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佛藏
- 乾隆藏
-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 方广大庄严经
方广大庄严经
润洽一切 枯槁众生
彼诸人等 邪见毒刺
生死稠林 无始流转
未蒙拔济 盲无慧目
将堕深坑 惟愿导师
开于正道 施其甘露
佛难值遇 如优昙花
惟愿度脱 无依止者
如来往昔 发弘誓愿
自既度已 当度众生
幸以慧光 除诸冥暗
惟佛大慈 勿舍本愿
如师子吼 如天雷震
为众生故 转于法轮
尔时世尊以佛眼观见诸众生上中下根。或邪定聚。或正定聚。或不定聚。比丘。譬如有人临清净池。见彼池中所有草木。或未出水。或与水齐。或已出水。如是三种分明见之。如来观诸众生上中下根亦复如是。如来尔时作是思惟。我若说法。若不说法。邪聚众生毕竟不知。复更思惟。我若说法。若不说法。正聚众生。皆能了知。复更思惟。我若说法。不定众生亦能了知。我不说法即不了知。诸比丘。如来尔时观不定聚众生。起大悲心作如是言。我本欲为此等众生转于法轮故出于世。又为大梵天王请故。即以偈颂告梵王言。
我今为汝请 当雨于甘露
一切诸世间 天人龙神等
若有净信者 听受如是法
尔时大梵天王闻是偈已欢喜踊跃得未曾有顶礼佛足绕无数匝。即于佛前忽然不现。诸比丘。尔时地神告虚空神。唱如是言。如来今受梵王劝请欲转法轮。哀愍无量诸众生故。利益无量诸众生故。安乐无量诸众生故。增长天人损减恶趣故。为诸众生得涅槃故当转法轮。地神作是语已。于一念顷虚空神闻展转传至阿迦尼吒天。
诸比丘。尔时有四护菩提树天。一名受法。二名光明。三名乐法。四名法行。是四天子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当于何处转于法轮。尔时如来告彼天言。我于波罗奈国仙人堕处鹿野苑中转正法轮。彼天子言。世尊。此波罗奈鹿野苑中。文物鲜少林泉非胜。然有无量诸余城邑土地丰饶。人民殷盛园林池沼清净可乐。何故如来于鹿野苑中而转法轮。
尔时世尊告诸天子言。仁者不应作如是说。所以者何。我念往昔于此波罗奈城。供养六十千亿那由他诸佛如来。以要言之。九万一千拘胝诸佛。皆于是处转正法轮。一切甚深微妙之法皆从中出。是故此地常为天龙夜叉乾闼婆罗刹等之所守护。以是义故。如来于彼鹿野苑中而转法轮。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十一转法轮品第二十六之一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来所作已办。弃舍重担拔烦恼根净诸尘垢摧灭外道降伏魔军。入佛甚深微妙之理。已得知见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无不具足。五眼清净观察世间。作是思惟。谁应最初堪受我法。根性淳熟易可调柔。于所闻义速能开悟。清净离染薄贪嗔痴。于我所说而无忽忘。能令示教不生劬劳。若有所闻永无退失。作是念已。观彼外道罗摩之子聪明有智。虽具烦恼三垢微薄。若闻我法速能证知。彼得非想非非想定。常为弟子演说修习。今在何处。以佛眼观见其命终已经七日。时有诸天顶礼我足而白我言。世尊。彼人命终经于七日。如来为菩萨时。已能先知如来有大智力。其人若不命终堪受正法。复告诸比丘。彼罗摩子不闻我法。遂便命终。若不命终我当最初为其说法。彼若闻已即能证知。
尔时世尊复作是念。谁应最初堪受我法。根性淳熟易可调柔。于所闻法速能开悟。清净离染薄贪嗔痴。于我所说而无忽忘。能令示教不生劬劳。若有所闻永无退失。作是念已。观彼外道阿罗逻仙人聪明有智。虽具烦恼三垢微薄。若闻我法速能证知。今为所在。以佛眼观见其命终已经三日。又于是时虚空诸天作如是言。彼仙命终经于三日。如来为菩萨时。已能先知如来有大智力。其人若不命终堪受正法。复告诸比丘。彼阿罗逻不闻我法遂便命终。若不命终。我当最初为其说法。彼若闻已即能证知。尔时世尊复作是念。谁应最初堪受我法。根性淳熟易可调柔。于所闻法速能开悟。清净离染薄贪嗔痴。于我所说而无忽忘。能令示教不生劬劳。若有所闻永无退失作是念已。观见五跋陀罗。根性已熟易可调柔。于所闻法必能开悟。清净离染三垢微薄。于我所说而无忽忘。能令示教不生劬劳。若不于我得闻正法复当退失。我昔苦行之时谨心事我。我当最初为彼五人转正法轮彼能了知。具足施戒善法圆满。解脱现前离诸障碍。即以佛眼观见五跋陀罗。在波罗奈鹿野苑中。
佛告诸比丘。尔时如来作是念已。从菩提树向迦尸国波罗奈城。振动三千大千世界。是时伽耶城傍有一外道。名阿字婆。遥见世尊即前问讯。在一面立而白佛言。长老瞿昙。诸根恬静端正可爱。身色晃耀如阎浮金及詹波花。仁者。修何梵行师为是谁从谁出家。进止威仪安隐乃尔。今从何来。复何所往。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我本无有师 世无与我等
于法自能觉 证清净无漏
阿字婆言。瞿昙。汝自谓是阿罗汉耶。尔时世尊。重以偈答。
我为世间 无上导师
当度一切 真阿罗汉
阿字婆言。瞿昙。汝自谓为佛耶。如来答言。我于世间最为殊胜。灭除一切烦恼恶法。我为正觉。阿字婆言。长老瞿昙。汝于今者为何所往世尊答言。我今欲往波罗奈鹿野苑中。为诸盲冥众生作大光明。而说偈言。
我往波罗奈 于鹿野苑中
为盲冥众生 击甘露法鼓
转所未曾转 无上胜法轮
时阿字婆辞佛南行如来北逝经伽耶城。城中有龙名曰善见。明日设斋奉请如来。如来食讫往卢醯多婆苏都村。次复至多罗聚落次复经娑罗村。如是游历。皆为长者居士奉献饮食。次第而行至恒河边。是时河水瀑集平流弥岸。世尊欲渡问彼船人。答言。与我价直当相济耳。
尔时世尊报船人言。我无价直。船人言。若无价直终不相济。如来尔时飞腾虚空达于彼岸。船人见佛现是神通乃自责言。我无所识云何不渡如是圣人。心生忧恼闷绝躃地良久乃苏。诣频婆娑罗王具陈所见。王闻是事即敕船人。自今已往沙门求济勿受价直。
诸比丘如来至波罗奈。于晨朝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还至本处。饭食讫诣鹿野苑中。时五跋陀罗遥见世尊共相谓言。沙门瞿昙。放逸贪着不能持戒。欲断烦恼寻复退堕便失禅定。先修苦行尚无所能。何况今日恣受美食安乐而住。是懈怠人明非道器。我等今者不须敬问。敷置坐处给水洗足。施设饭食一切莫为。随其自来不应为起。彼若欲坐当指卑座令其就坐。唯阿若憍陈如不同众心。尔时世尊渐近五人所居之处。是时五人皆自不安。如鸟在笼为火所逼。比丘当知。世间众生无有睹佛得安坐者。是时五人皆违本要。不觉忽然俱起迎佛。或有敷置坐具。或有给水洗足。或有撰履或有持衣。皆言善来长老瞿昙。请坐胜座。尔时世尊坐彼座已。五人于前礼拜问讯。在一面立。而白佛言。长老瞿昙。面目端正诸根寂静。身相光明如阎浮金及詹波花。瞿昙。今者应证出世圣种智耶。
尔时世尊语五人言。汝等不应称唤如来为长老也。令汝长夜无所利益。又语五人我已证得甘露之法我今能知向甘露道。我即是佛具一切智。寂静无漏心得自在。汝等须来。当示汝法教授于汝。汝应听受如说修行。即于现身得尽诸漏。智慧明了解脱而住。梵行成就所作皆办不受后有。又告五人。汝昔嫌我俱作是言。长老瞿昙耽着世乐不坚持戒欲断烦恼便即退堕。我适近汝各自不安。是故当知不得称呼如来为长老也。五跋陀罗俱白佛言。世尊我今愿得于佛法中而为沙门。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须发长短如剃经七日。威仪整肃如百腊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忏悔先罪。即于如来为大师想。尊重瞻仰生欢喜心。
尔时世尊入池澡浴。浴讫复于一处静坐思惟过去诸佛当于何座而转法轮。作是念时。忽于是处有千宝座从地涌出。如来尔时从本座起恭敬围绕。初三高座至第四座结加趺坐。时五跋陀罗顶礼佛足坐于佛前。诸比丘。尔时世尊放大光明。其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于光明网中。而说颂曰。
从彼兜率宫 降生龙毗园
梵释咸承捧 威猛如师子
十方行七步 曾无迷惑心
即以梵音词 而作如是唱
我今于一切 为最尊最胜
舍转轮王位 当利益众生
六年苦行已 即诣菩提座
降伏诸魔军 疾成无上道
梵释诸天众 劝请转法轮
哀愍诸世间 嘿然而受请
以坚固愿力 向于鹿苑中
仙人所堕处 演说无上法
此法无数劫 修习之所证
汝等乐闻者 速应来听受
人天身难得 佛出世甚难
闻法起信心 斯人亦复难
汝不生八难 今获人天身
值佛闻正法 而能有净信
汝于百千劫 未曾闻正法
今者得值遇 宜应善修习
佛告诸比丘。光明网中说如是偈。觉悟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人天等众。汝可速来。今佛世尊转于法轮。诸天龙等闻是语已。从其本宫来诣佛所。尔时地神以神通力。令此道场纵广正等七百由旬。种种庄严周遍清净。虚空天神复将种种幢幡宝盖以为严饰。欲界色界诸天子等。将八万四千宝师子座置道场中。各自请言。世尊哀愍我故为坐此座转正法轮。
诸比丘。尔时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刹土。无量拘胝诸菩萨众。宿植德本来至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合掌恭敬劝请如来转于法轮。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释梵护世及余无量诸天子众。皆悉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合掌向佛。劝请如来转于法轮。是诸众会咸作是言。唯愿世尊。利益安乐愍念诸众生故。雨大法雨。建大法幢。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佛告诸比丘。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转法。持众宝轮备有千辐。庄严绮丽不可称比。放千光明。又以花鬘宝铃微妙缯彩无量宝具以为严饰。由是菩萨先愿力故感此轮生供养如来过去诸佛。皆有此轮然后转法。时彼菩萨持是轮宝。奉献如来而说偈言。
尊忆过去时 燃灯佛授记
当得成正觉 号名曰牟尼
我亦于彼时 发此弘誓愿
导师得成佛 当奉此轮宝
一切人天等 及诸菩萨众
其数无有量 皆为转法轮
各以己神力 赍种种供具
宝台花盖等 穷劫说不尽
三千大千界 天人阿修罗
诸龙神众等 咸悉一心请
佛告诸比丘。如来于初夜时默然而过于中夜分安慰大众令生欢喜。至后夜已唤五跋陀罗而告之言。汝等应知。出家之人有二种障。何等为二。一者心着欲境而不能离。是下劣人无识凡愚非圣所行。不应道理。非解脱因。非离欲因。非神通因。非成佛因。非涅槃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过现未来皆受苦报。比丘汝等当舍如是二边。我今为汝说于中道。汝应谛听常勤修习。何谓中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为中道。
佛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所谓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证苦灭道谛。比丘何等名为苦圣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蕴苦。如是名为苦圣谛。何等名为苦集圣谛。所谓爱取有喜与贪俱悕求胜乐。如是名为苦集圣谛。何等名为苦灭圣谛。所谓爱取有喜与贪俱悕求胜乐。尽此一切。如是名为苦灭圣谛。何等名为证苦灭圣道谛。即八圣道。所谓正见乃至正定。此即名为证苦灭圣道谛。
复告比丘。如是苦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比丘。如是苦集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比丘。如是苦集灭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比丘。如是苦灭证道。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复告比丘。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如是四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复告比丘。我已知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如是四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复告比丘。我先未见四圣谛。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正智未生。我从证见四圣谛法轮已。心得解脱。慧得解脱。不复退失。而以正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出梵音声。如是梵音从无量功德之所成就。无量劫来修习真实。不假于师自然而悟。发是妙声。语憍陈如等言。眼是无常苦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犹如腐草。杂土为墙危脆不实。如眼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憍陈如。一切法从因缘生无有体性。离常离断犹如虚空。虽无作者及以受者。善恶之法而不败亡。憍陈如。色是无常苦空无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爱为水润渍因缘众苦增长。若得圣道证见诸法体性皆空。即能永灭如是众苦。憍陈如。由彼分别不正思惟而生无明。更无有余为无明因。而此分别不至无明。复由无明而生诸行。而此无明不至诸行。乃至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等为世间因。更无有余能为其因。虽生诸法而因不至法。竟无我人众生受者。舍于此身而至彼蕴。如理思惟无所分别。即灭无明。由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处灭。六处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若能如是于蕴界处了悟因缘。尔时得成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如是甚深微妙之法。非诸异道所能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