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单译经
- 佛说海龙王经
佛说海龙王经
施上戒清净 忍力慈心尊
精进勤御义 礼乐禅脱门
心净光慧智 严明奋威神
现在示解脱 故来除垢尘
施以甘露安 道御罄众秽
无尽德如空 慧海愿降海
所说具足要 讲叹度无极
施眼明清净 一切人中上
叹颂深义句 愍人光无伦
等祠所宣普 降伏诸异道
施以法无悭 讲经净恣尘
赞叹实慧光 道财敷演珍
见谛莫不受 正观断结着
不动如山根 愿稽首导师
诸天金翅鸟 须伦真陀罗
迦留鸠垣师 愿稽首足下
尊相三十二 无比妙善现
体柔紫金色 爪足下安平
妙响如哀鸾 其声踰梵天
大音超三千 稽首柔软音
根调心寂寞 犹如月电光
言诚常平等 愿稽首乐法
已度老病苦 救一切令脱
得胜伏众魔 灭除生现尽
无著蠲尘劳 为诸天所敬
归尊普救护 导师开化众
十德六度品第十一
于是王女及诸龙后无善神凤凰神山神甜柔神后共赞佛已。一切同等皆发无上正真道意。脱身璎珞用散佛上。佛与众俱降于大海。到其海城诣海龙王庄严大殿坐师子座。时诸菩萨及比丘众。各各次坐其座。于时海龙王与中宫眷属俱见佛坐已。手自斟酌寂然饮食。无央数味供养佛及比丘僧。饮食毕讫行澡水竟。坐佛前听经。及诸天龙神香音神无善神凤凰神山神甜柔神。释梵四天王及十方诸来会菩萨。于是佛见众会坐定。从身放光。光名善度脱法柔和。悉照大海诸居之类上中下品。普自见佛欢喜踊跃愿乐闻法。各以恭敬遥稽首佛。尔时世尊告海龙王。猗世间者作若干缘。心行不同罪福各异。以是之故所生殊别。龙王。且观众会及大海若干种类形貌不同。是诸形貌皆心所画。又心无色而不可见。一切诸法诳诈如是。因或兴相都无有主。随其所作各各自受。譬如画师本无造像。诸法如是而不可议。自然如幻化相皆心所作。明者见诸法因或兴相。则当奉行。诸善德者。其解或相兴成诸法荫种诸入。当欢喜悦得好端正。龙王。具观如来之身。以百千福而得合成。超于众会普现巍巍。其百千德由得自在。而使梵释覆蔽不现。观如来身目不敢视。当其威光察诸大士。色身相好庄严具足。皆以善德挍饰其体。佛语龙王。仁所严净皆因福成。诸释梵天龙鬼神香音神无善神凤凰神山神甜柔神。所有庄严皆因福生。今此大海若干种身。善恶大小广狭好丑。强羸细微皆自从心而已获之。为若干貌悉身口意之所作为。是故龙王。自护身行救济罪福。当作是学。汝等以护身行救济罪福。奉行诸善得成佛道。灭弃邪见不住有常无常之见。当求众祐已殖供养。因供养故。当为诸天世人所敬。佛语龙王。菩萨有一法皆断一切恶趣众难。何等为一。专察妙法。云何正谛。入于法乐多观善法。不听诸恶众邪之想。已断恶法奉行众善。在在所生与佛菩萨贤善性俱。佛言。何等善事已立德根天人之安。不为声闻缘觉之本。立道本者志无上正真道。何谓立本。谓行十事。何谓十。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不嫉恚痴。是谓立本。
佛语龙王。人不杀生得十善寂法。何谓十。常施安隐于一切人。常乐慈心断嗔恨心。所生之处常无疾病。常种长命为非人所护。卧安寤欢未曾恶梦。不怀怨结。不畏恶趣。寿终之后得生安处。人不杀生得斯寂法。以不杀生善本之德。愿志无上正真之道。若成佛时而得自在于寿命也。佛告龙王。人不盗窃得五信法。何等五。得大富无有县官水火盗贼怨家恶子能窃取者。众所爱敬。到处寂然所至无难。患畏永除以不取之福志存慧施。殖众德本。志愿无上正真之道。以依如来无见之慧。成最正觉使立神通。佛语龙王。人不犯邪淫。得四明智所叹之德。何等四。摄护诸根离诸调戏。一切世间悉共称叹。已离邪淫无敢轻眄其妻室者。以是德本志愿无上正真之道。得大人相马阴之藏。佛语龙王。人不妄语。诸天世人以八法叹。何谓八。得面清净。语言中当一切世人所见任信。自成其证天人所敬。心怀至诚而无邪想。心意清净而无谀谄。多所欢悦无患厌者。能受禁诲无有粗言。生天上人间独见任信无有疑者。以至诚言善德之本。志愿无上正真之道。因此所行常得至诚。佛语龙王。人不两舌得五不别离。何等五。身不别离无散乱者。眷属不散。不傲他人。得信无坏见于缘报。他无坏法以行为要。得亲友和用无欺故。以是德本求最正觉。得成如来眷属无乱。一切众魔及与怨敌终不能坏如来眷属。佛语龙王。人不恶口得八清净言辞之报。寿终之后得生天上。何等八。所说如谛。所言柔软。所言如应。所言和顺。所言能受。所言光曜。所言众人莫不承乐。所言众所不讥。因是德本。志愿无上正真之道。得成如来音声超梵。佛语龙王。人不绮语得三正行。何等为三。常为众明诸等敬爱。心常专一入于至诚不以多言。于天上人间常得大尊不为杂碎。以是德本。志愿无上正真之道。为佛所授决得成如来所言无异。佛语龙王。人不嫉妒得五威神。何等五。身口意明诸根具足。得极财富而以自恣。降伏诸冤。乐于饮食美味生活之业。福德巍巍为诸国王所见恭敬。而蒙覆盖如己所有微妙之宝。致差特家功德宿本不嫉他财。因是德本。志愿无上正真之道。成等世尊三界所奉。佛语龙王。人不嗔恚得八心欢喜法。何等为八。无害乐谛灭除嗔恚。乐于诚实心不乐诤心。乐质直安祥而和。等于圣贤常怀慈心。愍伤具足见人安悦。端正殊好众人所敬。生于梵天不以为难。心以方便哀和之故。是为八。因是八德本。志愿无上正真道意。得为如来至真等正觉观无厌者。
佛语龙王。人不邪见得十法德。何等十。志性真实得人善友。信善恶之报。若已没命不伤犯人。念行佛道心无有异。不事天神志怀质朴。舍于谀谄神咒之术。与诸天人以为朋友。不与地狱饿鬼畜生而作伴侣。与众特异功德巍巍圣道为上。离于邪见离于贪身。离于恶见都无挂碍。于圣平等。须臾之间生天上人间。是为十德法。已离邪见得本。志愿无上正真之道。近得诸佛道法。速逮神通。成为如来。佛语龙王。菩萨离于杀生而行布施。常得大富长寿无极行菩萨道。一切外怨莫能当者。已离盗窃而布施者。既饶财宝人不敢取。行菩萨道无能妨废。合聚一切功德之法。离于邪淫而布施者。后常大富妻无逸态。在于人间无敢犯者。其家女人而不色视。离于妄语而布施者。常大富有不被诽谤。以下劣人皆蒙拥护。行菩萨道言行相应所愿坚强。离于两舌而布施者。常大富有眷属不别。行菩萨道则得菩萨一切眷属质直等性。已离恶口而布施者。常大富有所言人受。行菩萨道入于众会莫不欣乐。离于绮语而布施者。常大富有所言辄行。行菩萨道断一切疑离于嫉妒而布施者。常大富有喜好衣食床卧具足。行菩萨道已所喜者。而以加施得大尊豪。离嗔恚心而布施者。常大富有威耀端正。所言说者众人爱乐。行菩萨道心无加害诸根具足。离于邪见而布施者。常大富有立于正见。生于族姓值佛世尊。行菩萨道不离诸佛。常得闻法发菩萨心。佛语龙王。是谓十善布施庄严广大。乃尔此十善行。以戒庄严以自具愿得诸佛法。以忍庄严诸相种好成佛音声。以精进庄严降伏魔怨。以佛道法有所超度。以禅庄严心意所趣而以清净。以智慧庄严除诸枉见。行慈庄严当以仁和不害众生。行哀庄严不舍黎庶。行喜庄严无懈厌心。行护庄严得无所著断诸疑结。行恩庄严劝化群萌。行意止庄严止身诸痛痒心法具足。行意断庄严断诸恶法具足善德。神足庄严神足轻举。五根庄严。坚固其行。以上精进而无放逸。以心修治除诸尘劳。五力庄严以质直心降化众怨。觉意庄严晓了诸法如本所由。八路庄严怀来正慧寂然庄严。灭除一切诸垢尘劳。以观庄严观诸法本审谛悉无。善权庄严。有数无数有为无为具足安隐。佛语龙王。取要言之。十善之德。具足十力四无所畏成诸佛法。以具足之故。于是十善之德。广普庄严常当精进。譬如郡国县邑村落丘聚。百谷药草树木华果种殖刈获皆因地立。十善之德天上人间皆依因之。若学不学及得果证。住缘觉道菩萨道。行诸佛道法皆由从之。于是海龙王白世尊曰。何谓入法门菩萨所行。入法门者。除于宿世阴盖之罪。已除阴盖得至超异。佛语龙王。菩萨有一法除诸罪盖。何等一。立于拥护不舍所说悔过首罪。复有二法除诸罪盖。何等二。常观净法。不造现在。复有三法除诸罪盖。何等三。入因缘慧具足悦心。依本净法了知本无。复有四法除诸罪盖。何等四。晓了于空。不住无想趣于无愿。慧无所造。复有五法除诸罪盖。何等五。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无识。复有六法除诸罪盖。何等六。欢喜笃信。而无狐疑。往返进止。观察审谛。所作至诚。不失正信。是为六法除诸罪盖。龙王白佛。何谓菩萨得至超异。世尊曰。菩萨有十事得至超异。何等十。常念欢悦。心性清净。善权方便。坚强精进。观察人物。行无极哀。修德无厌。博闻不惓。奉无放逸。念于道场。令得佛慧。不舍道心。是为十事。菩萨所行得至超异。
燕居阿须伦受决品第十二
于是燕居无善神白世尊曰。何谓菩萨超诸德上。佛告无善神。菩萨有八法超诸德上。何等为八。菩萨于是离于贡高为一切人下屈谦敬。受教恭顺言行相副谦顺尊长。一切德行诸法为本。所行坚强超诸善德。乐于微妙若干种施。宁失身命不求人便。见有危惧施以无畏。来归命者不以舍弃。求于一切福慧之业不以厌足。是为八法。无善神又问佛言。菩萨有几法行。得身长大面部弘满眷属繁炽意广无极。佛告燕居无善神。菩萨有四事得身长大。何等为四。不说他人所作贪嫉。作佛形像根相具足。和合离别劝令志于无上正真之道。向于众生无伤害貌。是为四事得身长大。菩萨有四事面部弘满。何等四。若干璎珞而用布施。一切所爱施而不惜。常以慈眼观于如来。见人端正不生嫉妒。是为四事得面色弘满。菩萨有四事得眷属繁炽。何等四。离于两舌未曾破坏他人眷属。见他友党代其欢喜不舍道心。并化他人令发道意。是为四。菩萨有四事意广无极。何等为四。其心清净而无谀谄除重爱欲。所在中间而无厌疲。志于微妙深入要法。一切诸法本末皆空。是为四菩萨意广无极。于是燕居无善神。与三万二千眷属。各各以若干种八千天华。散世尊上以偈赞曰。
其有于十方 人种不可量
须臾一时顷 则供养世尊
假使十方人 一切供养德
在于百千劫 等心给足人
不能及慈心 愍伤之福行
寂然极如应 供养安能报
是为诸十方 供养之奉事
发心无与等 正谛住如应
于是吾自由 立志无谀谄
已觉了本无 自致得佛道
人中尊见愍 三界无谀谄
十力证明我 解我心性行
柔软无怯弱 以离诸恐惧
布施调禁胜 持戒及忍辱
精进于定意 为应住智慧
顺从慈愍哀 常奉至诚行
加哀不为我 胜不受善决
人尊我便当 自别受佛决
吾悉不狐疑 谓不成自由
吾了了究竟 志净在于道
人中尊时笑 月英寻问曰
今何故欣笑 唯圣解说之
化度时告曰 月英具听之
吾所以示现 奋出大光明
时燕居广普 志愿尊大道
三万二千人 诸所从眷属
于百千劫中 常行菩萨道
一切志同等 当得圣佛道
当供养诸佛 等如恒边沙
所开化人民 其数复过此
其劫曰欢喜 又号净复净
得佛离寂尘 觉了至无忧
此燕居广普 当逮为法王
超出精进力 号曰帝幡幢
其世界名曰 欣乐仁庄严
衣食丰平贱 譬如兜术天
其十力寿命 七十亿万岁
满六十那术 比丘比丘尼
诸菩萨之众 有八百那术
坚住于总持 所闻悉解了
彼于欢喜劫 又号净复净
皆以如是比 当成尊佛道
开化百千人 悉使住佛道
具观是德胜 菩萨之道心
燕居无善神 彼闻佛授决
四千万大众 悉发菩萨心
三千界震动 则时雨天华
善哉总要德 心意之所持
无焚龙王受决品第十三
于是无焚龙王白佛言。一切诸法皆无所住亦无有人。何有受决者。谁当成至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乎。佛言如是。如仁所言。一切诸法皆无所住。亦无有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凡夫愚人处于颠倒。住吾我人无人起人想。菩萨发大哀为除颠倒。去吾我人被觉德铠。此正士等晓了诸法无吾我人。开化诱立吾我人命。属仁所云谁受决者。诸仁等解人空无我。则为受决。一切法等观诸法寂则为受决。诸佛国等而无所取。心净无垢则为受决。慧观诸佛等诸佛道不坏法界。则为受决。于诸魔众等一切魔。于尘无尘了心本已。则为受决。无名无相无应不应。无念不念不受不舍。则为受决。佛语龙王。其心意识无所住立。则为受决。诸法如是。以无因缘诸法本谛。觉了诸法平等无异。则成无上正真之道。究竟求本无有受决及成佛道。若受决者。若受决已。所以者何。诸法无形本末悉断皆无有主。一切诸法从因缘转。诸法如空。无从生相故。诸法无从生相。无所至相故。诸法无所从来。计本空故。诸法无所至。未发起故。诸法无所住。不可得处故。诸法悉空。用无身故。诸法无著。用无猗故。诸法无所猗。不可动故。诸法不可动。无处所故。诸法皆愚。用自然故。诸法自然。无言教故。诸法无言教。无色像故。诸法无色像。用无念故。诸法无念。无因缘故。诸法无因缘。无所行故。诸法无所行。用寂然故。诸法寂然。无受阴故。诸法无受阴。本净空故。诸法脱相。用无二故。诸法无二。用本一故。诸法本一。离若干故。诸法等无差特。用等觉故。佛语龙王。解诸法等无受决者。不成等觉。且观于是如来坚固兴无极哀。及诸菩萨劝乐之力。诸法如是以无央数为人解说。合会有数于诸法观。无解脱人法亦不度。人如法者人亦如也。道亦如也。佛亦如也。决亦如也。诸法亦如也。故曰如来了于本无。住本无故。而不可动故曰本无本无像。本无坏。解了本无故曰如来。以如来故等住本无。诸法如是等如本无住。是为如来等住之地。其有菩萨闻是说者。不恐不怖不畏不难。以是如来等住之地。为人解说。佛说是时。三千菩萨皆得法忍。阿耨达龙王欢喜踊跃。以白珠璎珞价当是世。而覆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