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尔时国主善生王 见此四洲雨珍宝
咸持供养宝髻佛 所有遗教苾刍僧
应知过去善生王 即我释迦牟尼是
为于昔时舍大地 及诸珍宝满四洲
昔时宝积大法师 为彼善生说妙法
因彼开演经王故 东方现成不动佛
以我曾听此经王 合掌一言称随喜
及施七宝诸功德 获此最胜金刚身
金光百福相庄严 所有见者皆欢喜
一切有情无不爱 俱胝天众亦同然
过去曾经九十九 俱胝亿劫作轮王
亦于小国为人王 复经无量百千劫
于无量劫为帝释 亦复曾为大梵王
供养十力大慈尊 彼之数量难穷尽
我昔闻经随喜善 所有福聚量难知
由斯福故证菩提 获得法身真妙智
尔时大众闻是说已叹未曾有。皆愿奉持金光明经流通不绝。
诸天药叉护持品第二十二
尔时世尊告大吉祥天女曰。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欲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以不可思议广大微妙供养之具。而为奉献。及欲解了三世诸佛甚深行处。是人应当决定至心。随是经王所在之处。城邑聚落或山泽中。广为众生敷演流布。其听法者。应除乱想摄耳用心。于时世尊。即为彼天及诸大众。说伽他曰。
若欲于诸佛 不思议供养
复了诸如来 甚深境界者
若见演说此 最胜金光明
应亲诣彼方 至其所住处
此经难思议 能生诸功德
无边大苦海 解脱诸有情
我观此经王 初中后皆善
甚深不可测 譬喻无能比
假使恒河沙 大地尘海水
虚空诸山石 无能喻少分
欲入深法界 应先听是经
法性之制底 甚深善安住
于斯制底内 见我牟尼尊
悦意妙音声 演说斯经典
由此俱胝劫 数量难思议
生在人天中 常受胜妙乐
若听是经者 应作如是心
我得不思议 无边功德蕴
假使大火聚 满百踰缮那
为听此经王 直过无辞苦
既至彼住处 得闻如是经
能灭于罪业 及除诸恶梦
恶星诸变怪 蛊道邪魅等
得闻是经时 诸恶皆舍离
应严胜高座 净妙若莲花
法师处其上 犹如大龙坐
于斯安坐已 说此甚深经
书写及诵持 并为解其义
法师舍此座 往诣余方所
于此高座中 神通非一相
或见法师像 犹在高座上
或时见世尊 及以诸菩萨
或作普贤像 或如妙吉祥
或见慈氏尊 身处于高座
或见希奇相 及以诸天像
暂得睹容仪 忽然还不现
成就诸吉祥 所作皆随意
功德悉圆满 世尊如是说
最胜有名称 能灭诸烦恼
他国贼皆除 战时常得胜
恶梦悉皆无 及消诸毒害
所作三业罪 经力能除灭
于此赡部洲 名称咸充满
所有诸怨结 悉皆相舍离
设有怨敌至 闻名便退散
不假动兵戈 两阵生欢喜
梵王帝释主 护世四天王
及金刚药叉 正了知大将
无热池龙王 及以娑揭罗
紧那罗乐神 苏罗金翅主
大辩才天女 并大吉祥天
斯等上首天 各领诸天众
常供养诸佛 法宝不思议
恒生欢喜心 于经起恭敬
斯等诸天众 皆悉共思惟
遍观修福者 共作如是说
应观此有情 咸是大福德
善根精进力 当来生我天
为听甚深经 敬心来至此
供养法制底 尊重正法故
怜愍于众生 而作大饶益
于此深经典 能为法宝器
入此法门者 能入于法性
于此金光明 至心应听受
是人曾供养 无量百千佛
由彼诸善根 得闻此经典
如是诸天主 天女大辩才
并彼吉祥天 及以四王众
无数药叉众 勇猛有神通
各于其四方 常来相拥护
日月天帝释 风水火诸神
吠率怒大肩 阎罗辩才等
一切诸护世 勇猛具威神
拥护持经者 昼夜常不离
大力药叉王 那罗延自在
正了知为首 二十八药叉
余药叉百千 神通有大力
恒于恐怖处 常来护此人
金刚药叉王 并五百眷属
诸大菩萨众 常来护此人
宝王药叉王 及以满贤王
旷野金毗罗 宾度罗黄色
此等药叉王 各五百眷属
见听此经者 皆来共拥护
彩军揵闼婆 苇王常战胜
珠颈及青颈 并勃里沙王
大最胜大黑 苏跋拏鸡舍
半之迦羊足 及以大婆伽
小渠并护法 及以猕猴王
针毛及日支 宝发皆来护
大渠诺拘罗 栴檀欲中胜
舍罗及雪山 及以娑多山
皆有大神通 雄猛具大力
见持此经者 皆来相拥护
阿那婆答多 及以娑揭罗
目真[醫-酉+言]罗叶 难陀小难陀
于百千龙中 神通具威德
共护持经人 昼夜常不离
婆稚罗睺罗 毗摩质多罗
母旨苫跋罗 大肩及欢喜
及余苏罗王 并无数天众
大力有勇健 皆来护是人
诃利底母神 五百药叉众
于彼人睡觉 常来相拥护
旃荼旃荼利 药叉旃稚女
昆帝拘吒齿 吸众生精气
如是诸神众 大力有神通
常护持经者 昼夜恒不离
上首辩才天 无量诸天女
吉祥天为首 并余诸眷属
此大地神女 果实园林神
树神江河神 制底诸神等
如是诸天神 心生大欢喜
彼皆来拥护 读诵此经人
见有持经者 增寿命色力
威光及福德 妙相以庄严
星宿现灾变 困厄当此人
梦见恶征祥 皆悉令除灭
此大地神女 坚固有威势
由此经力故 法味常充足
地肥若流下 过百踰缮那
地神令味上 滋润于大地
此地厚六十 八亿踰缮那
乃至金刚际 地味皆令上
由听此经王 获大功德蕴
能使诸天众 悉蒙其利益
复令诸天众 威力有光明
欢喜常安乐 舍离于衰相
于此南洲内 林果苗稼神
由此经威力 心常得欢喜
苗实皆成就 处处有妙花
果实并滋繁 充满于大地
所有诸果树 及以众园林
悉皆生妙花 香气常芬馥
众草诸树木 咸出微妙花
及生甘美果 随处皆充遍
于此赡部洲 无量诸龙女
心生大欢喜 皆共入池中
种植钵头摩 及以分陀利
青白二莲花 池中皆遍满
由此经威力 虚空净无翳
云雾皆除遣 暝闇悉光明
日出放千光 无垢焰清净
由此经王力 流晖绕四天
此经威德力 资助于天子
皆用赡部金 而作于宫殿
日天子初出 见此洲欢喜
常以大光明 周遍皆照曜
于斯大地内 所有莲花池
日光照及时 无不尽开发
于此赡部洲 田畴诸果药
悉皆令善熟 充满于大地
由此经威力 日月所照处
星辰不失度 风雨皆顺时
遍此赡部洲 国土咸丰乐
随有此经处 殊胜倍余方
若此金光明 经典流布处
有能讲诵者 悉得如上福
尔时大吉祥天女及诸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于此经王及受持者。一心拥护。令无忧恼常得安乐。
授记品第二十三
尔时如来。于大众中。广说法已。欲为妙幢菩萨及其二子银幢银光。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有十千天子。最胜光明。而为上首。俱从三十三天。来至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听佛说法。尔时佛告妙幢菩萨言。汝于来世。过无量无数百千万亿那庾多劫已。于金光明世界。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金宝山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时此如来般涅槃后。所有教法亦皆灭尽。时彼长子名曰银幢。即于此界次补佛处。世界尔时转名净幢。当得作佛名曰金幢光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此如来般涅槃后。所有教法亦皆灭尽。次子银光即补佛处。还于此界当得作佛。号曰金光明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时十千天子闻三大士得授记已。复闻如是最胜王经心生欢喜。清净无垢犹如虚空。尔时如来。知是十千天子善根成熟。即便与授大菩提记。汝等天子。于当来世过无量无数百千万亿那庾多劫。于最胜因陀罗高幢世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一种姓又同一名。号曰面目清净优钵罗香山十号具足。如是次第十千诸佛出现于世。
尔时菩提树神白佛言。世尊。是十千天子从三十三天。为听法故来诣佛所。云何如来便与授记当得成佛。世尊。我未曾闻是诸天子。具足修习六波罗蜜多难行苦行。舍于手足头目髓脑眷属妻子。象马车乘奴婢仆使宫殿园林。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珊瑚虎珀璧玉珂贝。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如余无量百千菩萨。以诸供具。供养过去无数百千万亿那庾多佛。如是菩萨。各经无量无边劫数。然后方得受菩提记。世尊。是诸天子。以何因缘。修何胜行。种何善根。从彼天来暂时闻法便得授记。惟愿世尊。为我解说断除疑网。佛告树神善女天。如汝所说。皆从胜妙善根因缘。勤苦修已方得授记。此诸天子。于妙天宫。舍五欲乐。故来听是金光明经。既闻法已于是经中心生殷重。如净琉璃。无诸瑕秽。复得闻此三大菩萨授记之事。亦由过去久修正行誓愿因缘。是故我今皆与授记。于未来世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彼树神。闻佛说已。欢喜信受。
除病品第二十四
佛告菩提树神善女天。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是十千天子。本愿因缘今为汝说。善女天。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企耶劫。尔时有佛出现于世。名曰宝髻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女天。时彼世尊。般涅槃后正法灭已。于像法中。有王名曰天自在光。常以正法化于人民。犹如父母。是王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持水。善解医明妙通八术众生病苦四大不调咸能救疗。善女天。尔时持水长者。唯有一子名曰流水。颜容端正人所乐观。受性聪敏妙闲诸论。书画算印无不通达。时王国内有无量百千诸众生类。皆遇疫疾众苦所逼。乃至无有欢乐之心。善女天。尔时长者子流水。见是无量百千众生受诸病苦。起大悲心作如是念。无量众生为诸极苦之所逼迫。我父长者。虽善医方妙通八术。能疗众病四大增损。然已衰迈老耄虚嬴。要假扶策方能进步。不复能往城邑聚落救诸病苦。今有无量百千众生。皆遇重病无能救者。我今当至大医父所。咨问治病医方秘法。若得解已当往城邑聚落之所。救诸众生种种疾病。令于长夜得受安乐。时长者子作是念已即诣父所。稽首礼足。合掌恭敬。却住一面。即以伽他。请其父曰。
慈父当哀愍 我欲救众生
今请诸医方 幸愿为我说
云何身衰坏 诸大有增损
复在何时中 能生诸疾病
云何啖饮食 得受于安乐
能使内身中 火热不衰损
众生有四病 风黄热痰癊
及以总集病 云何而疗治
何时风病起 何时热病发
何时动痰癊 何时总集生
时彼长者。闻子请已。复以伽他而答之曰。
我今依古仙 所有疗病法
次第为汝说 善听救众生
三月是春时 三月名为夏
三月名秋分 三月谓冬时
此据一年中 三三而别说
二二为一节 便成岁六时
初二是花时 三四名热际
五六名雨际 七八谓秋时
九十是寒时 后二名冰雪
既知如是别 授药勿令差
当随此时中 调息于饮食
入腹令消散 众病则不生
节气若变改 四大有推移
此时无药资 必生于病苦
医人解四时 复知其六节
明闲身七界 食药使无差
谓味界血肉 膏骨及髓脑
病入此中时 知其可疗不
病有四种别 谓风热痰癊
及以总集病 应知发动时
春中痰癊动 夏内风病生
秋时黄热增 冬节三俱起
春食涩热辛 夏腻热碱醋
秋时冷甜腻 冬酸涩腻甜
于此四时中 服药及饮食
若依如是味 众病无由生
食后病由癊 食消时由热
消后起由风 准时须识病
既识病源已 随病而设药
假令患状殊 先须疗其本
风病服油腻 患热利为良
癊病应变吐 总集须三药
风热癊俱有 是名为总集
虽知病起时 应观其本性
如是观知已 顺时而授药
饮食药无差 斯名善医者
复应知八术 总摄诸医方
于此若明闲 可疗众生病
谓针刺伤破 身疾并鬼神
恶毒及孩童 延年增气力
先观彼形色 语言及性行
然后问其梦 知风热癊殊
干瘦少头发 其心无定住
多语梦飞行 斯人是风性
少年生白发 多汗及多嗔
聪明梦见火 斯人是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