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单译经
- 大乘密严经
大乘密严经
大乘密严经卷中
妙身生品第二之余
尔时普贤众色大光菩萨摩诃萨。与诸同类持世菩萨。持进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神通王菩萨。得大势菩萨。圣者月菩萨。金刚齐菩萨。大树王菩萨。虚空藏菩萨等。乃至摩尼宝殿无量诸天。密严土中诸佛子众。并余佛国来听法者。闻说密严微妙功德于法尊重。决定转依恒居此土不生余处。然皆愍念未来众生。普欲为其而作利益遂共同心。白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尊者愿为我说。一切世间若干色像谁之所作。如陶工埏埴而造瓶等世间众像。为如是作为不然耶。又如伶人击动丝竹匏木之类繁会成音。一切世间岂亦如是。如随一物有三自性。世间众物已成体相。若未成者。此岂咸在一物中乎。为夜摩天兜率陀天他化自在及以大树紧那罗作。为是善现色究竟天螺髻梵王无色天作。为是一切诸天主等同心戮力而共作耶。为是此方及他方中诸佛菩萨以变化力。作是一切世间众像。而于此中起诸迷惑。是迷惑见如阳焰水。譬如瓶处为德所依。一切世间住于处者。非诸德者系属于德。亦非是德依于德者。展转合故众德集成。如是世间若干色像。为唯惑乱为有住耶。或有言是大梵天王那罗延天自在天作。或谓力沙迦拏提那劫比罗仙自力而作。或有妄执从于胜性自然及时。无明爱业而得生起。诸天仙等及余一切修世定人悉怀疑惑。为无有体如幻如梦。如热时焰如乾闼婆城。无始分别有能所取。如蛇二首如起尸行。亦如木人因机动转。空中垂发旋火轮耶。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以偈答曰。
世间众色像 不从能作生
非是矩鞞罗 因陀罗等作
亦非大施会 祠祭之福果
毗陀所说因 互违无定义
亦复非无有 能持世间因
所谓阿赖耶 第八丈夫识
运动于一切 如轮转众瓶
如油遍在麻 盐中有碱味
亦如无常性 普遍于诸色
沉麝等有香 日月光亦尔
非能作所作 非有亦非无
远离诸外道 一异等众见
非智所寻求 不可得分别
定心无碍者 内智之所证
若离阿赖耶 即无有余识
譬如海波浪 与海虽不异
海静波去来 亦不可言一
譬如修定者 内定清净心
神通自在人 所有诸通慧
观行者能见 非余之所了
藏识亦如是 与转识同行
佛及诸佛子 定者常观见
藏识持于世 犹如线贯珠
亦如车有轮 随于业风转
陶师运轮杖 器成随所用
藏识与诸界 共力无不成
内外诸世间 弥纶悉周遍
譬如众星象 布列在虚空
风力之所持 运行常不息
如空中鸟迹 求之不可见
然鸟不离空 颉颃而进退
藏识亦如是 不离自他身
如海起波涛 如空含万象
藏识亦如是 蕴藏诸习气
譬如水中月 及以诸莲花
与水不相离 不为水所著
藏识亦复然 习气莫能染
如目有童子 眼终不自见
藏识住于身 摄藏诸种子
遍持寿暖识 如云覆世间
业用曾不停 众生莫能见
世间妄分别 见牛等有角
不了角非有 因言兔角无
分析至微尘 求角无所有
要待于有法 而起于无见
有法本自无 无见何所待
若有若无法 展转互相因
有无二法中 不应起分别
若离于所觉 能觉即不生
譬如旋火轮 翳幻等众事
皆因少所见 而生是诸觉
若离于所因 此觉即无有
名相互相系 习气无有边
一切诸分别 与意而俱起
证于真实境 习气心不生
从于无始来 沉迷诸妄境
戏论而熏习 生于种种心
能取及所取 众生心自性
瓶衣等诸相 离心无所有
一切唯有觉 所觉义皆无
能觉所觉性 自然如是转
习气扰浊心 凡愚不能见
如海风所击 波浪无停止
心为境风动 识浪生亦然
种种诸分别 自内而执取
如地无分别 庶物依以生
藏识亦复然 众境之依处
如人以己手 还自摩握身
亦如象以鼻 取水自沾沐
复似诸婴儿 以口含其指
如是自心内 现境还自缘
是心之境界 普遍于三有
久修观行者 而能善通达
内外诸世间 一切唯心现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说此语竟默然而坐。住无处所微妙之禅。游法界门入诸佛境。见有无量佛子当来此国住修行地。便从定起放大光明。其光普照欲色无色无想天宫。是光明中复现无量殊胜佛土。有无量佛相好庄严。随诸世间之所欲乐而为利益。皆使受持密严名号。彼诸佛子互相观察而作是言。密严佛土能净众福灭一切罪。诸观行人所住之处。于诸佛国最上无比。我等闻名心咸悦乐可共俱往。时诸佛子各从所住而来此国。尔时净居诸天与阿迦尼吒螺髻梵王同会一处。咸于此土佛及菩萨生希有心请梵王言。天主。我等今者咸兴是念。何时当得陪侍天王诣密严土。尔时梵王闻是语已。与诸天众遽即同行。中路迟回罔知所适。梵王先悟作是思惟。密严佛国观行之境。若非其人何阶可至。非是欲色无色诸天及外道神通所能往诣。我今云何而来至此。复自念言。或天中天。假吾威力而能亟往。作是念已发声归命。即时见有无量诸佛在于道中威光照曜。时螺髻梵王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当何所作。而能速诣密严佛土。佛告之言。汝可退还。所以者何。密严佛国观行之境。得正定人之所住处。于诸佛刹最胜无比。非有色者所能往诣。时螺髻梵王闻佛语已。与诸天众寻还天宫。尔时净居诸天共相议言。螺髻梵王。有大威力而不能往。当知此土最为殊胜。但是得如幻三昧。诸观行人所行之境。如是称扬密严功德。其声展转靡不传闻。尔时诸佛子众来此会者。闻是语已益加欣敬。白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我等于法深怀渴慕。惟愿大明为我宣说。金刚藏言。佛所说法谁能具演。唯除如来之所护念。夫如来者于观行中最胜自在。所有境界不可思议。云何可为非观行人开示演说。时持进菩萨及须夜摩诸佛子等。复共同声请言速说。尔时神通王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慈氏菩萨。紧那罗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众。复作是言。善哉仁者。愿速为说。是时复有无量诸天。于虚空中作天妓乐同心劝请。当尔之时螺髻梵王。承佛威力而来此会向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而说偈言。
今此诸大会 严饰未曾有
悉是尊弟子 聪慧无等伦
皆于尊者处 渴仰而求法
我今犹未知 所问为何等
为问憍罗婆 胜堕及顶生
乃至盛年马 转轮王所作
为问甘蔗种 千弓持国王
欲色无色中 人天等之法
为问菩萨行 独觉及声闻
乃至阿修罗 星象等众论
惟愿如其事 次第而演说
我等及天人 一心咸听受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告诸大众。汝岂不闻螺髻梵王净居天众。及诸佛子勤心请法。尔时解脱月菩萨。无尽慧菩萨。虚空王菩萨。持世菩萨。得大势菩萨。观自在菩萨。陀罗尼自在菩萨。宝髻菩萨。天冠菩萨。金刚手菩萨。寂静慧菩萨。宝手菩萨。及余无量诸亿土中俱来佛子。咸共瞻仰金刚藏尊。而说偈言。
过去及未来 如来清净智
尊于佛亲受 明了心不疑
此众皆乐闻 愿尊时演说
尔时金刚藏三昧王。普观大众。以偈答曰。
如来所说法 非我具能演
唯除佛菩萨 威神之所护
我今至心礼 自在清净宫
摩尼宝藏殿 佛及诸佛子
我以敬心说 如来清净智
绍隆佛种姓 汝等应听受
非说过去等 最胜诸王法
但示于密严 如来之种姓
佛智甚微妙 牟尼胜功德
正观之所行 离诸心妄计
是故非我力 能演此甚深
但以佛威神 从佛而听受
此智最微妙 是诸三昧花
佛在密严中 正受而开演
远离诸言说 及以一切见
若有若无等 如是四种边
是名最清净 中道之妙理
密严诸定者 于此能观察
离着而转依 速入如来地
尔时会中诸佛子众。闻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说是语已。稽首恭敬而白之言。我等于法深生爱乐。如渴思浆如蜂念蜜。今此会中诸佛子众。于深定智皆得自在有大神力王诸世界。愿闻如来所说之法。唯愿尊者以梵音声因陀罗声。及以如来众所悦可深远之音。演殊胜义令得显了。金刚藏菩萨言。如来所说语义真实希有难见。譬如空中无树等物而见其影甚为希有。如来所说希有亦然。如空中风及以鸟迹无能见者。牟尼所说种种义趣。难可得见亦复如是。世间之法有智慧者。能以譬喻分明显说。佛口所宣过诸譬喻非言所及。我之所见譬如梦境乾闼婆城。今此会中诸观行者有大智慧。于真实义已得明了。我今云何能为是人。说不思议诸佛境界。虽然当承如来威神之力为众宣述。汝诸佛子咸应谛听。如来所说文义相应。出过心意非喻所及。譬如妙花众蜂竞采。先至之者取其精粹。后来至者但味其余。如是如来得法精粹。我味其余为众说耳。即说偈言。
天中天境界 增悦诸明智
非心口所能 度量分别说
为欲普降伏 世间憍慢心
云同人之形 佛相为严饰
圆光及足轮 种种皆成就
游处诸宫殿 人天具所瞻
如来四时中 常依密严住
而于诸世界 现生及涅槃
淳善少减时 恶生及浊乱
随诸众生类 所应而利益
业用无暂停 密严恒不动
密严无垢处 观行者所依
恶生浊乱时 显示如来相
譬如净满月 影遍于众水
如是诸色像 普现于世间
如来净智境 智者所观见
以诸众生类 所乐各不同
佛以种种身 随宜而应化
或见大自在 或见毗纽天
或见迦毗罗 住空而说法
或见毗陀者 或复见常行
或见娑旦那 鸠摩及尸弃
罗睺熟部等 乃至紧那罗
甘蔗月种王 一切所瞻奉
金刚等众宝 乃至于铅锡
皆由佛威力 随应而出生
天女及龙女 乾闼婆之女
治容而进趣 不能惑其心
欲界中诸境 如来已降伏
色无色亦然 无有能迷动
无想诸定者 未离于惑缠
非安非清净 退堕而流转
有身者所生 非如密严国
密严微妙土 清净福为严
解脱知见人 最胜之依处
十种大自在 力通三昧法
如佛而严饰 意生之妙身
修行于十地 施等波罗蜜
众相以庄严 其身甚清净
远离于分别 亦非无觉了
无有我意根 慧根常悦乐
施等诸功德 净业悉圆满
得佛胜所依 密严之净国
此土最微妙 不以日为明
诸佛及菩萨 舒光而普照
其光甚威曜 逾于百千日
无有昼夜时 亦无老死患
密严最胜处 诸天所希仰
最上修行者 地地而进修
了知一切法 皆以心为性
善说阿赖耶 三性法无我
其身转清净 而来生此国
胎生品第三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螺髻梵天王言。天主当知。众生之身九物为性。有为众相恒共迁动。大种诸色微尘之聚。以诸不净精血合成。为无量业常所缠覆。譬如毒树扶疏蓊郁。贪恚及痴而共增长。经于九月或十月余。业力驱驰生机运动。从于产门倒首而出。烦冤逼迫受无量苦。天主。此诸众生或从人中。或从畜生饿鬼罗刹阿修罗等而来生此。或有曾作转轮之王。乃至天中威力自在。或是持咒外道仙人并其眷属。或修禅者退失禅定。从如是等处而生此中。既生之已诸根长大。随所亲近宿习因缘而造诸业。复因此业轮回诸趣。若有智者遇善知识闻法思惟而得解悟。不著文字离诸分别。入三脱门见法真理。最上清净最上上清净。而来住此密严佛国。于无量亿诸佛土中随宜应现。天主。如是生者永得解脱生死险趣。名为丈夫名为智者。亦复说名天中之天。诸佛子众所共围绕。天主。胎藏之身虚伪不实。非自性生亦非无明爱业所生。何以故。无明爱业因相而有。若能了达悉灭无余。亦无名字及以分别。斯人即生密严佛土。天主。若诸定者住于三昧。心有攀缘即为色声之所诳惑。而生取着不能坚固。此即名为散动之道。是三昧力生于欲界及色无色。乃至无想众生之处。是人即为三昧所缚。若住三昧善调其心离能所取。离二取已心即不生。是名真实观行之者。若欲生于密严佛国。常当住此真实三昧。
显示自作品第四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螺髻梵天王言。天主。心有八种或复有九。与无明俱为世间因。世间悉是心心法现。是心心法及以诸根。生灭流转为无明等之所变异。其根本心坚固不动。天主。世间因缘有十二分。若根若境能生所生刹那坏灭。从于梵世至非非想皆因缘起。唯有如来离诸因缘。天主。内外世间动不动法。皆如瓶等坏灭为性。天主。诸识微细迁流速疾。是佛境界非诸世间仙人外道所能知见。众仙外道为爱所缠。不能了知心相差别。天主。假使有人勉意勤行。歌赞祠祀毗陀之法而祭于天。经于一月或满四月。如是一岁至于千岁。生于梵境终亦退还。天主。汝不知耶。三毗陀行所得之果。譬如芭蕉性不坚固。天主。密严佛土是诸如来解脱之处从智定得。若乐解脱应善修行。天主。密严中人无有眷属生死之患。其心不为诸业习气之所染着。如莲花出水。如虚空无尘。如日月高升净无云翳。一切诸佛恒共摄受。沐净戒流饮智慧液。得真实解度生死岸。天主。众生身中诸界五蕴识等众法。皆无所有。眼色为缘而生于识。譬如因木火得炽然。天主。一切境界随妄识转。如铁动移逐于磁石。又如阳焰乾闼婆城。是诸渴鹿愚幻所取。此中无有能造等物。但是凡夫心之变异。天主。如干城之中人众往来驰骛所作见而非实。众生之身进止云为亦复如是。如梦中所见寤即非有。世间之人见蕴等法。觉心明照本来寂静。天主。地等和合微尘之聚。若离于心即无所得。世间诸物可持举等。孰非大种之所合成。譬如风痰病缘惑乱见种种物。又如起尸无能作者。世间诸法悉亦如是。汝诸佛子应勤观察。天主。一切世间动植之物。譬如水沫共聚成形。瓶衣等想同于阳焰。苦乐诸受犹如浮泡。行如芭蕉中无有坚。识如幻事虚伪不实。天主。三界之中动不动法。同于梦境迷心所现。亦如幻事乾闼婆城但诳愚夫。若诸佛子于如是法。能正觉知心无所畏。以智慧火焚烧一切。诸患因缘。即生妙乐密严之土。天主。一切世间皆无有相。相为系缚无相即解。相是心境心境不实。真实之法是智境界。远离众相非心所行。天主。一切诸相是三界法。色声等法名之为相。诸根境界一切众生系缚之因。若能于相而不贪着。众缚悉除安乐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