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华手经

  我于法出家  父母勿障碍
  出家佛所赞  是众乐之本
  欲得帝王乐  生天及财富
  欲求功德慧  当于法出家
  父母今尊贵  本行施戒故
  更造功德本  当得为法王
  本行施戒忍  今得为人王
  若欲增长善  今可行出家
  人受福报尽  后堕诸恶道
  起重罪业故  不能值诸佛
  若人舍余福  出家行善法
  则能离八难  常得值诸佛
  见佛速得信  以信生恭敬
  敬心顺行道  疾得成菩提
  若欲离诸难  当远恶知识
  随我学出家  是众乐之本
  诸天龙鬼神  及乾闼婆等
  无能作障碍  令我不出家
  若欲作障碍  徒自起罪业
  如大力象王  坏琐能随意
  我今亦如是  断弃贪爱缚
  断已当出家  无人能转者
  父母敬其德  默然听出家
  即右绕已去  迳往诣佛所
  诣佛出家已  无量众生闻
  心皆生信乐  随王子出家
  王子善知识  无量长者子
  信佛法微妙  皆共行出家
  王闻子出家  亦舍国尊位
  即与八十亿  七十那由他
  如是等眷属  悉共行出家
  尔时王夫人  闻王出家已
  与八万婇女  亦共行出家
  皆随此王子  而发大乘心
  如是赞出家  谁不随学者
  舍利弗。汝谓是得念父种善根王为异人乎。勿造斯观。即我身是。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时王及大臣  婇女诸眷属
  二万一千岁  俱净修梵行
  命终时彼佛  处众而微笑
  与彼王授记  说其本行愿
  是王修梵行  深发大乘愿
  终不堕诸难  常生无难处
  是王无量劫  供养无数佛
  贤劫成世雄  号曰释迦文
  是王诸眷属  得念等比丘
  释迦文佛所  出家为弟子
  皆净修梵行  终还得人身
  于佛灭度后  广分布舍利
  斯等于末世  佛法将灭时
  还得共听闻  我今所说经
  佛慧净无碍  演智光所说
  诸有所言论  终归皆真实
  若人闻是法  深信衣毛竖
  则不生狐疑  我未得受记
  若人在末世  于深法得忍
  便应作是念  我闻法王说
  比丘比丘尼  诸清信士女
  能乐是深法  我皆与授记
  佛说此法时  于大众会中
  具满八十亿  七十那由他
  皆得柔顺忍  为小法王子
正见品第二十四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所言正见为何谓也。舍利弗。其正见者。无高无下等观诸法。又是见者等不异故。故名正见。何谓为等。眼即涅槃不离眼有涅槃。眼及涅槃是二同等。以何故等。非眼眼等。非涅槃涅槃等。何以故。眼中无眼。涅槃中无涅槃。眼中无涅槃。涅槃中无眼。眼及涅槃无二无别。无二别故故名为等。耳鼻舌身意等即涅槃。不离意有涅槃意及涅槃是二同等。以何故等。非意意等。非涅槃涅槃等。何以故。意中无意。涅槃中无涅槃。意中无涅槃。涅槃中无意。意及涅槃无二无别。若无分别是法即空。空即同等。是名正见。又舍利弗。是正见故名为正见。于是正中无有邪相。故名正见。复次是见无称无量故名正见。云何名为坏正见相。舍利弗。如是诸经违逆不信。不受不赞不如说行。名坏正见。又舍利弗。分别诸法此则名为深坏正见。何以故。无分别者即得正见。如经中说。若圣弟子不念地相。亦复不念此地彼地。我在地中地在我中。不念余大水火风等。不念梵世光音遍净。不念广果无诳无热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不念涅槃。亦复不念此彼涅槃涅槃中我我中涅槃。舍利弗。又正见者无一切见。何以故。诸有所见皆是邪见。无一切见即是正见。舍利弗。又正见者不可言见。何以故。一切言说但空音声。或人于此而生贪着。舍利弗。又如如来所知正见。于是见中无有邪见。何以故。一切言说皆住如中。如不可说言说亦然。舍利弗。一切身业亦复如是安住如中。无正无邪无有分别。舍利弗。一切诸业皆住如中。非正非邪无有分别。一切业报亦住如中。如业相说。是故如来真实说者。作如是言。若有作业必有业报。业报随业。如是舍利弗。是智名为分别五道。五道智者皆是非智。一切五道从非智生。舍利弗。菩萨闻是不应惊畏起退没也。舍利弗。有四种法。若习近者。增长愚痴不生智慧。何谓为四。读讽修习外道经典。是增愚痴不生智慧。亲近修习诸邪见法。是增愚痴不生智慧。乐决断事。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斯诸深法与空相应。不受不读亦不正观。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是名为四。舍利弗。违此四法能生智慧应当修习。何谓为四。修习正见能断邪见。是第一法。能破愚痴得生智慧。若有读诵外经典处。修净行者当远舍离不应止住。是第二法。能破愚痴得生智慧。舍利弗。若诸住处有断事人。修净行者不应同止。若欲住者但说正道莫杂非法。以灭是事安隐同行。亦为折伏非法者故。亦和合僧不令坏故。是第三法。能破愚痴得生智慧。舍利弗。斯诸深经一心听受。如说修行为人敷演令法久住。是第四法。能破愚痴得生智慧。是名为四。舍利弗。菩萨法者。深行惭愧持戒律净。不起业故。菩萨应生无所畏心。庄严愿故。菩萨常应修大人行起大进行不懈息故。
叹教品第二十五
  佛告舍利弗。菩萨若为拥护正法了达真论。问我弟子。如来尔时甚为庆慰。何以故。继佛种故。是故汝等声闻弟子。应为菩萨演说正法示教利喜。当得无量无边福德。舍利弗。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念佛念法亦念如来。为求法故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受诸勤苦。以如是念为菩萨说乃至一偈。又作是念。此诸菩萨或闻是法示教利喜。当种善根修习佛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断无量无边众生无始生死诸苦恼故。而为说法。所得福德。假令有形若四天下。所有众生皆得人身。于此福德各持一分。搏若须弥山。而此福德犹不灭尽。又舍利弗。置四天下若小千中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假令一时皆得人身。各以一器大如须弥。于此福德盛满而去。犹不灭尽。舍利弗。我诸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菩萨说一四句偈示教利喜。得是无量无边福德。舍利弗。是诸菩萨若知此人为其说法。得大利益故能得成尔所佛法。又能增长佛之智慧。若以顶戴及肩荷负。一切乐具而供给之。乃至得成无上菩提。先为说法令见四谛。舍利弗。是诸菩萨虽作如是供给利益未报其恩。何以故。由此人故能见无量无边佛法。是故当知为诸菩萨讲说法者其恩难报。舍利弗。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曰普守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七万岁。其声闻众有三大会。初会说法八十那由他人皆得成道。中会说法六十那由他人。后会说法四十那由他人亦皆得道。舍利弗。彼佛灭后正法住世满四千岁法欲灭时。有一比丘名曰妙智。利根聪达多闻智慧。时阎浮提王名曰欢喜。王所住城亦名欢喜。其城纵长十二由旬广七由旬。丰乐安静人民充满。时此城中有一长者名曰柔软。长者有子名曰利意(丹喜)。诣妙智所于一面坐。妙智比丘即时为说菩萨之法。是长者子闻法欢喜。即持宝衣价直亿金以为供养。作如是言。善哉法师。所说微妙愿顾我舍说如斯法。当令我等获大利益。法师法施亦复大果。我从今日当尽形寿。供养衣服饮食汤药资生所须。并及法师同意徒友。我亦尽形供养供给。妙智比丘可言善哉。时长者子头面礼足右绕已去。于后妙智往诣其舍。教化利意(丹喜下同)父母眷属。皆令志求无上菩提。是长者子以此福德。经历无量阿僧祇劫未曾离佛。常得闻法。遇善知识。舍利弗。汝谓利意是异人乎。勿造斯观即我身是。时利意父柔软长者迦叶佛是。舍利弗。汝意谓是利意父母家内眷属。于无上道有退转乎。勿造斯观。何以故。是诸人等皆已必定无上菩提。今于我所净修梵行。吾即为授无上道记。舍利弗。妙智比丘即于彼身而般涅槃。若此比丘不以小乘入涅槃者。但为利意一人说法福德因缘应成佛道。况乃复为柔软长者及诸眷属说法福德。舍利弗。若是比丘不入涅槃。不见世界所有一切供养之具能报其恩。何以故。我从妙智得闻法故。逮大净妙甚深佛法。是故当知。若人能为菩萨说法示教利喜。必获无量无边福德。何以故。菩萨发心为起无量利益事故。舍利弗。譬如大海初渐起时。当知皆为有价无价摩尼宝珠作所住处。此宝皆从大海生故。菩萨发心亦复如是。初渐起时。当知便是诸智慧宝之所生处。若有世界及出世界有漏无漏有为无为若垢若净一切法器。舍利弗。譬如大海初渐起时。当知便为大身众生作所住处。从中生长滋育繁茂。菩萨发心亦复如是。初渐生时。当知便为无量无数大智慧身大善根身诸众生身作所住处。皆依是心渐得增长。舍利弗。譬如大海初渐起时。当知便为诸大龙王作所住处。其大龙王不为金翅之所吞食。双翼扇风亦不能恼。是诸龙王从大海出。能起大云覆八万洲。普注洪泽无不沾洽。舍利弗。菩萨发心亦复如是。初渐生时。当知便为成佛道时大菩萨龙作所住处。是大龙王不为金翅之所吞食。如是菩萨住深佛法。魔若魔民不能得出。是大龙王不为金翅翼风所恼。若欲恼者即时消灭。菩萨如是。魔若魔民不能恼坏。欲生恼心即皆消灭。能坏魔缚魔业魔事。舍利弗。是大龙王从大海出。于四天下及八万洲。普降慧泽皆令沾洽。卉木丛林百谷药树皆得生长。亦令二足四足众生无饥渴想。降此雨已还处本宫。大菩萨龙亦复如是。从佛法出。能于三千大千世界城邑聚落雨大法雨。能断无量无数众生三种渴爱欲爱色爱及无色爱。舍利弗。譬如大海初欲成时。于四天下八万诸洲。所有流水及大小雨江河泉源流入其中。皆悉能受不增不减海法应尔。种种水入皆舍本名俱名海水。皆失本味同为一碱。菩萨发心亦复如是。从初欲成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具足佛法。能以智慧断众生疑。诸大论师福德智慧善根已成若未成者佛为断疑。皆失本称但同一号名佛弟子。如大海水等一碱味。我诸弟子同得离欲一解脱味。舍利弗。譬如大海渐次转深。若大海水初便顿深。诸求宝者无能得入。以渐渐深乃至无等故成大海。诸菩萨心亦复如是。初发意时渐渐转深乃成无等。舍利弗。是菩萨心渐渐深者。是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其甚深者。所谓波若波罗蜜是。无等深者诸佛法也。舍利弗。若菩萨道初便顼深证于实际。无量众生求法宝者则不能入。舍利弗。譬如大海所以成者。皆为利益一切世界。菩萨发心亦复如是。从初已来皆为利益一切世界。舍利弗。譬如大海初渐起时有宝洲性。菩萨发心亦复如是。初便渐有念处正勤四如意足根力觉道及诸禅定背舍三昧法宝洲性。舍利弗白佛言。希有世尊。能乐说是大海诸喻。以明菩萨发心福德无量无边。佛告舍利弗。菩萨心者。非大海喻所能知也。何以故。是心深发大愿庄严。如来若说此心福德。若满一劫若过一劫犹不能尽。何以故。诸菩萨等发如是心能成大事。难胜难坏最上最妙。能与众生一切乐具。转三界苦生大智慧。难测崖底无所障阂大智光明。舍利弗。以要言之。诸菩萨心所成大事说不可尽。舍利弗。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渐起时。当知便为其中所有一切众生作依止处。菩萨如是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便为无量众生得智慧故。舍利弗。譬如须弥山王初渐起时。当知便为无量诸天作所住处。因是山王。忉利诸天便能破坏阿修罗众。菩萨如是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道成佛能为无量无数弟子作依止处。如忉利天因须弥山则能破坏阿修罗众。如是众生因如来故能坏魔众。舍利弗。譬如铁围山王初渐起时。当知便为其中众生。障蔽八哆呵婆罗风便不能坏。菩萨如是初发无上菩提之心。渐次转高坚固难沮。当知能为亲近菩萨所有众生。障诸魔风使不恼坏。舍利弗。如雪山王初渐起时。当知便为诸药草木依止生处。菩萨如是。初生之时。便为无量无数众生。习诸法药坏烦恼疾。舍利弗。譬如宝性初始生时。当知便为无量百千万亿众生作利益分。菩萨如是。从初始起大智宝性。当知便为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作利益分。舍利弗。譬如日天子宫初欲成时。当知便为照四天下八万诸洲能照能热。菩萨如是从初始起渐渐增长成佛住处。当知便为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作大法明。亦能干竭诸贪爱恚烦恼淤泥。舍利弗。譬如阿耨达池初渐起时。当知便为阿耨达龙作所住处。从此池边流四大池。皆为二足四足众生而作利益。断除渴乏生诸金宝渐入大海。是大乘法初渐起时。亦复如是。一切菩萨因是乘故。能习佛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则能流演四大法河。谓义无碍。法无碍。言辞无碍。乐说无碍。空无相无作八背舍味根力觉道。如是诸音。无量无数众生闻已。断烦恼渴。能令得证永离实际。如是舍利弗。诸菩萨心初渐起时。能成大事难胜难坏无等等事。亦大利益无量众生。令发无上菩提之心。舍利弗。如来虽作是说不能穷尽。是故当知。有人能为菩萨说法示教利喜。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数。舍利弗。我以佛眼观此福报不见边际。随向何乘皆能得到。如人施佛所种善根。乃至涅槃终不中尽。舍利弗。乃往过世。有一菩萨名曰乐法。生长王家。所闻善言皆写读诵。时此王子。为求法故游诸国邑。时有一人住深坑侧。语乐法言。王子汝来。我当相与佛所说偈。时此菩萨上坑岸上。呼其人言。咄善男子。汝当与我佛所说偈。是人答言。不空相与。乐法菩萨。身着宝衣。此衣价直二十亿金。摩尼璎珞以为咽饰。其珠价直四十亿金。是人见已心生贪着。作如是念。若此王子。与我宝衣摩尼璎珞。然后当与佛所说偈。尔时王子语是人言。为须何物当以相与。汝当与我佛所说偈。是人贪心增长炽盛。语菩萨言。若能与我所著宝衣及珠璎珞。闻佛偈已投此深坑。能如是者当先立誓。然后为汝说佛一偈。王子答言。咄哉仁者。汝欲令我投此深坑为得何利。是人答言。我无所得。但恐汝今舍此宝衣及珠璎珞。既闻偈已便生悔心。恃豪势力而还夺我。王子答言。汝但说之。我终不悔。是人即言。若不肯誓。当知汝心则为已悔。菩萨复言。汝但说之。当相随意与汝宝衣及珠璎珞。亦投深坑。是人闻誓便为菩萨说佛一偈。尔时菩萨即与宝衣摩尼璎珞。又立誓言。若我诚心。舍此宝衣及摩尼珠欢喜无悔。以是实语。当令我今从高坠下安隐平住无所伤损。作是誓已便自投身。未到地顷。四天王来徐接置地。安立而曰。咄人希有。佛所说偈甚深微妙有大利益。是人即便从高而下。到菩萨所作如是言。王子希有能为难事欲求何法。菩萨答言。我以是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道已。未度者度未解者解。未灭者灭未安者令得安。舍利弗。是人闻已便生信心。语菩萨言。还取宝衣及诸璎珞。何以故。汝服宝衣佩此珠璎正是所宜。菩萨答言。是不可也。犹如人吐岂可还食。是人白言。若不还取愿受我悔。后作佛时当见救济。舍利弗。汝谓尔时乐法王子为一偈故。脱身宝衣及摩尼珠与彼人已。又以自身投深坑者。岂异人乎。勿造斯观即我身是。尔时是人为我说偈。后于我所得信心已。作如是言。汝成佛时当度我者。岂异人乎。勿造斯观今和伽利比丘是。舍利弗。我曾一时与诸比丘。处在深涧游空经行。时和伽利在高岸上。我呼之言自投身来。信佛语故便自投身。无所伤损得六神通。舍利弗。汝且观是善根之力。是人为我但说一偈。信我语故自身归依今得解脱。舍利弗。是人以贪心为本。种诸善根尚得漏尽。况复有人信受我语。了达佛慧。说菩萨法一四句偈示教利喜。我不见此福德有尽除入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