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慧,如是一切,悉堕二边,作涅槃想。如是等外道涅槃妄想,彼中都无,若生若灭。大慧,彼一一外道涅槃,彼等自论,智慧观察,都无所立。如彼妄想,心意来去,漂驰流动,一切无有得涅槃者。
  “大慧,如我所说涅槃者,谓善觉知自心现量,不著外性;离于四句,见如实处;不堕自心现妄想二边;摄所摄不可得;一切度量,不见所成;愚于真实,不应摄受;弃舍彼已,得自觉圣法,知二无我,离二烦恼,净除二障,永离二死;上上地,如来地,如影幻等诸深三昧,离心意意识,说名涅槃。
  “大慧,汝等及余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当疾远离一切外道诸涅槃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外道涅槃见,各各起妄想,
  斯从心想生,无解脱方便。
  愚于缚缚者,远离善方便,
  外道解脱想,解脱终不生。
  众智各异趣,外道所见通,
  彼悉无解脱,愚痴妄想故。
  一切痴外道,妄见作所作,
  有无有品论,彼悉无解脱。
  凡愚乐妄想,不闻真实慧,
  言语三苦本,真实灭苦因。
  譬如镜中像,虽现而非有,
  于妄想心镜,愚夫见有二。
  不识心及缘,则起二妄想,
  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
  心者即种种,远离相所相,
  事现而无现,如彼愚妄想。
  三有唯妄想,外义悉无有,
  妄想种种现,凡愚不能了。
  经经说妄想,终不出于名,
  若离于言语,亦无有所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
  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问说。”
  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作耶?为不作耶?为事耶?为因耶?为相耶?为所相耶?为说耶?为所说耶?为觉耶?为所觉耶?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
  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过故。大慧,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无常故,一切事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所不欲。若非所作者,无所得故,方便则空,同于兔角、槃大之子,以无所有故。大慧,若无事无因者,则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则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间言说。若出四句者,则不堕四句;不堕故,智者所取。一切如来句义亦如是,慧者当知。
  “如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当知此义,无我性,是无我。一切法有自性,无他性,如牛、马。大慧,譬如非牛马性,非马牛性。其实非有非无,彼非无自相。如是,大慧,一切诸法,非无自相,有自相;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无生、无自性,当如是知。
  “如是,如来与阴,非异非不异。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若异者,方便则空。若二者,应有异。如牛角相似,故不异;长短差别,故有异。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异左角,左角异右角,如是长短种种色,各各异。大慧,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
  “如是,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以解脱名说。若如来异解脱者,应色相成;色相成故,应无常。若不异者,修行者得相,应无分别,而修行者见分别。是故非异非不异。
  “如是,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大慧,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者,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阴非异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故,悉离一切量。
  “离一切量,则无言说;无言说,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灭,则寂灭;寂灭,则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离一切根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悉离诸根量,无事亦无因,
  已离觉所觉,亦离相所相。
  阴缘等正觉,一异莫能见,
  若无有见者,云何而分别?
  非作非不作,非事亦非因,
  非阴不在阴,亦非有余杂。
  亦非有诸性,如彼妄想见,
  当知亦非无,此法法自尔。
  以有故有无,以无故有有,
  若无不应受,若有不应想。
  或于我非我,言说量留连,
  沉溺于二边,自坏坏世间。
  解脱一切过,正观察我通,
  是名为正观,不毁大导师。”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修多罗,摄受不生不灭。又世尊说:‘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云何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为是如来异名?”
  佛告大慧:“我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则摄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愿为说。”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非无性,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亦不待缘故不生不灭,亦非无义。
  “大慧,我说意生法身,如来名号。彼不生者,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住菩萨,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来异名。
  “大慧,譬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无自性。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纽者,有知自在者,有知胜者,有知迦毗罗者,有知真实边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生者,有知无生者,有知无灭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谛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无相者,有知解脱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
  “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不增不减。此及余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彼诸愚夫,不能知我,堕二边故。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知辞句义趣,不分别名,不解自通,计著种种言说章句,于不生不灭作无性想;不知如来名号差别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不解自通会归终极,于一切法随说计著。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者何?谓义无身故。言说之外,更无余义,唯止言说。大慧,彼恶烧智,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义不生灭。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
  “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便,广说经法。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
  “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
  “大慧,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如实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息,是名如实。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真实者,离文字故。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不生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修方便,莫随言说,如视指端。是故,大慧,于真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
  “大慧,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应当远离。”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外物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性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是故我言无有奇特。
  “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我不如是堕有无品。
  “大慧,我者,离有无品,离生灭,非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云何无性?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诸贤圣。不实妄想,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
  “大慧,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彼亦无有有为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贤圣。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者,受生因,故不胜。
  “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灭除彼生论,建立不生义,
  我说如是法,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无性无所有,
  乾闼婆幻梦,有性者无因,
  不生无自性,何因空当说?
  以离于和合,觉知性不现,
  是故空不生,我说无自性。
  谓一一和合,性现而非有,
  分析无和合,非如外道见。
  梦幻及垂发,野马乾闼婆,
  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
  折伏有因论,申畅无生义,
  申畅无生者,法流永不断。
  炽然无因论,恐怖诸外道。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
  “云何何所因?彼以何故生?
  于何处和合,而作无因论?”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观察有为法,非无因有因,
  彼生灭论者,所见从是灭。”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
  “云何为无生?为是无性耶?
  为顾视诸缘,有法名无生?
  名不应无义,唯为分别说。”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非无性无生,亦非顾诸缘,
  非有性而名,名亦非无义。
  一切诸外道,声闻及缘觉,
  七住非境界,是名无生相。
  远离诸因缘,亦离一切事,
  唯有微心住,想所想俱离,
  其身随转变,我说是无生。
  无外性无性,亦无心摄受,
  断除一切见,我说是无生。
  如是无自性,空等应分别,
  非空故说空,无生故说空。
  因缘数和合,则有生有灭,
  离诸因缘数,无别有生灭。
  舍离因缘数,更无有异性,
  若言一异者,是外道妄想。
  有无性不生,非有亦非无,
  除其数转变,是悉不可得。
  但有诸俗数,展转为钩锁,
  离彼因缘锁,生义不可得。
  生无性不起,离诸外道过,
  但说缘钩锁,凡愚不能了。
  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性者,
  是则无因论,破坏钩锁义。
  如灯显众像,钩锁现若然,
  是则离钩锁,别更有诸性。
  无性无有生,如虚空自性,
  若离于钩锁,慧无所分别。
  复有余无生,贤圣所得法,
  彼生无生者,是则无生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