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至大金陵新志
至大金陵新志
山中有大茅峰 【在元符宫南旧记云在崇禧观北独高处昔东海青童君乘飙轝憩此今有飙轮之迹山之半有绣衣亭昔三天使者衣绣衣执金册以九锡之命诏大茅君故名山之巅有泉名曰一人泉汲之不竭】 中茅峰 【在积金山北其侧有泉色赤真诰云饮之延年又有陶公醉石】 小茅峰 【在中茅峰之背有卧龙松左纽桧】 抱朴峰 【即大茅峰北相连一峰是】 白云峰 【在中茅峰西】 五云峰 【在小茅峰之侧华阳洞上积金峰金菌山东高峰是也其峰甚峻昔三茅君以三月十八日驾五色之云八景之舆伫于此山逾时而去故号五云峰】 积金峰 【在大茅峰中茅峰之间二峰相连其长峰中有连石古谓之积金山陶隐居所住东有一横垄垄皆是石形甚瑰奇内有洞即此峰也】 迭玉峰 【图经云大茅山上东南三山迭积亦有洞穴俗多呼迭石石与玉同类又呼三角山今去葛僊坛相迩宋真宗未有仁宗尝遣左珰诣茅山祷祈遇异人言王真人已降生宋朝珰问王真人本是何人答曰古燧人氏章懿皇后亦梦羽衣数百人从一僊官自空而下曰此托生于夫人及生宫中火光属天始行步常持槐木简以箸钻之真宗问曰何用曰试钻火耳帝顾后妃曰异人之言信不虚矣今刻石元符官】 华盖峰 【在崇寿观东南】 又有四平山 【真诰曰大茅西南有四平山俗谓之方山其下有洞屋名方台又曰幽馆得道者处焉】 良常山 【秦始皇登句曲山北垂叹曰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尔群臣并称寿叹曰良为常矣乃改句容北垂为良常山】 华姥山 【茅山记孙寒华即吴大帝孙女于茅山修道成升空而去号华姥山】 郁冈山 【在小茅峰东北草木郁茂故以为名俗呼为大横山学道者多居于此山下有泉昔李明于此合神丹而升玄洲山之东有古越翳王冢】 龙尾山 【在大茅峰之东隐然而高状若龙尾焉按茅山记云从大茅一岭直至山东接延陵界如龙状大茅山为头垄如龙尾故以龙尾名之】 东方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周回一十五里高四十二丈东连僊几山】 伏龙山 【在柳汧之间柳汧即柳谷泉与中茅峰相近状如龙其上产金昔人尝采之】 雷平山 【在伏龙山之东周时有雷氏养龙往来此山与许长史所营之宅相对其山北有柳汧水或名曰田公泉昔田公尝居此】 方隅山 【在雷平山之东北以三小山相隅故也昔有人合九鼎丹于此山下亦有洞室名曰方源馆】 秦望山 【在良常山东北始皇尝住此望丘阜】 丁公山 【乃积金峰之西麓也相俦即丁令威所止今崇福观以为主峰】 三公山 【在燕洞宫东南】 僊韭山 【在崇寿观西独小山也真诰云姜叔茂种五辛菜常卖此以市丹砂今山多大韭即其种也俗呼石龙山】 僊姑山 【在县东四十里茅山之侧周回五里高一十丈】 僊几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茅山侧周回三里一百步高八丈东连僊姑山】 丫头山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周回十五里高四十二丈东连僊几山】 灶石山 【在良常山东南其间有累石如灶处灶间生一木如曲盖形】 衔珠山 【在雷平山南俗呼独女山】 青山 【在县北六十里郁冈山西干元观北周回一十里高一十三丈北临大江又观东一山名东青山西一山名西青山东青山在茅司徒庙东】 冈山 【古名此山为福地记云冈山之间有伏龙之乡可以避病】 鳖足山 【在僊韭山之西】 天市山 【在积金峰上】 吴山 【在大茅峰南】 青龙山 【一名洞山高三十八丈周五里北距茅山三十里山半有洞曰青龙洞前多怪石奇秀森列流泉历旱不竭山傍有岘曰牧门干道志山有洞穴祈祷有应洞口纔二尺余仅可容人伛偻而入其中平广深不可测土人相传与金坛句曲诸洞相通洞口大石上有四五洼处状如人迹俗呼为僊人迹按真诰云大茅山之西南有四平山俗所谓方山者其下有洞室名曰方台山外与华阳通疑指此】 麻姑山 【在郁冈山西】 海江山 【在庆云洞上】 独公山 【在小茅峰北】 小竹山 【在小茅山东】 稻堆山 【在皇甫谷南】 大灵山小灵山 【并在鳖足山西】 飙轮峰 【在大茅峰东连峰是也】 道祖峰 【在积金峰阴】 柏枝陇 【在华阳南洞】 桃花崦 【在小茅峰北林壑幽邃春时华卉纷敷不异武陵源也】 拱辰谷 【一名拱辰寨在中茅峰东北刘先生际遇建元符宫乃敕江宁兵士二百人以充巡逻洒扫因立寨谷中详具宋史】 皇甫谷 【在三角山】 柤子谷 【在三角山北】 黑虎谷 【在中茅小茅峰之间长阿之西】 又有虎爪山 【在丁山西】 宋禁樵采有碑
绛岩山一名赭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周回二十四里高一百六十五丈上有龙坑祠坛 【地志云汉丹阳县北有赭山其山丹赤故因以名郡寰宇记本名赤山唐天宝中改为绛岩一名丹山丹阳之义出此山极险峻临平湖山之巅颇坦夷惟只路可通旧传五季之乱居民避难于上往往获免后斸山者常于其地获铜锭剑器之属建炎兵火乡民又依之以免祸】
姜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有梁南康简王墓
射乌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周回一十五里高一十七丈
五棋山在县北五十里周回二十里高二十五丈
铜山在县北六十里周回二十里高八十七丈 【以旧出铜故名】
戍山在县北六十里周回一十一里高一十五丈北临大江 【俗传沈庆之戍兵于此因名】
竹里山在县北六十里 【按方舆记云行者以其途倾崄号曰翻车岘元和郡国志山间有长涧高下深阻旧说似洛阳金谷晋王恭举兵京口仗刘牢之为爪牙使帐下督颜延为前锋牢之至竹里斩延以降还袭恭宋武帝起义自京口至江乘破桓玄将吴甫之于竹里】
华山在县界 【按方舆地记云梁武帝舆驾东行至此山因问华山何如蒋山高薛对曰华山高九里似与蒋山等泉水倍多戚氏志云秦淮出此】
花碌山在县北五十里周回十七里高二十六丈旧有矾坑
秦山在县南三里有明月湾通秦淮 【父老相传谓谢安月夜乘舟垂钓于此今钓台尚存】
周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周一十里高十丈
仑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周一十五里高一十七丈东连驹骊山四十二福地也 【唐肃宗时谒者伍达灵在此山得道丹成之后记于石壁在绝顶尚存髣佛可辨山下又有伍达灵潭】
驹骊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周回二十五里高三十九丈 【吴诸葛恪猎见一小儿众莫识恪引白泽图曰两山间其精如小儿名曰系囊】
浮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周回一十里高一十二丈西接周山
冑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周回一十二里高一十六丈
亭山在县北三十里周一十五里高二十丈
土石山在县东三十里
虎耳山在县东三十里旧名苦耳
竹山在迭玉峰南今藏真观前一山上多筱者是也 【陶隐居云自大茅山南后韭山竹山吴山方山从此迭嶂达乎吴兴天目诸山至乎罗浮而穷乎南海也】
右在句容县界
溧水州界
中山在溧水州东南一十五里高一十丈周回五里 【图经云宣州中山又名浊山在州东一十里不与群山连接古老相传中有白兔世称为笔最精元和郡国志云中山出兔毫为笔精妙山前有水源号曰浊水舆地志宣州溧水县有浊山有浊水流演不息即此】
东破山在州东南五十五里高二十三丈周回一十七里 【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
东庐山在州东南一十五里高六十八丈周回二十里有水源三一源自山西流入秦淮一源出山东北流入马沈港一源自山东南吴漕流入丹阳湖 【山谦之丹阳记云县东有庐山与丹阳分界十道四蕃太平寰宇记皆云俗传严子陵结庐于此或云形似庐舍因以为名】
马占山在州东南三十五里高一十八丈周回一十三里 【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
(匚赣)船山一名感泉山在州南一十二里高二十一丈周回一十八里 【山阴有青丝洞泉脉泓澄四时不竭南有张沈二士书堂井臼遗址不知何时人也】
杜城山在州南一十二里高六十丈周回五十五里 【隋大业末杜伏威尝屯军于此因名杜城山旧有庙及战场】
竹涧山在州东南一十八里高一十二丈周回八里
石城山在州东南二十五里周回二十四里高六十丈 【旧有石城院冷水亭基】
小茅山在州西南五里高一十七丈周回四里
荆塘山在州南十里高三十七丈周回二十里
禀丘山在州西三十里高三十七丈周回二十里 【上有井泉及禀丘山寺基唐大和中寺废有石龛方丈存】
凤栖山在州西南七十里高一十六丈周回八里西并石臼湖 【父老云昔有凤凰栖其上因得名曰凤栖此山属仪凤乡近地有凤贤圩今作黄西非也】
腊山在州西南六十里高一十四丈周回一十五里西并石臼湖雀垒山军山塔子山马头山并在州西南七十五里石臼湖内
澳洞山在州西南二十五里高三十一丈周回一十八里 【内有祈雨潭祷之多应】
游子山在州南八十二里高二十丈周回一十里上有石坛 【旧经云孔子适楚尝经此山】
芦塘山在州东南二十三里高一十五丈周回二十二里 【梁大同二年尝采铜锡于此】
琛山在州西一十五里高一十一丈周回一十五里 【旧经云尝产玉因此得名】
回峰山在州东南四十里高三十七丈周十七里上有龙池下有龙泉东有水注平陆
石羊山在州西南三十七里高七十丈周回四十里土山在州南五十里高十丈周回六里
三山在州东南一十里高九丈周回一十里
官塘山在州东南二十五里高一十一丈周回一十五里下有大塘
芝山在州东南七十里高三十九丈周回四十里上有李子洞燕洞相去三百步 【昔宣州田頵举兵邑人携老幼于此避难可容数千人李洞有泉沸涌燕洞有石燕遇雨则飞晴则还落为石】
铜山在州西四十里高二十四丈周回一十三里 【旧经云昔尝采铜于此今铸冶旧址犹存】
玉泉山在州南一百一十里高三十二丈周回一十八里
卧龙山在州北二十三里高十四丈周十里
赤龙山在州北三十三里高十丈周十里
白石山在州北二十里高十丈周十里
荆山在州东南七十里高四十二丈周二十里 【旧志云即卞和获玉之地误也卞和泣玉荆山之下其山乃在荆州不在扬州】
峒岘山在州东二十里高十丈周八里
李墅山在州东三十里高二十丈周一十六里接茅山
鹿子山在州东一十五里高一十丈周九里东接峒岘山
浮山在州东三十七里高三十丈周回二十里接茅山
僊杏山在州东南四十三里高三十丈周一十三里 【旧经云绝顶有杏林及僊人足迹因名又有僊坛三所及丹井名仙坛山下有清泉流入丹阳湖】
爱景山在州东北二十五里高一十三丈周回一十里接乌山
乌山在州北二十里高二十八丈周十五里
鸡笼山在州北三十里高一十七丈周一十二里与爱景乌山相接
无想山在州南十八里 【有禅寂院院有韩熙载书堂】
方山在州东南六十五里高一十二丈周九里南有青龙洞与芝山相接
赭山在州东南五十里高十九丈周二十二里
灵岳山在州东南六十里高二十一丈周回一十五里
南鸡笼山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高三十二丈周回二十里
遮军山在州南八十五里高五十五丈周回二十三里山北有水下入固城湖
太山在州南七十六里高三十四丈周回二十五里
秀山在州南九十五里高一十三丈八尺周回九里一百步 【西南有水下注平陆旧名秃山宋时秦氏居之易名】
禅林山在州南八十里高四十一丈周回一十八里上有寺
黄山在州东南一十里高九丈周回一十里
灵龟山在州西北二十里
溧阳山在州东南一十二里高二十五丈周回七里一百步 【俗号马鞍山取其形似也】
紫云山在州南六十里
东垒山在州南六十五里
浊山在州东南一十里高一十丈周回五里山北浊水出焉 【舆地志溧水县有浊山即秦淮源】
云鹤山在州东南七十里
右在溧水州界
溧阳州界
(山岩)山在溧阳州西十一里周回五里高二十丈 【晋咸和中李闳追及张健之所】
桂林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周回十五里高五十丈 【汪藻记挹秀堂云南则翠阴晴岚与人应接者桂林诸山也】
龙潭山在州南四十五里周回十五里高二十七丈 【上有龙潭清彻见底潭侧有龙王祠祷之有应】
虎山在州西南五十里周回五里高二十丈
青山在州南六十里高十七丈周十里 【有潘真君庙】
神山在州南四十里高五十丈周二十里
朝山在州西南二十里高十五丈周五十丈
盘白山一名高邃山在州西南四十里高五十六丈周十里 【今太虚观在其下故俗名观山第二峰石上有僊人迹观有碑载晋盘白真人事迹】
伍牙山一名护牙山在州西南六十里高一百七十丈周四十里 【舆地广记子胥伐楚还吴经此山故名伍牙建康志又云俗传伍子胥美齿牙避楚至此恐为人所识以石击毁其牙山神为震护之不毁因名护牙前说近是山下有子胥庙】
荆山在州西南四十里高六十丈周二十里 【山下有泉岁旱资以溉稻戚氏志去州五十里】
独山在州西南六十五里高二十九丈周十里
铁冶山一名铁岘在州西南七十里高一百八十丈周二十里 【山谦之丹阳记云永世县南百余里铁岘山出铁今扬州鼓铸之舆地志前代铸钱处】
三王山一名三首山在州西南五十里高二十丈周回百余步 【旧志云相传楚王与眉间尺并一客三首葬此因名】
银方山在州南五十三里高三十六丈周回一十五里
结都山在州南五十里高五十八丈周十八里
鸡笼山在州南十二里高十七丈周三里
屏风山在州南十五里高九丈周五里一百二十四步形如屏风故名
泉山在州南二十里
石室山在州南六十里高三丈周一百步 【西有铸剑坑旧志云吴王使瓯冶子铸剑于此】
(山侯)山在州南二十五里高十八丈周回五里 【(山侯)字土人音沟字书未见】
悬鼓山在州南五十里高六十丈周回二十二里远望若垂鼓然故以名
氲里山在州南五十里高四十六丈周十五里
金山在州南五十里高五十丈周三十里
松山在州南七十里
铁山在州东南五十里高六十丈周二十八里 【古尝出铁今坑冶遗迹犹存唐书地理志溧阳有铁此即其地】
新妇山在州东南五十里高三十五丈周回一十八里
三鹤山一名僊山在州东南六十里高八十丈周十五里 【昔有潘氏兄弟得道化鹤而去】
铜官山在州东南五十八里高十八丈周十八里 【昔尝出铜故名唐书地理志溧阳有铜今土中荧然有铜如麸状然堇堇取之不足偿费】