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

  而于一法中  种种差别说
  我于诸众生  无有差别心
  以器不同故  所说有分别
  若无平等心  人说我悭嫉
  自取最上乘  与众生下法
  上因陀罗宝  随处青光色
  普照物皆同  而宝无分别
  佛无上智宝  光明照世间
  同一菩提色  离诸分别心
  譬如微少火  增长成大明
  诸罗汉少智  增长成佛慧
  一切诸众生  往诣须弥处
  依须弥光力  一切同一色
  如是诸众生  住佛须弥法
  如来法力故  同一佛色身
  譬如蜜蜂嘴  集诸种种物
  置在一器中  和合成一味
  佛说三亦尔  为熟众生根
  说诸种种法  成佛菩提味
  譬如转轮王  出无怨敌对
  我法王出时  亦无外道刺
  譬如日轮出  余光皆闭塞
  佛日轮出已  外道自除灭
  随生铁王处  不生余凡铁
  随佛所生处  不生诸外道
  随生妙金处  不生余铜铁
  随佛成道处  自然无外道
  譬如摩尼宝  不共秽杂住
  是故出生处  无伪琉璃珠
  如来摩尼珠  出处亦如是
  不杂诸外道  同时一国土
  外道大神通  皆自在菩萨
  汝当知方便  示现如是相
  一切诸菩萨  闻诸外道等
  具足方便力  皆发欢喜心
  各各生尊重  奉献恭敬意
  散华供养佛  种种妙香薰
  于彼说法时  大地六种动
  虚空出声言  希有未曾闻
  无量诸天子  空中合掌赞
  同声言善哉  善哉修伽陀
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卷第三
诣严炽王品第四
  尔时南方国大萨遮尼干子。与八十八千万尼干子俱。游行诸国教化众生。次第到于郁阇延城。复有无量百千诸众。或歌或舞吹唇唱啸。作百千万种种伎乐。前后侍从。大萨遮尼干子。诣郁阇延城。尔时国主严炽大王。闻大萨遮尼干子众。从南大国与无量众诣郁阇延。闻如是已。即生尊重大萨遮尼干子心。生尊重心已。为欲迎大萨遮尼干子。以大王力王神通力王奋迅力。与诸大臣及诸王子。受学师长。合家眷属国大长者。诸小城邑聚落土主。象马车步四部大众。前后导从恭敬围绕。椎钟鸣鼓。作百千种无量伎乐。打百千种诸妙声鼓。吹百千种诸妙声蠡。建百千万种种杂色缯盖幢幡。散百千万种种妙华。优波罗华。钵头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阿输迦华。薄拘罗华。鞞罗迦华。阿提目多伽华。遍布道路。金瓶银瓶盛百千种诸杂妙花。以百千种诸宝香炉烧无价香。置前而行诣萨遮尼干子处。时大萨遮尼干子。遥见严炽王与大众来。萨遮尼干子见已下道。在一树下敷座而坐。时严炽王。遥见萨遮在树下坐。即下象舆。步诣萨遮尼干子所。坐摩尼宝百千巧妙无价庄严如意宝床。时大萨遮尼干子问讯于王。作如是言。善来大王。王今善种无上最胜希有功德。福多不少。何以故。以王能降天尊贵重自在之心。屈意卑下来诣沙门问讯起居。大王。于汝所治国内。无诸盗贼亡命群党乱人民不。无有诸官残暴侵食诸人民不。无诸异业奸伪憍诈欺诳世间诸人民不。无诸反叛娆乱国土诸人民不。无诸偷劫相窃盗不。所在边国诸官禁司无欺大王不行王命不。大王。汝所治化国内。所有沙门修净行人安乐住不。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疾病汤药资生所须一切之物不乏不少不。汝国人民皆得善心。尊重供养诸沙门众净行人不。大王。汝今所治国内。无诸屠猎罗网河岳焚烧山泽放鹰走狗钩刺鱼鳖弹射禽兽作诸坑陷毒箭机拨行杀害不。大王。汝今一国之主。制命自在。教令善恶。无敢违者。汝登王位所设教令无不善不。国内人民所行善恶汝悉知不。能行善者汝劝进不。行不善者汝劝舍不。大王。汝身不起恶念加害一切二足四足多足无足诸众生不。何以故。大王。当知一切众生有识之类。宝重身命无不畏死。至于业对百年寿终。莫问老少无一引分言应去者。何以故。爱命重故。何况加害而不生恼。命终之后更相怨嫉。与怨相报无有穷已。是故大王。汝当远离杀生之罪。舍离刀杖无起害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偷盗之罪。舍自资生当生知足。于他资生无起欲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邪淫之罪。自妻知足他妻无求。无起邪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妄语之罪。常作实语出言成法。无发虚言。大王。汝今应当远离两舌之罪。无破坏语。于已破者当念和合。无起坏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恶口之罪。常作爱语柔软妙语无起粗语。大王。汝今应当远离绮语之罪。常决定语忆念语。无不正语。大王。汝今应当远离贪欲之罪。于他受用无希望心。于他所护无生夺心。生欢喜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嗔恚之罪。常生慈心清净心业。无起恨心。大王。汝今应当远离邪见之罪。见自业果随顺圣人。而生正见无起异见。何以故。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妇不受语。二者自妻为他侵夺。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他人所谤。二者常为他人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破坏眷属。二者得弊恶眷属。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不闻善名。二者常起斗诤。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不敬重语。二者言无定实不为他乐。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不知足。二者常生贪心。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无安隐心。二者常念损害无有慈心。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生邪见家。二者心常謟曲。大王当知。如是无量无边苦聚。皆由十不善业集因缘故。是故大王。汝莫放逸轻作恶业。当观诸法有为无常。一切世间无可保者。人命无常住少时间。勿生常想。大王当观。劫初已来天尊王位土地人民。皆就无常。无一在者。当知此身甚为危脆。如焰如响如影如电。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实如琢石火。如梦所见。如山谷中瀑水卒起。遍满沟涧须臾过尽。还就枯竭。大王当知。身命非实无常亦尔。俄尔零落就未来世。不可免脱。是故大王。莫恃现在。当畏未来。大王当知。善恶果报共相追逐。如声发响如影随形。无能免者。亦如连锁不可断绝。莫轻作业自招重苦。尔时大萨遮尼干子。重说偈言。
  大王汝今当  莫作放逸行
  若不舍诸恶  死必入地狱
  以作恶行者  定入泥犁故
  摄心不放逸  生天帝释处
  一切诸众生  无不爱寿命
  王若求长生  不应行杀害
  大王知世人  辛苦集财宝
  常忧不活命  不应起侵夺
  以不侵夺故  生处常富足
  若故侵损他  常生贫穷家
  节己莫淫他  自妻生足心
  是故妻爱己  不为他人侵
  莫说虚妄言  常念依实语
  实语生帝释  妄语生饿鬼
  常念离两舌  和合破坏人
  眷属常雍穆  退此生梵天
  出言莫粗矿  说令他乐闻
  善语生天上  常闻美妙音
  念离诸绮语  善思美妙言
  报生天帝释  诸天钦受教
  若欲自利益  莫令侵恼他
  生贪来世报  钱财资五家
  若不修慈悲  能行嗔害心
  虽行诸善行  死入于泥犁
  大王汝今当  应舍嗔恚痴
  常慈念众生  莫行诸怒害
  王当舍邪见  坚固正见心
  常持清净法  天中受乐身
  比丘修梵行  汝当常供养
  是故舍恶道  受乐于天上
  尔时大萨遮尼干子问讯王已为严炽王说不放逸十善业道相应法已。默然而住。
王论品第五之一
  尔时国主严炽王。闻大萨遮尼干子所说正法。欢喜信受。即时问讯大萨遮尼干子言。大师仁慈。而能远涉游化众生。道路多难。不审大师。四大调和气力安不。众生易化不。诸弟子众如说行不。幸蒙大师不耻我国。今得奉见闻说正法。我心欢喜。如见慈母。如饥得食。如渴得水。如裸得衣。如贫得宝。如热得凉。如寒得火。如盲得视。如聋得听。如囚得赦。如贱得贵。如迷得返。如学逢师。我心欢喜。亦复如是。复作是言。大师当知。我从向来。心自思念。正法难闻。良师难遇。人身难得。诸根难具。正见难生。信心难发。合会难俱。自在难逢。太平难值。如是诸难我皆免离。今遇大师。如入大海欲采珍宝得大宝渚。我有所疑悉欲请问。惟愿大师。赐决所疑。
  时大萨遮尼干子告严炽王言。随王所疑今悉可问。我当为王分别解说。除决所疑令王开解。尔时严炽王。见大萨遮尼干子听许问已。心生欢喜而发问言。大师。何等生法何等住持。于何法上而有此名。萨遮尼干子言。大王当知。所言生者。谓诸众生。言住持者。谓器世间。言众生者。谓五取阴聚。名为众生。以何等法名五取阴。谓色取阴聚。受取阴聚。想取阴聚。行取阴聚。识取阴聚。大王当知。依此五法。说名众生。说器世间。说众生者。谓摄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说器世间者。谓摄虚空地水火风。王言。大师。谁能护此一切众生。谁能护持此器世间。答言。大王。皆是众生自业果报。及王国主力能护持。王复问言。大师。云何自业果报能护众生。答言。大王。有诸众生。自业增上果报力故。而生胜处。而彼众生。于一切物无吝护心。不生彼我自他之心。一切所须资生之物。不加功力随念具足。尽其命住安隐快乐。离粗病苦寒热饥渴种种痛恼。亦无恶心迭相加害。亦无欺诳虚妄之心。聚落城邑七宝庄严。常行胜乐妙触境界。满足千岁寿尽舍身。而生天上善道受乐。如此所谓北郁单越业护众生。大王当知。复有众生。依于自业果报力故。生胜妙处。身有光明飞腾虚空。处禅悦乐以为美食。不入胎生。寿命无量住世长远。如此所谓劫初众生。大王当知。复有众生。依自业报过去功德胜因力故。生世间中。而知敬心尊重父母及家尊长。并诸沙门净行人等。以为福田。常行善行作所应作。畏于恶行。常受善持五戒八戒。而作布施集诸福德。此谓劫初第二时中善根众生。大王当知。尔时众生。善根满足不起诸恶。是故世间未立王法。如是名为自业果报能护众生。
  王言。大师。如是业护我已知竟。云何名为国主王力能护众生。答言。大王。诸王众生是众生主。而彼主力能护众生。王言。大师。彼诸王等何故名王。答言。大王。王者民之父母。以能依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名之为王。大王当知。王之养民当如赤子。推干去湿不待其言何以故。大王当知。王者得立以民为国。民心不安国将危矣。是故王者。常当忧民如念赤子不离于心。当知国内人民苦乐。以时安行。知水知旱知风知雨。知熟不熟知丰知俭。知有知无。知忧知喜。知老知少。知病不病。知诸狱讼。知有罪知无罪。知轻知重。于诸王子大臣诸官。知有功者。知无功者。如是知者名不离心。大王当知。王于国内如是知已。以力将护。所应与者及时给与。所应取者念当筹量。役使知时不夺民利。禁肃贪暴民得安乐。是名摄护。名之为王。
  大王当知。王有四种。一者转轮王。二者少分王。三者次少分王。四者边地王。转轮王者。有一种转轮王。谓灌顶刹利统四边畔。独尊最胜护法法王。彼转轮王七宝具足。何等七宝。一者夫人宝。二者摩尼宝。三者轮宝。四者象宝。五者马宝。六者大臣宝。七者主藏宝。彼转轮王。如是七宝具足成就。遍行大地无有敌对。无有怨刺。无有诸恼。无诸刀仗。依于正法。平等无偏。安慰降伏。王言。大师。云何名为转轮圣王统四边畔。答言。大王。以王四天下得自在故。王言。大师。云何名为独尊最胜。答言。大王。所出教令无违逆故。王言。大师。云何护法。答言。大王。修十善法。不令邪法杀生等坏。名为护法。王言。大师。云何法王。答言。大王。转轮圣王。以十善道化四天下。悉令受持离十恶业。行十善道具足成就。名为法王。王言。大师。彼转轮王。依何因得第一夫人宝。云何成就。答言。大王。转轮圣王。依离嗔心不善业故。得夫人宝。与己相对受最胜乐。名为成就。云何名为受最胜乐。大王当知。彼转轮王。夫人身中。常出无价栴檀妙香。口中常出优钵罗华无价之香。身体柔软如迦陵伽鸟。迦陵迦鸟在大海渚。彼诸众生。若有触彼迦陵伽鸟者。即得远离身诸疲劳。亦离饥渴并诸忧恼。受最第一无极快乐。转轮圣王。见彼夫人。所受快乐亦复如是。大王当知。彼夫人身。寒时能暖热时能凉。世间无人手能触彼夫人身者。何以故。以离贪心不善业道依善根因故。一切众生观察敬重。如母如女如姊妹故。而彼夫人。于转轮王生三种心。何等为三。一者心常尊奉于王不生异心。二者心常恭敬于王。三者心常念转轮王。何以故。以王能离贪心垢故。复次大王。转轮圣王夫人宝者。离于女人五种恶法。何等为五。一者离于女人无志轻躁之心。二者离贪余男子心。三者离于悭嫉妒心。四者离于非处起贪颠倒之心。五者转轮圣王命尽彼亦俱尽。复次大王。彼夫人宝。有五种功德。何等为五。一者知念不违王心。二者能生千子具足。三者自然姓尊豪贵。四者能令住处具足一切资生。五者若王与诸女人受欲乐时。不起嫉妒嗔恨恶心。复次大王。彼转轮王夫人。成就三种功德。何等为三。一者离恶口。二者离邪见。三者若王余行不在五欲境界不能动心。大王当知。转轮圣王夫人。舍身生于天上。何以故。以离贪嫉故。如是名为转轮圣王夫人功德。令王受于最胜上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