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善男子,譬如有人,调和药汁,必当先取好清净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起菩提之心。
  “善男子,如人护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断,不能利益父母、宗亲。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舍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诸佛功德。
  “善男子,譬如大海,无能坏者。菩提心海亦复如是,诸业烦恼、二乘之心所不能坏。
  “善男子,譬如日光,星宿光明不能映蔽。菩提心日亦复如是,一切二乘无漏智光所不能蔽。
  “善男子,如王子初生,即为大臣之所尊重,以种性自在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佛法中发菩提心,即为耆宿久修梵行声闻、缘觉所共尊重,以大悲自在故。
  “善男子,譬如王子,年虽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初发心修菩萨行,二乘耆旧皆应敬礼。
  “善男子,譬如王子,虽于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不与一切诸臣佐等,以生处尊胜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不与一切二乘齐等,以种性第一故。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妙宝,眼有翳故见为不净。菩萨摩诃萨菩提心宝亦复如是,无智不信谓为不净。
  “善男子,譬如有药,为咒所持,若有众生见、闻、同住,一切诸病皆得消灭。菩萨摩诃萨菩提心药亦复如是,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菩萨愿智共所摄持,若有众生见、闻、同住、忆念之者,诸烦恼病悉得除灭。
  “善男子,譬如有人,常持甘露,其身毕竟不变不坏。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常忆持菩提心甘露,令愿智身毕竟不坏。
  “善男子,如机关木人,若无有楔,身即离散,不能运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菩提心,行即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
  “善男子,如转轮王,有沉香宝,名曰象藏;若烧此香,王四种兵悉腾虚空。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若发此意,即令菩萨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行如来智无为空中。
  “善男子,譬如金刚,唯从金刚处及金处生,非余宝处生。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唯从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一切智智殊胜境界金处而生,非余众生善根处生。
  “善男子,譬如有树,名曰无根,不从根生,而枝、叶、华、果悉皆繁茂。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无根可得,而能长养一切智智神通大愿;枝、叶、华、果,扶疏荫映,普覆世间。
  “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劣恶器及以破器所能容持,唯除全具上妙之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非下劣众生悭、嫉、破戒、懈怠、妄念、无智器中所能容持,亦非退失殊胜志愿、散乱、恶觉众生器中所能容持,唯除菩萨深心宝器。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穿众宝。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悉能穿彻一切法宝。
  “善男子,譬如金刚,能坏众山。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悉能摧坏诸邪见山。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破不全,一切众宝犹不能及。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虽复志劣,少有亏损,犹胜一切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刚,虽有损缺,犹能除灭一切贫穷。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虽有损缺,不进诸行,犹能舍离一切生死。
  “善男子,如少金刚,悉能破坏一切诸物。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入少境界,即破一切无知诸惑。
  “善男子,譬如金刚,非凡人所得。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非劣意众生之所能得。
  “善男子,譬如金刚,不识宝人不知其能、不得其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不知法人不了其能、不得其用。
  “善男子,譬如金刚,无能销灭。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一切诸法无能销灭。
  “善男子,如金刚杵,诸大力人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罗延力。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二乘皆不能持,唯除菩萨广大因缘坚固善力。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物无能坏者,而能普坏一切诸物,然其体性无所损减。菩提之心亦复如是,普于三世无数劫中,教化众生,修行苦行,声闻、缘觉所不能者咸能作之,然其毕竟无有疲厌亦无损坏。
  “善男子,譬如金刚,余不能持,唯金刚地之所能持。菩提之心亦复如是,声闻、缘觉皆不能持,唯除趣向萨婆若者。
  “善男子,如金刚器,无有瑕缺用盛于水,永不渗漏而入于地。菩提心金刚器亦复如是,盛善根水,永不渗漏,令入诸趣。
  “善男子,如金刚际,能持大地,不令坠没。菩提之心亦复如是,能持菩萨一切行愿,不令坠没入于三界。
  “善男子,譬如金刚,久处水中,不烂不湿。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于一切劫处,在生死业惑水中,无坏无变。
  “善男子,譬如金刚,一切诸火不能烧燃、不能令热。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一切生死诸烦恼火不能烧燃、不能令热。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金刚座上,能持诸佛坐于道场、降伏诸魔、成等正觉,非是余座之所能持。菩提心座亦复如是,能持菩萨一切愿行、诸波罗蜜、诸忍、诸地、回向、受记、修习菩提助道之法、供养诸佛、闻法受行,一切余心所不能持。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殊胜功德。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获如是胜功德法。是故,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已得如是大功德故。
  “善男子,如汝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汝可入此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周遍观察,则能了知学菩萨行,学已成就无量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九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
  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
  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阿僧祇宝以为其地;阿僧祇宫殿、阿僧祇门闼、阿僧祇窗牖、阿僧祇阶陛、阿僧祇栏楯、阿僧祇道路,皆七宝成;阿僧祇幡、阿僧祇幢、阿僧祇盖,周回间列;阿僧祇众宝璎珞、阿僧祇真珠璎珞、阿僧祇赤真珠璎珞、阿僧祇师子珠璎珞,处处垂下;阿僧祇半月、阿僧祇缯带、阿僧祇宝网,以为严饰;阿僧祇宝铎风动成音,散阿僧祇天诸杂华,悬阿僧祇天宝鬘带,严阿僧祇众宝香炉,雨阿僧祇细末金屑,悬阿僧祇宝镜,燃阿僧祇宝灯,布阿僧祇宝衣,列阿僧祇宝帐,设阿僧祇宝坐,阿僧祇宝缯以敷座上;阿僧祇阎浮檀金童女像、阿僧祇杂宝诸形像、阿僧祇妙宝菩萨像,处处充遍;阿僧祇众鸟出和雅音;阿僧祇宝优钵罗华、阿僧祇宝波头摩华、阿僧祇宝拘物头华、阿僧祇宝芬陀利华,以为庄严;阿僧祇宝树次第行列,阿僧祇摩尼宝放大光明。如是等无量阿僧祇诸庄严具,以为庄严。又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诸妙楼阁,一一严饰悉如上说;广博严丽皆同虚空,不相障碍亦无杂乱。善财童子于一处中见一切处,一切诸处悉如是见。
  尔时,善财童子见毗卢遮那庄严藏楼阁如是种种不可思议自在境界,生大欢喜,踊跃无量,身心柔软,离一切想,除一切障,灭一切惑,所见不忘,所闻能忆,所思不乱,入于无碍解脱之门。普运其心,普见一切,普申敬礼,才始稽首,以弥勒菩萨威神之力,自见其身遍在一切诸楼阁中,具见种种不可思议自在境界。
  所谓:或见弥勒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如是名字、如是种族,如是善友之所开悟,令其种植如是善根、住如是寿、在如是劫、值如是佛、处于如是庄严刹土、修如是行、发如是愿;彼诸如来如是众会、如是寿命,经尔许时亲近供养。──悉皆明见。
  或见弥勒最初证得慈心三昧,从是已来,号为慈氏;或见弥勒修诸妙行,成满一切诸波罗蜜;或见得忍,或见住地,或见成就清净国土,或见护持如来正教,为大法师,得无生忍,某时、某处、某如来所受于无上菩提之记。
  或见弥勒为转轮王,劝诸众生住十善道;或为护世,饶益众生;或为释天,呵责五欲;或为焰摩天王,赞不放逸;或为兜率天王,称叹一生菩萨功德;或为化乐天王,为诸天众现诸菩萨变化庄严;或为他化自在天王,为诸天众演说一切诸佛之法;或作魔王,说一切法皆悉无常;或为梵王,说诸禅定无量喜乐;或为阿修罗王,入大智海,了法如幻,为其众会常演说法,断除一切憍慢醉傲。
  或复见其处阎罗界,放大光明,救地狱苦;或见在于饿鬼之处,施诸饮食,济彼饥渴;或见在于畜生之道,种种方便,调伏众生。
  或复见为护世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忉利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焰摩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兜率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化乐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他化自在天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大梵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龙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夜叉、罗刹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乾闼婆、紧那罗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阿修罗、陀那婆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迦楼罗、摩睺罗伽王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其余一切人非人等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声闻众会说法,或复见为缘觉众会说法,或复见为初发心乃至一生所系已灌顶者诸菩萨众而演说法。
  或见赞说初地乃至十地所有功德,或见赞说满足一切诸波罗蜜,或见赞说入诸忍门,或见赞说诸大三昧门,或见赞说甚深解脱门,或见赞说诸禅三昧神通境界,或见赞说诸菩萨行,或见赞说诸大誓愿,或见与诸同行菩萨赞说世间资生工巧种种方便利众生事,或见与诸一生菩萨赞说一切佛灌顶门。
  或见弥勒于百千年,经行、读诵、书写经卷,勤求观察,为众说法,或入诸禅四无量心,或入遍处及诸解脱,或入三昧以方便力现诸神变。
  或见诸菩萨入变化三昧,各于其身一一毛孔,出于一切变化身云;或见出天众身云,或见出龙众身云,或见出夜叉、乾闼婆、紧那罗、阿修罗、迦楼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转轮圣王、小王、王子、大臣、官属、长者、居士身云,或见出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如来身云,或见出一切众生身云。
  或见出妙音,赞诸菩萨种种法门。所谓:赞说菩提心功德门;赞说檀波罗蜜乃至智波罗蜜功德门;赞说诸摄、诸禅、诸无量心,及诸三昧、三摩钵底、诸通、诸明、总持、辩才、诸谛、诸智、止观、解脱、诸缘、诸依、诸说法门;赞说念、处、正勤、神足、根、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诸声闻乘、诸独觉乘、诸菩萨乘、诸地、诸忍、诸行、诸愿,如是等一切诸功德门。
  或复于中,见诸如来,大众围绕;亦见其佛生处、种姓、身形、寿命、刹劫、名号、说法利益、教住久近,乃至所有道场众会种种不同,悉皆明见。
  又复于彼庄严藏内诸楼阁中,见一楼阁,高广严饰,最上无比;于中悉见三千世界百亿四天下、百亿兜率陀天,一一皆有弥勒菩萨降神诞生、释梵天王捧持顶戴、游行七步、观察十方、大师子吼、现为童子、居处宫殿、游戏园苑、为一切智出家苦行、示受乳糜、往诣道场、降伏诸魔、成等正觉、观菩提树、梵王劝请转正法轮、升天宫殿而演说法、劫数寿量、众会庄严、所净国土、所修行愿、教化成熟众生方便、分布舍利、住持教法,皆悉不同。
  尔时,善财自见其身,在彼一切诸如来所;亦见于彼一切众会、一切佛事,忆持不忘,通达无碍。复闻一切诸楼阁内,宝网铃铎及诸乐器,皆悉演畅不可思议微妙法音,说种种法。所谓:或说菩萨发菩提心,或说修行波罗蜜行,或说诸愿,或说诸地,或说恭敬供养如来,或说庄严诸佛国土,或说诸佛说法差别。如上所说一切佛法,悉闻其音,敷畅辩了。
  又闻某处,有某菩萨,闻某法门,某善知识之所劝导发菩提心,于某劫、某刹、某如来所、某大众中,闻于某佛如是功德,发如是心,起如是愿,种于如是广大善根;经若干劫修菩萨行,于尔许时当成正觉,如是名号,如是寿量,如是国土,具足庄严,满如是愿,化如是众,如是声闻、菩萨众会;般涅槃后,正法住世,经尔许劫,利益如是无量众生。
  或闻某处,有某菩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如是诸波罗蜜。或闻某处有某菩萨,为求法故,弃舍王位及诸珍宝、妻子、眷属、手、足、头、目,一切身分皆无所吝。或闻某处,有某菩萨,守护如来所说正法,为大法师,广行法施,建法幢,吹法蠡,击法鼓,雨法雨,造佛塔庙,作佛形像,施诸众生一切乐具。或闻某处,有某如来,于某劫中,成等正觉,如是国土,如是众会,如是寿命,说如是法,满如是愿,教化如是无量众生。
  善财童子闻如是等不可思议微妙法音,身心欢喜,柔软悦怿,即得无量诸总持门、诸辩才门、诸禅、诸忍、诸愿、诸度、诸通、诸明,及诸解脱、诸三昧门。
  又见一切诸宝镜中种种形像。所谓:或见诸佛众会道场,或见菩萨众会道场,或见声闻众会道场,或见缘觉众会道场,或见净世界,或见不净世界,或见净不净世界,或见不净净世界,或见有佛世界,或见无佛世界,或见小世界,或见中世界,或见大世界,或见因陀罗网世界,或见覆世界,或见仰世界,或见平坦世界,或见地狱、畜生、饿鬼所住世界,或见天人充满世界。于如是等诸世界中,见有无数大菩萨众,或行或坐作诸事业,或起大悲怜愍众生,或造诸论利益世间,或受或持,或书或诵,或问或答,三时忏悔,回向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