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文殊师利。众生有四种心住法。依彼四种心住法。何等为四。所谓众生依色心住。如是受想行等。是为众生依四种心住。文殊师利。此四种心住法。如来如实知不生不灭。是故名为佛。文殊师利。言菩提者名为空。文殊师利。如彼一切法空不异菩提空。菩提空即一切法空。如彼一切法空。如来如实知名为觉者。文殊师利。非空空知。文殊师利。空者即菩提。菩提即是空。文殊师利空中无空亦无菩提。亦无二。以何等法为空。何等法为菩提。而说二名。何以故。文殊师利。一切无二无相无差别。无名无相。离心意意识。不生不灭不行无行。不集无字无声。文殊师利。言空者名取戏论。文殊师利。而第一法中。无法可得名为空。文殊师利。如说虚空。虚空而无虚空可名。名为虚空。文殊师利。空亦如是说名空。空而无法可说名之为空。如是入一切法。是名入一切法门。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名。而依名说。文殊师利。如名非此处不离此处。如是依名说。何等法彼法非此处不离此处。如是文殊师利。如来如实知一切法。本来不生不起不灭。无相离心意意识。无字无声。文殊师利。言菩提者。如虚空平等。虚空非平非下非高。菩提亦非平非下非高。何以故。文殊师利。法无实有。文殊师利。若法无实有。云何说平等非下非高。文殊师利。如来如是觉一切法平等非高非下。如是觉已。无有少法不平等不高不下。如彼法住。如是如如实智知。文殊师利。何者是如实智。文殊师利。如实知一切法者。一切法无本来不生不灭。法本不生生已还灭。彼诸法无作者无取者而生。无作者无取者而灭。文殊师利。诸法依因缘生。无因缘灭。无实道者。是故如来为断道者说法。文殊师利。言菩提者。名为如实足迹。文殊师利。何者是如实足迹。文殊师利。言如实足迹者。即是菩提如菩提色亦如是不离如。如是不离如。受想行识。如菩提地界如不离如。水火风亦不离如。如菩提如是眼界色界眼识界不离如。文殊师利。如菩提耳界声界耳识界不离如。文殊师利。鼻界香界鼻识界不离如。舌界味界舌识界不离如。身界触界身识界不离如。意界法界意识界不离如。文殊师利。一切法假名法者。谓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彼法如来如实觉非颠倒觉。如彼法住本际中际后际。如来如实知本际中际后际。如彼法本际不生。未来际不去。现在际不住。如实知如彼法足迹。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文殊师利。而一多不可得。文殊师利。入一切法。阿门无阿门。文殊师利。何者阿门。何者无阿门。文殊师利。言阿者。初发一切善根法。无阿者。不见一切法。言阿者。心不住能令住。言无阿者。无相三昧解脱门。言阿者。称数观诸法相。言无阿者。名为过量。何者是过量。谓无识业。言阿者观有为法。言无阿者观无为法。文殊师利。言菩提者是无漏无取法。文殊师利。何者是无漏是无取。文殊师利。言无漏者。谓离四漏。何者为四。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见漏。以不取彼四种漏故。是故名为远离诸漏。文殊师利。何者无取。谓离四取。何等为四。谓欲取见取我取戒取。以此诸漏。众生为无明所闇。爱水所润。迭共相因虚妄取着。文殊师利。如来如实知我根本。以我清净如实知一切众生清净。所言我清净一切众生清净。此二无二无差别义。即是无生无灭。文殊师利。无生无灭何等法处。心意意识所不能知。文殊师利。何等法上无心意意识。彼法中无分别。分别何等法。而生不正念。是故菩萨生于正念。生正念者不起无明。不起无明者不起十二有支。不起十二有支者彼是不生。不生者即是位。位者即是了义。了义者即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即是无我义。无我义者即是不可说义。不可说义者即是因缘义。因缘义者即是法义。法义者即是如义。是故言见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如来。所言见者。虽见诸法而无所见。文殊师利。言有所见者。谓见心见观。如来不见心。若不见心不见观。彼是见实。文殊师利。彼诸法如是平等。如来如彼法平等而知。文殊师利。言菩提者。名为净无垢无点。文殊师利。何者为净。何者无垢。何者无点。文殊师利。空名为净。无相名无垢。无愿名无点。文殊师利。无生名为净。无行名无垢。无起名无点。文殊师利。自性名为净。善根净名无垢。光明圆满名无点。无戏论名为净。离戏论名无垢。寂灭一切戏论名无点。如名为净。法界名无垢。实际名无点。虚空名为净。无碍名无垢。不见名无点。内清净名为净。外不行名无垢。内外不见名无点。阴聚名为净。法界自体名无垢。十二入无去名无点。过去尽智名为净。未来无生智名无垢。现在住法界智名无点。文殊师利。略言净无垢无点。入一平等法足迹中。所谓寂静足迹。言寂静足迹者。即是寂灭。寂灭者即曰净。净者即是圣。文殊师利。如虚空菩提亦如是。如菩提法亦如是。如法法体亦如是。如法体众生亦如是。如众生国土亦如是。如国土涅槃亦如是。文殊师利。如来说一切法平等如涅槃。以毕竟究竟无所治法。离诸所治法。以本来清净。本来无垢。本来无点。文殊师利。如来如是如实觉一切法。观察一切众生性。即生清净无垢无点。奋迅大慈悲心。文殊师利。云何菩萨行菩萨行。文殊师利。若菩萨不生心。不为诸法尽。不为诸法生。非不为诸法不生。见诸法本来尽。见诸法不尽。而不生慢心言我如是知。而不坏诸法本来不生。文殊师利。菩萨如是行菩萨行。复次文殊师利。菩萨不见过去心尽行菩萨行。不见未来心未到行菩萨行。不见现在心有行菩萨行。而不着过去未来现在。心中如是行菩萨行。文殊师利。布施菩萨如来无二无差别。如是行名行菩萨行。持戒菩萨如来无二无差别。如是行名为行菩萨行。忍辱菩萨如来无二无差别。如是行名行菩萨行。精进菩萨如来无二无差别。如是行名行菩萨行。禅定菩萨如来无二无差别。如是行名行菩萨行。般若菩萨如来无二无差别。如是行名行菩萨行。文殊师利。菩萨不见色空。不见色不空。如是行名行菩萨行。何以故。色空色性。如是文殊师利。菩萨如是不行受想行识。不离受想行识。如是行名为行菩萨行。何以故。以不见心意识。文殊师利。无有一法若知若离若修若证。文殊师利。言尽者。彼法常尽。非不尽本来尽。若法本尽彼法不可尽。以不可尽是故说尽何以故。以如实尽故。若如实尽彼法不尽一法。若不尽一法彼法无为。若法无为。彼无为法不生不灭。是名如来。若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法体法住法位法界如实。法界如实住法智不生不灭。依彼智故知无为法。文殊师利。若入如是等诸法位者。知诸漏法不生不灭。文殊师利。言诸漏尽者。此依世间名字假言而说。而彼真如法身。无有法生亦无法灭。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即以妙偈赞叹如来。而说颂曰。
  无色无形相  无根无住处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所观
  不住亦不去  不取亦不舍
  远离六入故  敬礼无所观
  出过于三界  等同于虚空
  诸欲不染故  敬礼无所观
  于诸威仪中  去来及睡寤
  常在寂静故  敬礼无所观
  去来悉平等  以住于平等
  不坏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入诸无相定  见诸法寂静
  常入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诸佛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
  离诸因果故  敬礼无所观
  虚空无中边  诸佛身亦然
  心同虚空故  敬礼无所观
  佛常在世间  而不染世法
  不分别世间  敬礼无所观
  诸法犹如幻  而幻不可得
  离诸幻法故  敬礼无所观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法。文殊师利。如是如是。诸佛如来不应以色见。不应以法见。不应以相见。不应以好见。不应以法性见。文殊师利。诸佛如来。非可独见非可众见。文殊师利。诸佛如来无有人见无有人闻。无有人现在供养。无有人未来供养。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说诸法一不说诸法多。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证菩提。诸佛如来不依一法得名。亦非多法得名。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见诸法。不闻诸法不念诸法。不知诸法不觉诸法。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说一法不示诸法。文殊师利。诸佛如来。现在不说诸法不示诸法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饮不食。文殊师利。诸佛如来无有法证。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断染法不证净法。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不见诸法不闻诸法。不嗅诸法不知诸法。何以故。以一切法本清净故。文殊师利。若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等众生。令置辟支佛地。于此法门不生信心。若复有菩萨信此法门。此菩萨功德尚多于前。何况有人于此法门。若自书写令他书写。福多于彼无量无边。
  文殊师利。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一足若二足若三足若四足。若多足若无足。彼诸众生。假使一时皆得人身。发菩提心悉为菩萨。一一菩萨。各以饮食衣服床榻卧具病瘦汤药。种种资生一切乐具。奉施供养恒河沙阿僧祇佛国土。微尘数等诸佛如来。及诸菩萨诸声闻僧如是乃至恒河沙阿僧祇劫。彼诸如来菩萨声闻。入涅槃后造七宝塔高一由旬。众宝栏楯周匝围绕。摩尼宝鬘以为间错。竖宝幢幡盖。自在摩尼宝王罗网弥覆其上。所得功德不可称计。若复有菩萨。以毕竟清净心。信此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信此法门。入此法门。不疑此法门。于此法门生清净心。乃至为他演说一偈。此菩萨所得功德。甚多无量阿僧祇。以此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歌罗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以能成就证佛智故。
  文殊师利。若有在家菩萨。以饮食衣服床榻卧具病瘦汤药。种种资生一切乐具。奉施供养恒河沙等阿僧祇诸佛如来。及诸菩萨诸声闻僧。如是乃至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所得功德不可称计。若复有出家菩萨。持戒心清净。乃至施与一畜生众生。乃至一口饮食。所得功德甚多无量阿僧祇。以此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歌罗千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歌罗少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文殊师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等出家菩萨。持戒心清净。一一菩萨各以饮食衣服床榻卧具病瘦汤药。种种资生一切乐具。奉施供养十方世界恒河沙等。阿僧祇诸佛如来。及诸菩萨诸声闻僧。如是乃至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所得功德不可称计。若复有菩萨。持戒心清净。若在家若出家。闻此法门生信不疑。若自书写教他书写。所得功德甚多无量阿僧祇。以此功德比前菩萨檀施功德。百分不及一。歌罗千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文殊师利。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奉施供养诸佛如来。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所得功德不可称计。若复有菩萨为余菩萨。于此法门中。乃至说一四句偈。所得功德甚多无量阿僧祇。以此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歌罗千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歌罗少分不及一。算数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文殊师利。置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于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劫。以用布施所得功德。文殊师利。若复有恒河沙等诸菩萨。一一菩萨恒河沙等阿僧祇佛国土。阎浮檀金以为世界。一切诸树天衣缠裹。集一切光明王摩尼宝罗网以覆其上。自在王摩尼宝以为楼阁。电光明摩尼宝以为栏楯。如意宝珠满彼世界。竖立一切诸宝幢幡盖。于日日中奉施供养恒河沙等阿僧祇诸佛如来。如是布施乃至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所得功德不可称计。若复有菩萨。信此法门。为余菩萨于此法门中乃至说一四句偈。所得功德甚多无量阿僧祇。以此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歌罗千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歌罗少分不及一。僧企耶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忧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文殊师利。假使三界中所有众生。彼诸众生。于地狱畜生饿鬼中。若有在家菩萨拔出尔许地狱畜生饿鬼众生置辟支佛地。所得功德不可称计。若复有出家菩萨乃至施与畜生一口饮食。所得功德胜前功德。无量无边阿僧祇。
  文殊师利。若复有十千国土。不可数亿那由他。百千万亿那由他。微尘数等出家菩萨。一一菩萨十方世界于一一方。见十亿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微尘数等诸佛如来。一一如来及诸菩萨诸声闻僧。以饮食衣服卧具床榻病瘦汤药。种种资生一切乐具。满千亿那由他。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微尘世界。自在王摩尼珠于一一日中。施一一如来并诸菩萨及声闻僧。如是乃至千亿那由他。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国土微尘数不可说劫。所得功德不可称计。若复有菩萨。信此法门。乃至施与一畜生众生。乃至一口饮食。所得功德甚多无量阿僧祇。以此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歌罗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僧企耶分不及一。歌罗少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以能信此法门不退转菩萨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