮舍,共大悲舍,为利众生舍,知对治舍。如是等舍,无增无减,不高不下,不杂烦恼,不一不二,不观时节,无碍无对,不住不动,不隐不显,真实不虚。如来成就如是大舍,而能为诸众生说法。是名如来第二十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修身戒心慧, 从于智慧修舍心,
  于诸众生无爱恚, 不动不住真实舍。
  大慈大悲无上尊, 具足如是之大舍,
  无碍智慧调众生, 演说清净二十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欲业无增无减。何等名欲?欲于善法,所谓大慈大悲,说法度人安住寂静,劝诸菩萨学菩提道,令三乘种相继不绝。如是诸欲,不随欲出,随智而生,欲令一切众生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演说正法。是名如来二十一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欲者无增减, 大慈大悲故说法,
  不断三乘无边身, 为众演说如是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精进无有休息。云何不息?所谓调伏众生说法化度。假使有一人能无量劫佛边听法,如来当为说不休息。若有一佛于无量劫演说法者,如来亦听心无懈废。若过无量恒沙世界,有一众生应受化者,如来要当随逐不舍,不食不息,不生疲倦悔退之心,常劝众生令勤精进。是名如来二十二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具精进人师子王, 于大众中赞精进,
  精进说法无休息, 是故进业二十二。
  “复次,善男子,如来念心无有增减。何以故?如来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遍观一切去来现在众生之心,后说法时不失先念,念本三聚及三种根,凡所演说无不作念。是名如来二十三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初得菩提时, 遍观众生如实心,
  凡所说法不失念, 二十三业佛所说。
  “复次,善男子,如来三昧于一切法平等无减,是故诸佛一切平等,于一亿种贪欲恚痴,及一亿种无贪恚痴,其心平等无有差别;有为无为、生死涅槃亦复如是。具如是等平等三昧,不杂眼、耳、鼻、舌、身、意,四大三界非此非彼,亦非一切非增非减。为令众生得是三昧,宣说正法。是名如来二十四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等观一切法, 是故常定心无乱,
  不为三界之所摄, 诸根四大亦如是。
  一切诸法无差别, 平等观察善不善,
  如来所说如是业, 为诸众生得是定。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常无减少,以是智力知一切法,能随众生意趣说法得无碍智,知一切义,知一切字,知一切句,于无量劫演一句法,出无量义断一切疑,说三乘法并及八万四千法门,亦说八万四千法聚,是名无量无边智慧。为令众生得是智故,宣说正法。是名如来二十五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佛智无碍无有边, 能说无碍无边法,
  演一字作无量句, 演一句作无量义,
  说八万四千法门, 亦及尔所诸法聚,
  为令众得无碍智, 是故宣说如是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解脱无有减少。声闻之人从他闻故而得解脱;缘觉之人从因缘故而得解脱;如来无师自然觉悟,永断烦恼及以习气,过去不断,未来不著,现在不住,亦不贪著眼、色二法,乃至意法亦复如是,知心性净,是故唱言如来一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令众生一念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演说正法。是名如来二十六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为诸声闻闻解脱, 亦为缘觉因缘悟,
  如来解脱不著有, 不著三世心性净,
  凡所演说为解脱, 劝诸众生无上道,
  二十六业非业故, 大慈大悲处众说。
  “复次,善男子,如来身业随智慧行,智所围绕;以是业故,众生闻见说法、默然、行住坐卧、饮食、出入城邑聚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得调伏,是故如来一切身业随智慧行。是名如来二十七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身业为众生, 故示种种妙相好,
  凡所举动调众生, 大悲为众说是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口业随智慧行。何以故?说法净故,无脱失故,真正语、易解语、易知语、非高语、非下语、非曲语、非粗语、非恶语、非闇语、柔软语、非轻语、非疾语、非畏语、非不解义语、非恶声语、非缓语、甘露语、可爱语、次第语、庄严语、恭敬语、乐闻语、不贪语、不垢语、清净语、毕竟语、不诳语、不痴语、无碍语、广语、真实语、不作语、不尽语、安乐语、身寂静语、心寂静语、贪寂静语、瞋寂静语、痴寂静语、坏魔语、破邪论语、梵声、迦陵频伽声、释声、大海潮声、拘仑阇声、秋月孔雀声、拘枳罗声、命命鸟声、鹅王声、鹿王声、琴声、鼓声、贝声、伎乐声、人乐闻声、耳根乐声、增善法语、句义无尽语、合字句义语、时语、略语、知足语、调诸根语、施庄严语、清净戒语、共忍行语、精进神通语、远离欲界语、具足智慧语、慈语、悲语、喜语、舍语、说三乘语、不断三宝语、解三聚语、解三世语、解三解脱语、分别四谛语、修集语、赞叹语、佛语、圣语、无边语、无行语。善男子,如来成就如是等语,是故如来所有口业随智慧行。是名如来二十八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所说如净珠, 成就无量诸功德,
  其声遍满十方界, 一音能令种种解。
  凡所演说不作念, 更不观众心境界,
  如来音声如响相, 无说无闻亦如是。
  大慈大悲清净语, 为众生解种种法,
  是故宣说如来业, 二十八业如先佛。
  “复次,善男子,如来意业随智慧行。何以故?如来了知一切众生心意识等,亦不随意、随缘、随贪、随恚、随痴,远离诳惑及我、我所、无明闇翳,平等清净,无有边际犹如虚空,是故如来所修意业随智慧行。是名如来二十九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之心不可量, 如以毫毛举须弥,
  常观众生心所缘, 远离说魔烦恼界。
  人中象王说善业, 为坏众生种种恶,
  为净众生身口意, 二十九业今已说。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知过去世,其智无碍亦无障者。云何为智?知过去佛无量无数,及其世界所有草木众生之数,其心所缘种种音声,亦知其佛说几所法,有几众生得声闻乘、辟支佛乘及菩萨乘,亦知彼佛所有世界寿命修短,众数多少、名字种种、喘息饮食,众生根界、意界、法界、心界、行界,其心次第生灭出没,如实了知,知其数量,非比智知。是名如来第三十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佛智无碍无障者, 故能悉知无量土,
  了知一切诸佛事, 众生诸根及法界。
  人师子王知过去, 如观掌中阿摩勒,
  无边身说三十业, 为令众生知过世。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知未来世,其智无碍亦无障者。云何为智?知未来世若出若灭,一切世界几劫水灾、几劫火灾、几劫风灾成坏之数,几佛世界,几佛出世,世界之中有几微尘,有几声闻、缘觉、菩萨;亦知彼佛几食几息、几行几住、几坐几卧,几人获得声闻解脱,几人获得缘觉解脱,几人获得正觉解脱,几人修集慈悲喜舍;亦复了知几所众生次第心生、次第心灭,了了能知如是等事,亦非比智。是名如来三十一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了知未来世, 一切诸法之出没,
  知佛世界及以佛, 众心次第生灭等,
  既得知已无憍慢, 名三十一如来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知现在世,其智无碍亦无障者。云何为智?如来悉知十方现在世界,诸佛、声闻、缘觉、菩萨众数,日月星宿、草木微尘、地水火风四大海渧,众生毛发种种形色,心意次第生灭出没;亦知地狱、畜生、饿鬼现业果报,几时住世,几时解脱;亦知人天业果因缘,几时住世,几时解脱;知烦恼界及诸根界、意界、法界。如来虽复种种知已,不生高心,口亦不出二种之言。是名如来三十二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无上如来叵思议, 无有知佛所缘境,
  如来所知如虚空, 无量无称无边界。
  所说微妙第一义, 为令众生得是业,
  总持自在能问佛, 无上世尊随意答。
  “善男子,如来世尊具足如是三十二业,则能调伏无量众生。善男子,如来世尊虽为众生说是诸业,而如来业真实无量不可称计。善男子,如来业者,一切世间所有众生,不能思惟,不能了知,不能宣说。如是业者,悉能等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何以故?十方诸佛悉平等故。善男子,诸佛所说,观察众生及佛世界,解脱涅槃等无差别。佛观法界皆一味已,转不可转正法之轮。
  “善男子,譬如善识真宝之匠,于宝山中获得一珠,得以水渍从渍出已,置酢浆中从酢浆出已,置之豆汁意犹不已复置苦酒,苦酒出已置众药中,从药出已以氀毼磨,是名真正青琉璃珠。善男子,如来亦尔,知众生界不明净故,说无常、苦及以不净,为坏贪乐生死之心。如来精进无有休息,复为演说空无相愿,为令了知佛之正法。如来精进犹不休息,复为说法令其不退菩提之心,知三世法成菩提道,名大珍宝良祐福田。是故当知,如来诸业不可思惟,不可称量,不可宣说。如来具足三十二业,虽知己身犹如虚空,而于世界示现其身,亦复宣说不可说法,永断一切心之因缘,悉知一切众生心界,亦知一切菩萨境界。善男子,如来世尊真实业者,终不断绝菩萨授记,是名如来真实之业。”
  尔时,世尊说是业时,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雨于无量无边香华。诸在此坊天人大众、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闻如来业心大欢喜,复以种种香华、伎乐、宝幢、幡盖供养之具而供养佛。其中或以周罗宝顶、宝发手玔、杂宝璎珞、日珠、月珠、指环珠带、宝佩发饰,或以耳环以奉如来,谓青琉璃及莲华珠、金翅鸟珠、阎浮宝珠、帝释宝珠、火珠、光珠、无量光珠、无量色珠、柔软净珠、金刚宝珠及白真珠;复以杂香,所谓末香、金沙和杂栴檀之香、多伽罗香、沉水弥佉多摩罗跋香;复散诸华,所谓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拘毗陀罗华、波利质多罗华、乐华、娑罗华、大娑罗华、百叶华、千叶华、饶叶华、大光华、香叶华、乐香华、乐见华、无量色华、无定色华、水生华、优波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陆生华、婆利师华、摩梨华、须曼那华、育坻华、檀内伽梨华、阿提目多伽华、瞻婆华、阿叔迦华,种种伎乐,种种幢幡盖。十方界诸来菩萨,各升虚空宝坊之上,放身投下供养于佛,投身散已其身不现,化七宝网遍覆其上,复现其身在珠网中。尔时,十方一切诸佛,各各遣一波利之树,以用供养释迦如来,以佛力故,一一诸树各至宝坊庄严其处。
  尔时,会中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四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四
  尔时,世尊举身顾眄观诸大众,如象王迴而作是言:“诸善男子,谁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坏、灭没、损减,以待弥勒成正觉已,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
  是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诸法神通自在王,即从坐起,胡跪合掌而作是言:“世尊,我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坏、灭没、损减,以待弥勒成正觉已,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
  尔时,众中有一魔王,名曰神通,其所住国名四天下,语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汝今安置如是供具并及宝坊,置何器中而守护之令不毁坏?”
  “善男子,凡言器者,性是无常,而我此身常住无变。善男子,汝今应当谛观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